凍融作用下BFRC軸向拉伸本構模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5 03:43
設計了5組不同玄武巖纖維體積摻量(0、0.1%、0.2%、0.3%和0.4%)的混凝土試件,并對其進行了凍融循環(huán)試驗和軸向拉伸試驗。結果表明,玄武巖纖維提高了混凝土的軸向拉伸強度,纖維摻量越大,峰值應力越大,峰值應變也相應提高,試件表現(xiàn)出較好的延性破壞特征。凍融循環(huán)過程降低了混凝土軸向拉伸強度,而玄武巖纖維可以減弱混凝土的凍融損傷。玄武巖纖維的最佳體積摻量為0.3%。通過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得到了玄武巖纖維混凝土(BFRC)的軸向拉伸應力-應變本構關系和凍融損傷演化方程,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BFRC在凍融環(huán)境下的軸向拉伸應力-應變本構模型。
【文章來源】:混凝土與水泥制品.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混凝土拉伸試件示意圖
隨著凍融次數(shù)的增加,混凝土的峰值應力與初裂應力均呈降低趨勢。這表明凍融作用給混凝土造成了損傷,且隨著凍融循環(huán)的積累,試件內(nèi)部的凍融損傷逐步擴展,從而降低了混凝土的軸向拉伸強度。此外,BFRC的應力在整個凍融過程中均大于NC組,表明玄武巖纖維減弱了混凝土的凍融損傷,這是由于玄武巖纖維為不吸水材料,凍融作用對玄武巖纖維幾乎不產(chǎn)生損傷。圖3 初裂應力曲線
圖2 峰值應力曲線玄武巖纖維摻量不超過0.3%時,隨玄武巖纖維摻量的提高,BFRC凍融前后的峰值應力和初裂應力均隨纖維摻量的增加而提高。當纖維摻量為0.4%時,BFRC的峰值應力和初裂應力相比0.3%摻量雖仍有提高,但提高效果不明顯,不同凍融次數(shù)下的提高幅度僅在0.5%~3.3%之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纖維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學性能研究[J]. 任莉莉.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 2019(04)
[2]單摻與混摻纖維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拉強度試驗[J]. 黃春霞,安亞強,婁宗科. 甘肅科學學報. 2018(05)
[3]混雜纖維混凝土研究現(xiàn)狀[J]. 趙凱月,王艷,張金團,許勝才. 混凝土. 2018(03)
[4]玄武巖纖維自密實混凝土的性能試驗研究[J]. 畢繼紅,周繼業(yè),鮑春,關健,朱秋碩. 新型建筑材料. 2018(01)
[5]碳纖維增強混凝土基本力學性能及單軸受壓本構關系研究[J]. 孟文華. 新型建筑材料. 2017(09)
[6]不同鋼纖維量活性粉末對混凝土抗拉強度的影響作用[J]. 張文峰. 建筑技術. 2017(01)
[7]混雜合成纖維混凝土單軸抗拉力學特性與本構關系[J]. 趙華,何銳,彭挺,陳華鑫. 硅酸鹽通報. 2015(03)
[8]凍融循環(huán)下軸心受壓磚砌體損傷本構關系模型[J]. 商效瑀,鄭山鎖,徐強,劉春成. 建筑材料學報. 2015(06)
[9]玄武巖纖維增強混凝土力學性能的研究[J]. 張?zhí)m芳,尹玉龍,劉晶偉,梁秋爽. 硅酸鹽通報. 2014(11)
[10]纖維摻量對混雜纖維混凝土軸心抗拉性能的影響分析[J]. 梅國棟,徐禮華,魯維妙,黃樂. 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3(06)
本文編號:2998496
【文章來源】:混凝土與水泥制品.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混凝土拉伸試件示意圖
隨著凍融次數(shù)的增加,混凝土的峰值應力與初裂應力均呈降低趨勢。這表明凍融作用給混凝土造成了損傷,且隨著凍融循環(huán)的積累,試件內(nèi)部的凍融損傷逐步擴展,從而降低了混凝土的軸向拉伸強度。此外,BFRC的應力在整個凍融過程中均大于NC組,表明玄武巖纖維減弱了混凝土的凍融損傷,這是由于玄武巖纖維為不吸水材料,凍融作用對玄武巖纖維幾乎不產(chǎn)生損傷。圖3 初裂應力曲線
圖2 峰值應力曲線玄武巖纖維摻量不超過0.3%時,隨玄武巖纖維摻量的提高,BFRC凍融前后的峰值應力和初裂應力均隨纖維摻量的增加而提高。當纖維摻量為0.4%時,BFRC的峰值應力和初裂應力相比0.3%摻量雖仍有提高,但提高效果不明顯,不同凍融次數(shù)下的提高幅度僅在0.5%~3.3%之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纖維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學性能研究[J]. 任莉莉.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 2019(04)
[2]單摻與混摻纖維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拉強度試驗[J]. 黃春霞,安亞強,婁宗科. 甘肅科學學報. 2018(05)
[3]混雜纖維混凝土研究現(xiàn)狀[J]. 趙凱月,王艷,張金團,許勝才. 混凝土. 2018(03)
[4]玄武巖纖維自密實混凝土的性能試驗研究[J]. 畢繼紅,周繼業(yè),鮑春,關健,朱秋碩. 新型建筑材料. 2018(01)
[5]碳纖維增強混凝土基本力學性能及單軸受壓本構關系研究[J]. 孟文華. 新型建筑材料. 2017(09)
[6]不同鋼纖維量活性粉末對混凝土抗拉強度的影響作用[J]. 張文峰. 建筑技術. 2017(01)
[7]混雜合成纖維混凝土單軸抗拉力學特性與本構關系[J]. 趙華,何銳,彭挺,陳華鑫. 硅酸鹽通報. 2015(03)
[8]凍融循環(huán)下軸心受壓磚砌體損傷本構關系模型[J]. 商效瑀,鄭山鎖,徐強,劉春成. 建筑材料學報. 2015(06)
[9]玄武巖纖維增強混凝土力學性能的研究[J]. 張?zhí)m芳,尹玉龍,劉晶偉,梁秋爽. 硅酸鹽通報. 2014(11)
[10]纖維摻量對混雜纖維混凝土軸心抗拉性能的影響分析[J]. 梅國棟,徐禮華,魯維妙,黃樂. 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3(06)
本文編號:29984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299849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