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法律事實建構(gòu)的工程計量對合同狀態(tài)補償?shù)难芯?/H1>
發(fā)布時間:2018-05-18 06:13
本文選題:工程計量 + 合同狀態(tài)補償。 參考:《工程管理學報》2014年06期
【摘要】:業(yè)主與承包商就工程價款計量支付問題出現(xiàn)糾紛是工程項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由于合同實施過程中的干擾因素打破了合同簽訂時初始狀態(tài)的平衡,而業(yè)主并未施與承包商這種合同狀態(tài)變化的有效補償。針對工程實踐中的上述現(xiàn)象,基于法律事實建構(gòu)論的視角,利用演繹法將客觀事實形成法律事實的路徑應(yīng)用到工程計量支付中,結(jié)合現(xiàn)行合同范本、《建設(shè)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GB50500-2013),分析工程計量支付中的建構(gòu)要素和建構(gòu)路徑,解析工程計量對合同狀態(tài)補償實現(xiàn)問題,并總結(jié)出基于13版清單計價規(guī)范的工程計量支付證據(jù)及支付程序,以規(guī)范工程實踐中的計量支付活動,有利于實現(xiàn)工程計量對合同狀態(tài)的動態(tài)補償。
[Abstract]:The dispute between the owner and the contractor on the measurement and payment of the project price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project. The reason is that the interference factors in the execution of the contract break the balance of the initial state when the contract is signed, and the owner does not apply the contract state change effectively to the contractor. On the basis of the legal fact constructivism, the phenomenon is applied to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payment by using the deductive method to form the legal facts of the objective fact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model of the con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ntity list valuation standard > (GB50500-2013)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elem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and payment, and to analyz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he problem of the same state compensation is realized, and the evidence and payment procedure of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payment based on the 13 edition of the list valuation standard are summed up to standardize the measurement payment activities i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ynamic compensation for the state of the contract by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作者單位】: 天津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北京博大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天津大學管理學院;北京恒誠信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172175;70772058)
【分類號】:TU723;D922.297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楊建軍;法律事實的概念[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2 楊景欣;;淺議建設(shè)工程價款結(jié)算糾紛[J];北京仲裁;2010年04期
3 吳秋利;魏衍斌;趙巖;周莉麗;;工程計量管理系統(tǒng)在管道工程中的應(yīng)用研究[J];儀器儀表用戶;2013年02期
4 王晶龍;淺談合同管理中的工程計量[J];山西建筑;2005年02期
5 嚴存生,王海山;“法律事實”概念的法哲學思考[J];法學論壇;2002年01期
6 孔祥俊;論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J];政法論壇;2002年05期
7 隋彭生;;合同法律關(guān)系成立新探——從“法律事實”出發(fā)的理論分析[J];政治與法律;2012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建華,王德新;證明責任判決的裁判方法論意義——兼評傳統(tǒng)證明責任觀之謬誤[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邢艷芬;;再論民事法律事實[J];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2006年04期
3 趙玉增;;論法律推理的概念——從法律方法論的視角[J];法律方法;2005年00期
4 張真理;;論法的形式與實質(zhì)[J];法律方法;2007年00期
5 李偉,劉為波;訴訟詐騙行為的司法定性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J];法律適用;2004年08期
6 杜金榜;;法庭對話與法律事實建構(gòu)研究[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7 崔劍平;;同案不同判原因及對策研究[J];東方法學;2012年04期
8 王寶道;邵海強;;論終結(jié)執(zhí)行的效力——由一則案例重新審視終結(jié)執(zhí)行的不可恢復(fù)性[J];法律適用;2013年05期
9 涂俊麗;;淺談新聞?wù)鎸嵟c法律的關(guān)系[J];法制與社會;2013年13期
10 郭悅;;案件事實的陳述與認定探究[J];法制與社會;2013年2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于立深;;行政立法中的事實問題[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峰;糾紛和解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王桂萍;定罪總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3 吳學斌;犯罪構(gòu)成要件符合性判斷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4 宋朝武;民事證明責任原理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魏勝強;法律解釋權(quán)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6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楊波;法律事實建構(gòu)論[D];吉林大學;2007年
8 丁芝華;刑法中的不法原理導(dǎo)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9 劉行;行政審判依據(jù)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10 曲晟;刑事裁判的不確定性現(xiàn)象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永剛;公證過程中的事實認定[D];山東大學;2010年
2 滑麗蓉;前科消滅制度的理論考察與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曹陽;法律解釋對象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4 方寧;訴訟欺詐行為的定性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5 丁岳;我國私人偵探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紅戰(zhàn);證人資格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7 王德新;證明責任適用問題研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8 周偉江;證明標準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9 李國萍;西方法官自由裁量思想的歷史尋跡及其法理學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10 張真理;論法的形式與實質(zhì)[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暉;論法律事實[J];湖南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2 陳金釗;;論法律事實[J];法學家;2000年02期
3 肖中華;張少林;;刑事推定與犯罪認定芻議[J];法學家;2002年03期
4 隋彭生;;絕對法律關(guān)系初論[J];法學家;2011年01期
5 翁曉斌;民事判決中事實認定的正確性[J];法學;1999年10期
6 宋春慧;王力勇;李魯明;李燁;姜志爽;;天然氣管道工程計量設(shè)計與企業(yè)計量管理要求的探討[J];工業(yè)計量;2008年03期
7 閆宇;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探討[J];山西建筑;2004年11期
8 張繼成 ,楊宗輝;對“法律真實”證明標準的質(zhì)疑[J];法學研究;2002年04期
9 畢玉謙;試論民事訴訟中的司法認知[J];中外法學;1999年01期
10 裴蒼齡;論實質(zhì)真實[J];中國刑事法雜志;1999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秀娟;;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改革[J];民營科技;2012年11期
2 楊存;王傳晟;;公路工程計量工程師的工作方法與指南[J];科技視界;2012年32期
3 蒲晴;;做好公路工程計量工作的方案和措施[J];門窗;2013年06期
4 劉素娟;;公路施工工程計量及變更方式的處理[J];山東交通科技;2013年03期
5 李莉;;公路工程計量工作要點探究[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3年11期
6 張玉英;;高職院!督ㄖこ逃嬃坑媰r》課程改革的探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年33期
7 蘇光烈;;公路工程計量對預(yù)算成本控制的影響[J];內(nèi)蒙古公路與運輸;2014年02期
8 費麗淵;王益新;;對《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學習(中學);2009年03期
9 朱平;張清波;;高職《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探討[J];考試周刊;2010年37期
10 左穎;;《工程計量與計價》工學結(jié)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運用與反思[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1年2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薛林濤;謝東歌;;公路工程計量管理方法淺析[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四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江蘇中煙南通煙濾嘴有限責任公司 毛穎熙 李志勇;“7+4”工程變更監(jiān)控模式的實際運用[N];東方煙草報;2013年
2 ;三道防線規(guī)避工程款拖欠風險[N];中國經(jīng)濟導(dǎo)報;2005年
3 記者 王晶;中國石油推行長輸管道工程計量[N];中國石油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石斌 通訊員 高斌 吳江;湖北傾力打造杭瑞高速公路廉政陽光示范工程[N];中國交通報;2011年
5 盧志堅邋宋世明;工程預(yù)防:共筑職務(wù)犯罪“防火墻”[N];江蘇法制報;2007年
6 阮春生邋通訊員 項武;助推騰飛的大道[N];麗水日報;2007年
7 河北省南水北調(diào)工程建設(shè)管理局 王文杰;以完善的管理機制構(gòu)筑精品工程[N];中國水利報;2007年
8 楊挺 高吉云;吉首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五抓五促”保廉政[N];團結(jié)報;2009年
9 通訊員 曹安洲 郭彥震;陽楓公路黃州段改擴建工程節(jié)資200萬元[N];黃岡日報;2006年
10 林培森;十五局集團華北指揮部推行民工工資明白卡制度[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5年
,
本文編號:19047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904734.html
本文選題:工程計量 + 合同狀態(tài)補償。 參考:《工程管理學報》2014年06期
【摘要】:業(yè)主與承包商就工程價款計量支付問題出現(xiàn)糾紛是工程項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由于合同實施過程中的干擾因素打破了合同簽訂時初始狀態(tài)的平衡,而業(yè)主并未施與承包商這種合同狀態(tài)變化的有效補償。針對工程實踐中的上述現(xiàn)象,基于法律事實建構(gòu)論的視角,利用演繹法將客觀事實形成法律事實的路徑應(yīng)用到工程計量支付中,結(jié)合現(xiàn)行合同范本、《建設(shè)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GB50500-2013),分析工程計量支付中的建構(gòu)要素和建構(gòu)路徑,解析工程計量對合同狀態(tài)補償實現(xiàn)問題,并總結(jié)出基于13版清單計價規(guī)范的工程計量支付證據(jù)及支付程序,以規(guī)范工程實踐中的計量支付活動,有利于實現(xiàn)工程計量對合同狀態(tài)的動態(tài)補償。
[Abstract]:The dispute between the owner and the contractor on the measurement and payment of the project price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project. The reason is that the interference factors in the execution of the contract break the balance of the initial state when the contract is signed, and the owner does not apply the contract state change effectively to the contractor. On the basis of the legal fact constructivism, the phenomenon is applied to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payment by using the deductive method to form the legal facts of the objective fact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model of the con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ntity list valuation standard > (GB50500-2013)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elem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and payment, and to analyz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he problem of the same state compensation is realized, and the evidence and payment procedure of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payment based on the 13 edition of the list valuation standard are summed up to standardize the measurement payment activities i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ynamic compensation for the state of the contract by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作者單位】: 天津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北京博大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天津大學管理學院;北京恒誠信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172175;70772058)
【分類號】:TU723;D922.297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楊建軍;法律事實的概念[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2 楊景欣;;淺議建設(shè)工程價款結(jié)算糾紛[J];北京仲裁;2010年04期
3 吳秋利;魏衍斌;趙巖;周莉麗;;工程計量管理系統(tǒng)在管道工程中的應(yīng)用研究[J];儀器儀表用戶;2013年02期
4 王晶龍;淺談合同管理中的工程計量[J];山西建筑;2005年02期
5 嚴存生,王海山;“法律事實”概念的法哲學思考[J];法學論壇;2002年01期
6 孔祥俊;論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J];政法論壇;2002年05期
7 隋彭生;;合同法律關(guān)系成立新探——從“法律事實”出發(fā)的理論分析[J];政治與法律;2012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建華,王德新;證明責任判決的裁判方法論意義——兼評傳統(tǒng)證明責任觀之謬誤[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邢艷芬;;再論民事法律事實[J];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2006年04期
3 趙玉增;;論法律推理的概念——從法律方法論的視角[J];法律方法;2005年00期
4 張真理;;論法的形式與實質(zhì)[J];法律方法;2007年00期
5 李偉,劉為波;訴訟詐騙行為的司法定性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J];法律適用;2004年08期
6 杜金榜;;法庭對話與法律事實建構(gòu)研究[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7 崔劍平;;同案不同判原因及對策研究[J];東方法學;2012年04期
8 王寶道;邵海強;;論終結(jié)執(zhí)行的效力——由一則案例重新審視終結(jié)執(zhí)行的不可恢復(fù)性[J];法律適用;2013年05期
9 涂俊麗;;淺談新聞?wù)鎸嵟c法律的關(guān)系[J];法制與社會;2013年13期
10 郭悅;;案件事實的陳述與認定探究[J];法制與社會;2013年2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于立深;;行政立法中的事實問題[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峰;糾紛和解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王桂萍;定罪總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3 吳學斌;犯罪構(gòu)成要件符合性判斷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4 宋朝武;民事證明責任原理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魏勝強;法律解釋權(quán)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6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楊波;法律事實建構(gòu)論[D];吉林大學;2007年
8 丁芝華;刑法中的不法原理導(dǎo)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9 劉行;行政審判依據(jù)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10 曲晟;刑事裁判的不確定性現(xiàn)象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永剛;公證過程中的事實認定[D];山東大學;2010年
2 滑麗蓉;前科消滅制度的理論考察與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曹陽;法律解釋對象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4 方寧;訴訟欺詐行為的定性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5 丁岳;我國私人偵探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紅戰(zhàn);證人資格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7 王德新;證明責任適用問題研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8 周偉江;證明標準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9 李國萍;西方法官自由裁量思想的歷史尋跡及其法理學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10 張真理;論法的形式與實質(zhì)[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暉;論法律事實[J];湖南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2 陳金釗;;論法律事實[J];法學家;2000年02期
3 肖中華;張少林;;刑事推定與犯罪認定芻議[J];法學家;2002年03期
4 隋彭生;;絕對法律關(guān)系初論[J];法學家;2011年01期
5 翁曉斌;民事判決中事實認定的正確性[J];法學;1999年10期
6 宋春慧;王力勇;李魯明;李燁;姜志爽;;天然氣管道工程計量設(shè)計與企業(yè)計量管理要求的探討[J];工業(yè)計量;2008年03期
7 閆宇;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探討[J];山西建筑;2004年11期
8 張繼成 ,楊宗輝;對“法律真實”證明標準的質(zhì)疑[J];法學研究;2002年04期
9 畢玉謙;試論民事訴訟中的司法認知[J];中外法學;1999年01期
10 裴蒼齡;論實質(zhì)真實[J];中國刑事法雜志;1999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秀娟;;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改革[J];民營科技;2012年11期
2 楊存;王傳晟;;公路工程計量工程師的工作方法與指南[J];科技視界;2012年32期
3 蒲晴;;做好公路工程計量工作的方案和措施[J];門窗;2013年06期
4 劉素娟;;公路施工工程計量及變更方式的處理[J];山東交通科技;2013年03期
5 李莉;;公路工程計量工作要點探究[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3年11期
6 張玉英;;高職院!督ㄖこ逃嬃坑媰r》課程改革的探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年33期
7 蘇光烈;;公路工程計量對預(yù)算成本控制的影響[J];內(nèi)蒙古公路與運輸;2014年02期
8 費麗淵;王益新;;對《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學習(中學);2009年03期
9 朱平;張清波;;高職《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探討[J];考試周刊;2010年37期
10 左穎;;《工程計量與計價》工學結(jié)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運用與反思[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1年2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薛林濤;謝東歌;;公路工程計量管理方法淺析[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四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江蘇中煙南通煙濾嘴有限責任公司 毛穎熙 李志勇;“7+4”工程變更監(jiān)控模式的實際運用[N];東方煙草報;2013年
2 ;三道防線規(guī)避工程款拖欠風險[N];中國經(jīng)濟導(dǎo)報;2005年
3 記者 王晶;中國石油推行長輸管道工程計量[N];中國石油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石斌 通訊員 高斌 吳江;湖北傾力打造杭瑞高速公路廉政陽光示范工程[N];中國交通報;2011年
5 盧志堅邋宋世明;工程預(yù)防:共筑職務(wù)犯罪“防火墻”[N];江蘇法制報;2007年
6 阮春生邋通訊員 項武;助推騰飛的大道[N];麗水日報;2007年
7 河北省南水北調(diào)工程建設(shè)管理局 王文杰;以完善的管理機制構(gòu)筑精品工程[N];中國水利報;2007年
8 楊挺 高吉云;吉首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五抓五促”保廉政[N];團結(jié)報;2009年
9 通訊員 曹安洲 郭彥震;陽楓公路黃州段改擴建工程節(jié)資200萬元[N];黃岡日報;2006年
10 林培森;十五局集團華北指揮部推行民工工資明白卡制度[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5年
,本文編號:19047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90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