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緩沖腔環(huán)形間隙對鑿巖機緩沖系統(tǒng)動態(tài)特性的影響
本文選題:液壓鑿巖機 切入點:緩沖腔 出處:《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4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分析了液壓鑿巖機雙緩沖系統(tǒng)的結構特點,應用孔口節(jié)流理論確定了緩沖活塞的靜平衡位置,基于應力波傳遞原理得到了緩沖活塞的回彈速度,考慮油液的壓縮特性推導出一級緩沖腔壓力公式,由間隙流量公式得到了二級緩沖腔壓力,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緩沖活塞的運動微分方程.應用Matlab工具對雙緩沖系統(tǒng)的動態(tài)特性進行了仿真,分析了不同環(huán)形間隙下緩沖活塞的運動規(guī)律,探討了環(huán)形間隙對一級和二級緩沖腔壓力的影響.提出與環(huán)形間隙和活塞最大行程的比值相關的間隙行程系數(shù)η.仿真結果表明,間隙行程系數(shù)與雙緩沖系統(tǒng)的特性密切相關,存在最優(yōu)范圍.搭建了實驗臺,通過實驗對緩沖系統(tǒng)的數(shù)學模型進行了驗證.
[Abstract]: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e buffer system of hydraulic rock drill are analyzed, the static equilibrium position of buffer piston is determined by using orifice throttle theory, and the springback speed of buffer piston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tress wave transfer. Considering the com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il, the pressure formula of the first stage buffer cavity is derived, and the pressure of the second stage buffer cavity is obtained from the gap flow formula. On this basis,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motion of the buffer piston is establishe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uble buffer system are simulated by using the Matlab tool, and the motion law of the buffer piston with different annular clearance is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annular clearance on the pressur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buffer cavities is discussed. The gap stroke coefficient 畏,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ratio of annular clearance to piston maximum stroke, is propos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earance stroke coeffici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uble buffer system.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buffer system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作者單位】: 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資助項目(2011AA060401)
【分類號】:TU6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文斌;周曉軍;;液壓緩沖器特性計算與仿真分析[J];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2008年07期
2 鹿志新;王中偉;馬飛;李葉林;;液壓鑿巖機雙緩沖系統(tǒng)環(huán)形緩沖間隙設計[J];礦山機械;2014年01期
3 廖建勇,吳蒲前;新型液壓鑿巖機防釬尾反彈裝置的性能分析[J];株洲工學院學報;199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何穎;何沛霖;凌家友;黃國勤;;沖裁液壓機緩沖系統(tǒng)[J];兵工自動化;2012年01期
2 羅松柏;趙永嘉;;月球軟著陸動力學分析與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3 王斌;眭鎖炳;;鋼索緩沖系統(tǒng)動態(tài)特性研究[J];船舶工程;2010年S2期
4 劉洋;李宇力;付英雄;朱守寨;張勁;;基于緩沖力設計的變阻尼防后傾緩沖裝置特性研究[J];中國工程機械學報;2013年01期
5 耿曉光;馬飛;李葉林;馬威;王順凱;;基于AMESim的液壓鑿巖機雙緩沖系統(tǒng)動態(tài)仿真[J];液壓與氣動;2014年08期
6 劉曉瑞;馬勝鋼;何宗海;尹威華;;無人機彈射器緩沖系統(tǒng)性能的研究與分析[J];液壓與氣動;2014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田文元;輕型獨立回轉液壓鑿巖機的研究[D];東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谷文斌;12.7mm狙擊步槍緩沖器設計與動力學仿真[D];中北大學;2011年
2 邢磊;大口徑狙擊步槍低后坐技術研究[D];中北大學;2012年
3 王友國;1250T覆蓋件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4 柴新偉;某履帶車輛膠體緩沖器設計及其與懸掛系統(tǒng)的匹配研究[D];中北大學;2010年
5 周加永;基于電液比例控制的13.5MN液壓機回程工況的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6 陳成;20MN快速薄板成型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設計與仿真[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力;毛莉君;田佳弋;袁祖江;田應朝;;沖擊機械能量傳遞研究[J];機械;2009年08期
2 劉智;李鍛能;李要芳;許先孟;;液壓鑿巖機鉆桿回彈緩沖裝置的動力學建模與仿真[J];礦山機械;2012年10期
3 姚榮康,朱昌明,詹永麒,周瓊;帶皮囊式蓄能器的油壓緩沖器仿真與試驗[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5年11期
4 李軍;;液壓鑿巖機的發(fā)展與應用[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08年03期
5 張宇,李曉雷;采用球面活塞的液壓緩沖器特性研究[J];液壓氣動與密封;2003年03期
6 傅武軍,朱昌明,張長友;電梯用油壓緩沖器的動態(tài)仿真和試驗分析[J];振動與沖擊;2003年04期
7 姚榮康;朱昌明;詹永麒;周瓊;;帶皮囊式蓄能器的油壓緩沖器的沖擊研究[J];振動與沖擊;2006年01期
8 周梓榮,李夕兵,劉迎春;環(huán)形縫隙中壓力水的流動規(guī)律研究與試驗[J];中國機械工程;2005年11期
9 趙宏強;沖擊器防反彈沖擊緩沖裝置的設計[J];鑿巖機械氣動工具;2004年04期
10 周志鴻;馬飛;鄭利霞;;液壓鑿巖機技術參數(shù)分析與歸納[J];鑿巖機械氣動工具;2011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卓耀彬;液壓緩沖器特性及其檢測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建剛;環(huán)形間隙內(nèi)振動圓柱流固耦合動力特性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2 許賢敏;張學玲;;國外下水道的修復方法簡介(2)[J];特種結構;2009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蔣慶磊;環(huán)形密封和多級轉子系統(tǒng)耦合動力學數(shù)值及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6230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623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