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性棄土制備免燒磚試驗研究
本文選題:砂性棄土 + 免燒磚; 參考:《硅酸鹽通報》2015年11期
【摘要】:以工程砂性棄土為主要原料,通過振動成型制備免燒磚。以試件7 d、28 d和56 d抗壓強度為控制指標,研究水泥、粉煤灰、石膏等無機結合材料配合比對免燒磚性能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砂性棄土免燒磚最佳配合比為:砂性棄土72%、水泥16%、粉煤灰8%、石膏2%、石灰2%和減水劑0.5%。采用最佳配合比所制砂性棄土免燒磚28 d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和軟化強度分別達15.8 MPa、1.8 MPa和15.3 MPa。砂性棄土免燒磚各項性能滿足JC/T422-2007《非燒結垃圾尾礦磚》MU15標準要求。研究可為工程砂性棄土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一種技術途徑。
[Abstract]:Using engineering sand abandoned soil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the firing-free brick was prepared by vibration forming.The influence of the mix ratio of cement, fly ash, gypsum and other inorganic combination materials on the properties of fired free brick was studied by taking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specimens at 7 days for 28 days and 56 days as the control index.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mix ratio of sand-free brick is as follows: sand abandoned 722, cement 16, fly ash 8, gypsum 2, lime 2% and water reducer 0.5.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softening strength of the sand-free sand-free brick made with the best mix ratio are 15.8 MPa and 15.3MPa, respectively.The properties of sand-waste no-fired brick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JC/T422-2007 < unsintered refuse tailings brick > MU15 standard.The study can provide a technical approach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ngineering sand abandoned soil.
【作者單位】: 河海大學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學院;
【基金】: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201410294025)
【分類號】:TU52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王智,鄭洪偉,錢覺時,汪宏濤;硫酸鹽對粉煤灰活性激發(fā)的比較[J];粉煤灰綜合利用;1999年03期
2 吳紅;廖德華;孔德順;唐艷飛;;不同激發(fā)劑對煤矸石基免燒磚性能的影響[J];硅酸鹽通報;2012年01期
3 楊青;潘寶峰;何云民;;鐵礦尾礦砂在公路基層中的應用研究[J];華東公路;2009年04期
4 楊青;潘寶峰;何云民;;鐵礦尾礦砂在公路基層中的應用研究[J];交通科技;2009年01期
5 楊媛;吳清仁;曹旗;吳啟堅;;利用生活垃圾焚燒發(fā)電廠爐渣制備免燒磚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0年0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幼鶴;特細鐵尾礦砂免燒磚的制備及其耐久性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2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益;任啟芳;;粉煤灰活化處理技術與應用進展[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3期
2 翁仁貴;劉心中;;化學激發(fā)循環(huán)流化床粉煤灰的研究[J];電力環(huán)境保護;2009年06期
3 劉淑梅,周宗輝,趙鐵軍;復合利用白泥和粉煤灰的探索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02年01期
4 蔣小花;王智;侯鵬坤;錢覺時;曹金鵬;;用電解錳渣制備免燒磚的試驗研究[J];非金屬礦;2010年01期
5 王智;郭清春;蔣小花;侯鵬坤;錢覺時;;電解錳渣對粉煤灰火山灰活性的硫酸鹽激發(fā)[J];非金屬礦;2011年04期
6 張水;李國忠;姜蔥蔥;張衛(wèi)豪;;粉煤灰在水泥發(fā)泡輕質保溫材料中的應用研究[J];粉煤灰;2011年06期
7 藺喜強;王棟民;許晨陽;趙計輝;韓方暉;;硫酸鹽類及氯鹽類激發(fā)劑對粉煤灰活性的影響[J];粉煤灰;2012年01期
8 周宗輝,趙鐵軍;堿渣和粉煤灰復合的強度特征[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0年02期
9 何智海;;淺談粉煤灰效應和粉煤灰的激發(fā)[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7年05期
10 任書霞;要秉文;王長瑞;;粉煤灰活性的激發(fā)及其機理研究[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龐敏;孫振平;;脫硫石膏對水泥-粉煤灰膠凝體系的激發(fā)作用[A];中國硅酸鹽學會水泥分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楊靜;李北星;周芳;;磷渣粉作混凝土摻合料的改性研究[A];中國硅酸鹽學會水泥分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劉媛媛;高雋;劉蓉;;粉煤灰活性激發(fā)方法的研究進展[A];第三屆全國商品砂漿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于洪浩;鞍山高硅鐵尾礦的增值化利用研究[D];東北大學;2010年
2 吳建華;高強高性能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3 胡家國;電廠粉煤灰礦山充填膠凝機理研究及水化反應動力學特性[D];中南大學;2004年
4 李厚祥;自密實防水混凝土的改性機理研究及其在隧道防水工程中的應用[D];東北大學;2005年
5 郭偉;煤矸石的活性激發(fā)及活性評價方法的探討[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6 吳傳明;水介質長期作用下的粉煤灰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7 張宏君;基于路用要求的半剛性基層抗裂評價與改善措施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8 韋迎春;蒸壓養(yǎng)護對燃煤固硫灰渣水化與制品體積穩(wěn)定性的影響[D];重慶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博書;鐵尾礦砂免燒磚的制備及其特性的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亓義衛(wèi);干法脫硫灰免燒磚的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3 徐如林;建筑垃圾粉料的活性激發(fā)及其應用[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4 周鵬飛;生物填料的研制及應用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1年
5 黃春霞;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預測模型試驗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1年
6 王鑫;復合硅酸鹽外墻保溫材料的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左文鑾;造紙苛化白泥的處理及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8 劉振清;大摻量低質粉煤灰混凝土抗侵蝕性能研究及低質粉煤灰活化初探[D];河海大學;2001年
9 錢文勛;粉煤灰早期活性激發(fā)及其機理研究[D];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002年
10 張超;石灰粉煤灰類材料施工特性研究[D];長安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慧哲;王海亮;馬敏;;小型尾礦庫存在的問題及潰壩事故樹分析[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6年S1期
2 張鐵志;于巍;朱峰;張志;;加筋鐵尾礦用于道路基層的試驗研究[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3 田帥;葉洪偉;高樹山;費世江;;橋面鋪裝鐵尾礦和爐渣隔熱性能試驗研究[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4 魏勇;許開立;鄭欣;;尾礦壩漫頂潰壩事故樹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5 姚樹剛,邢安石,施英明,周云麟;三免尾礦磚研制報告[J];硅酸鹽建筑制品;1993年04期
6 王智,鄭洪偉,錢覺時,汪宏濤;硫酸鹽對粉煤灰活性激發(fā)的比較[J];粉煤灰綜合利用;1999年03期
7 王智錢,覺時,盧浩;石灰對粉煤灰活性激發(fā)作用的研究進展[J];粉煤灰綜合利用;1999年01期
8 劉軍收;尾礦砂作為路基填料的探討[J];公路;1998年11期
9 孫杰慧,王岳平;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中水泥劑量范圍試驗[J];公路;2001年05期
10 胡佩偉;楊華明;陳文瑞;劉學蘇;歐陽靜;杜春芳;;高嶺土尾砂活化及用于膠凝材料的研究[J];硅酸鹽通報;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淑景;王益;;對提高混凝土抗凍性能的探討[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1卷)[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陶琦;鋼筋銹蝕的臨界氯離子濃度與混凝土的剩余壽命預測[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邢福俊;中國水環(huán)境的改善與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2年
3 宋立杰;生活垃圾焚燒爐渣特性及其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4 余紅發(fā);鹽湖地區(qū)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機理與使用壽命預測方法[D];東南大學;2004年
5 冀曉東;凍融后混凝土力學性能及鋼筋混凝土粘結性能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6 郭振世;高堆尾礦壩穩(wěn)定性分析及加固關鍵技術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岳洪滔;低等級粉煤灰活性激發(fā)及其機理研究[D];南華大學;2006年
2 鄭楠;環(huán)境侵蝕下水泥砂漿力學性能的試驗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8年
3 張婷婷;鄂西赤鐵礦尾礦制備免燒磚工藝及機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明臣;新型免燒磚前景廣闊[J];建材工業(yè)信息;2003年01期
2 ;環(huán)保免燒磚瓦受青睞[J];建材技術與應用;2003年04期
3 ;免蒸免燒磚:質量難以保證[J];墻材革新與建筑節(jié)能;2005年08期
4 梅元杰;趙鑫;;免燒磚替代燒結黏土磚的可行性研究[J];大眾科技;2006年08期
5 李永振;;免蒸、免燒磚質量難保證[J];磚瓦世界;2006年05期
6 王元蓀;;利用油田污泥制成的免燒磚及其生產(chǎn)方法[J];新型建筑材料;2008年01期
7 吳書萍;;鄭州年內全面淘汰小型“免燒磚”廠[J];墻材革新與建筑節(jié)能;2008年08期
8 何惠;王超會;劉劍虹;王晶;;粉煤灰免燒磚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環(huán)境保護;2009年02期
9 楚景初;;鄭州市整頓規(guī)范小型“免燒磚”廠取得突破性進展[J];墻材革新與建筑節(jié)能;2009年05期
10 ;省整頓規(guī)范小型“免燒磚”廠聯(lián)席辦發(fā)出通知 組織開展全省第二次整頓規(guī)范小型“免燒磚”廠檢查督導工作[J];河南建材;2009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 徐彥泓;“免燒磚”熱該退燒了[N];中國建材報;2007年
2 記者 楊峻發(fā);硫銅礦冶煉轉為免燒磚生產(chǎn)[N];吐魯番報(漢);2009年
3 記者 張艷麗;省檢查組蒞臨我市檢查小型免燒磚廠整頓規(guī)范工作[N];周口日報;2009年
4 記者 孟斌 實習生 宗帥;我市關閉拆除292家小型免燒磚廠[N];鄭州日報;2009年
5 記者 楊峻發(fā);免燒磚第二條生產(chǎn)線5月投產(chǎn)[N];吐魯番日報(漢);2010年
6 蔚然;國內首條寒地粉煤灰免燒磚生產(chǎn)線在牡丹江投入生產(chǎn)[N];黑龍江經(jīng)濟報;2007年
7 任彥國邋劉海軍;舞鋼市免燒磚“火”了經(jīng)濟“活”了耕地[N];平頂山日報;2007年
8 記者 裴川石;全省首家錳渣免燒磚工程在稷山開工[N];運城日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賈小娜;"節(jié)能免燒磚"為何不能用(二)[N];中華建筑報;2006年
10 劉華山;上蔡:嚴查免燒磚市場[N];駐馬店日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元;免燒磚機及其控制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7年
2 亓義衛(wèi);干法脫硫灰免燒磚的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3 王梅;赤泥粉煤灰免燒磚的研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4 胡宏波;藍盛公司投資免燒磚失敗案例分析[D];鄭州大學;2013年
5 王盤龍;礦山尾礦干壓免燒磚的試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年
6 徐博書;鐵尾礦砂免燒磚的制備及其特性的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顏建煌;2G振臺—免燒磚自動成型機及其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4年
8 劉維榮;酸浸錳渣預處理及其制備免燒磚工藝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9 趙志春;利用轉爐渣制備水泥和免蒸免燒磚的實驗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10 張幼鶴;特細鐵尾礦砂免燒磚的制備及其耐久性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75488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75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