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自恢復連梁抗震性能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廣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U352.11
【圖文】:
滕軍等[12],[13]提出一種在低屈服點鋼板上開長條形孔的連梁阻尼器方案,其構造如圖1-3所示。對 12 組連梁阻尼器分別進行低周往復加載試驗和擬動力子結構試驗,結果表明該連梁阻尼器滯回環(huán)飽滿,耗能效果較好,但存在平面外失穩(wěn)的問題?鬃影旱萚14]提出一種帶縫鋼板阻尼器連梁構造,對三幢框架剪力墻結構進行非線性時程分析,結果表明該連梁構造對結構地震響應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耗能能力,同時對一片 18 層框架剪力墻結構的 1/3 縮尺試件進行擬動力試驗,驗證其抗震性能。王濤等[15]提出一種采用疊層三角形開孔鋼板的連梁阻尼器方案,對帶有該連梁阻尼器的剪力墻試件進行低周往復加載試驗,結果表明帶有該連梁阻尼器的剪力墻結構較普通聯(lián)肢剪力墻結構具有較為顯著的耗能能力
[25]對 12 個 3/5 縮尺的剪切屈服型鋼連梁阻尼器試件進行低周往復加載試驗,研究不同參數(shù)對其抗震性能的影響,圖1-5為可更換鋼連梁試驗照片。對分別采用端板-抗剪鍵連接、拼接板連接、腹板-螺栓連接、腹板-結構膠連接的 4 種不同的耗能梁段與非耗能梁段連接方式的 4個連梁試件進行低周往復加載試驗[26],[27],結果表明采用端板-抗剪鍵連接的試件塑性變形和損傷集中在耗能梁段,耗能能力穩(wěn)定,耗能梁段耗能占總耗能 90%,且該連接方式傳力可靠,設計簡單。中國西安一幢 29 層的住宅公寓應用采用了該類型的可更換連梁[28]。鄧志恒等[29]對 8 個鋼桁架連梁試件進行低周往復加載試驗,研究其破壞特點,力學特性以及桁架節(jié)點形式,驗證了其結構的合理性。林倩、鄧志恒等對新型鋼桁架連梁足尺試件進行低周往復加載試驗和有限元分析[30]以及對設置全鋼桁架連梁和設置鋼筋混凝土、鋼桁架混合連梁的雙層聯(lián)肢剪力墻平面結構進行了擬動力試驗和低周往復加載試驗[31],結果表明該鋼桁架連梁滯回曲線飽滿,承載力和延性均較高,等效黏滯阻尼系數(shù)遠大于普通 RC 連梁
鋼管鉛阻尼器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冬晗;張沛洲;歐進萍;;雙肢剪力墻連梁截斷式剪切型金屬阻尼器抗震設計與分析[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5年06期
2 紀曉東;王彥棟;馬琦峰;錢稼茹;;可更換鋼連梁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15年10期
3 呂西林;周穎;陳聰;;可恢復功能抗震結構新體系研究進展[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4年04期
4 紀曉東;馬琦峰;王彥棟;錢稼茹;;鋼連梁可更換消能梁段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14年06期
5 林倩;鄧志恒;黃瑩;胡岳峰;;鋼桁架連梁-聯(lián)肢剪力墻耗能機理及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2014年01期
6 呂西林;陳云;蔣歡軍;;帶可更換連梁的雙肢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2期
7 盧德輝;周云;鄧雪松;;鋼管鉛芯阻尼器性能分析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3年06期
8 呂西林;陳云;蔣歡軍;;可更換連梁保險絲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9期
9 李冬晗;何政;歐進萍;;耗能連梁聯(lián)肢剪力墻彈塑性數(shù)值模擬方法[J];建筑結構;2013年S1期
10 呂西林;陳云;蔣歡軍;;新型可更換連梁研究進展[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3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胡京亞;新型可更換耗能連梁設計方法研究[D];廣州大學;2015年
2 李冬晗;鋼混結構的剪力墻連梁截斷式金屬阻尼器設計與抗震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3 王振營;帶SMA自復位連梁的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抗震性能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3年
4 寇巍巍;高溫后疊層橡膠支座及串聯(lián)隔震體系性能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7689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2768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