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軸卸荷條件下大理巖力學特性及能量演化規(guī)律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昆明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U45
【圖文】:
行了縱波波速測試,將波速離散性較大歸為一組進行相關試驗。圖 2.1 巖樣密度波速散點圖1 Scattering plot of density wave speed of rock s2.76 2.78 2.8 2.82 2.84密度/g*cm-3300032003400360038004000度速m/*s-139 16421524141026625193792744174731841343281153836327 83362307134216729612079777449736859788069238382757214860
圖 2.4 MTS815 試驗系統(tǒng)Fig. 2.4 MTS815 test system for rock統(tǒng)由加載系統(tǒng)、控制器、測量系統(tǒng)等、作動器、伺服閥、三軸試驗系統(tǒng)及孔傳感器、測力傳感器、引伸計、三軸室種傳感器組成;控制部分由反饋控成,其中程序控制包括函數(shù)發(fā)生器服閥控制等。MTS815 試驗系統(tǒng)具有過管理軟件設計不同的的試驗手段及控制方式。試驗機常用的控制方式包置力傳感器力控制、軸向引伸計位移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見表 2.1 所示。在常溫和高溫條件下進行三軸壓縮的單軸拉、壓、彎、剪及蠕變等測試
美國美特斯工業(yè)系統(tǒng)有最大壓載荷量程 4600KN三軸圍壓 140MPa,最大三軸腔溫度范圍為常溫至 200℃內環(huán)境箱-129℃~315℃,試件尺寸腔外 50~測試空間高度最大 1262m軸向液壓缸活塞沖試驗框架整體剛度 1 液壓油流量 26.5 升/分鐘, 最大巖樣尺寸直徑 100mm 高 要軸向引伸計,標距 50mm,軸向環(huán)向引伸計,+8.0 m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水生;盧玉斌;朱萬成;蔡勇;;SHPB試驗中花崗巖破壞程度與能量耗散關系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12期
2 黃明;詹金武;胡柳青;張旭東;;三峽庫區(qū)泥質粉砂巖的SHPB試驗及能量耗散特征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15年06期
3 趙光明;馬文偉;孟祥瑞;;動載作用下巖石類材料破壞模式及能量特性[J];巖土力學;2015年12期
4 張輝;程利興;蘇承東;劉少偉;;飽水煤樣巴西劈裂強度和能量特征試驗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技術;2015年12期
5 趙國彥;戴兵;董隴軍;楊晨;;不同應力路徑下巖石三軸卸荷力學特性與強度準則研究[J];巖土力學;2015年11期
6 趙毅鑫;龔爽;黃亞瓊;;沖擊載荷下煤樣動態(tài)拉伸劈裂能量耗散特征實驗[J];煤炭學報;2015年10期
7 孟慶彬;韓立軍;浦海;文圣勇;李昊;李浩;;應變速率和尺寸效應對巖石能量積聚與耗散影響的試驗[J];煤炭學報;2015年10期
8 宋杰;李術才;劉斌;楊磊;許新驥;聶利超;李銘;梅潔;;灰?guī)r巖樣等幅和分級循環(huán)加卸載過程中電阻率響應規(guī)律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5年S2期
9 王文;李化敏;顧合龍;王晨;;動靜組合加載含水煤樣能量耗散特征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5年S2期
10 趙永川;楊天鴻;肖福坤;汪泓;劉剛;鄭喜;周靖人;申志亮;;西部弱膠結砂巖循環(huán)載荷作用下塑性應變能變化規(guī)律[J];煤炭學報;2015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叢宇;卸荷條件下巖石破壞宏細觀機理與地下工程設計計算方法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4年
2 黃達;大型地下洞室開挖圍巖卸荷變形機理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付斌;大理巖加卸荷條件下力學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7年
2 李濤;不同應力路徑下粉砂巖力學特性及卸荷本構模型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3 趙闖;循環(huán)荷載作用下花崗巖損傷變形與能量特征分析[D];山東大學;2014年
4 高速;不同加卸荷應力路徑下大理巖破壞過程的能量演化機制與本構模型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3年
5 譚清;高應力下大理巖卸荷破裂分形及應變能轉化規(guī)律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6 余愛華;Logistic模型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7946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2794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