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結構多尺度建模與數值分析
本文關鍵詞: 多尺度方法 有限元模型 界面耦合 彈塑性時程分析 損傷分析 出處:《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14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采用通用有限元軟件ABAQUS實現(xiàn)了精細單元與粗糙單元之間的界面耦合及變形協(xié)調,并通過算例驗證了結構多尺度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確性;诙喑叨确椒,結合纖維模型子程序與混凝土塑性損傷模型,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進行多尺度建模,并進行了彈塑性時程分析及局部構件損傷分析。結果表明:對于大型結構或復雜結構來說,多尺度計算可較好地模擬局部構件的復雜邊界條件,為大型工程結構進行多尺度計算提供參考。
[Abstract]:The interface coupling and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fine element and the rough element are realized by using the universal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BAQUS. The validity and accuracy of the multi-scal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of the structure are verified by an example. Combined with fiber model subroutine and concrete plastic damage model, multi-scale modeling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is carried out. The elastic-p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 and the damage analysis of local members a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scale calculation can well simulate the complex boundary conditions of local members for large structures or complex structures.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multi-scale calculation of large-scale engineering structures.
【作者單位】: 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九七三”計劃)項目(2011CB01360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5126112037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基金項目(51121005)
【分類號】:TU3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李兆霞;孫正華;郭力;陳鴻天;余洋;;結構損傷一致多尺度模擬和分析方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2 喬華;陳偉球;;基于ARLEQUIN方法和XFEM的結構多尺度模擬[J];工程力學;2010年S1期
3 張戰(zhàn)廷;劉宇鋒;;ABAQUS中的混凝土塑性損傷模型[J];建筑結構;2011年S2期
4 林旭川;陸新征;葉列平;;鋼-混凝土混合框架結構多尺度分析及其建模方法[J];計算力學學報;2010年03期
5 吳江航,黃社華,JamesGlimm,DavidH.Sharp;多尺度科學:面向21世紀的挑戰(zhàn)[J];力學進展;1998年04期
6 孫正華;李兆霞;陳鴻天;殷愛國;;考慮局部細節(jié)特性的結構多尺度模擬方法研究[J];特種結構;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春苗;李兆霞;殷愛國;;大型土木結構多目標一致逼近有限元模擬方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2 孫正華;李兆霞;陳鴻天;;結構行為一致多尺度有限元模型修正及驗證[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3 陳偉球;嚴蔚;;混凝土結構服役智能化的若干研究進展[J];工程力學;2009年S2期
4 石永久;王萌;王元清;;基于多尺度模型的鋼框架抗震性能分析[J];工程力學;2011年12期
5 李兆霞;王瀅;吳佰建;王春苗;陳志文;;橋梁結構劣化與損傷過程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及其應用[J];固體力學學報;2010年06期
6 李晶;;某大跨橋梁結構一致多尺度有限元模擬分析[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年24期
7 曹細春;花文娟;;贛東大橋主塔局部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2年08期
8 陳志文;李兆霞;衛(wèi)志勇;;土木結構損傷多尺度并發(fā)計算方法及其應用[J];工程力學;2012年10期
9 蘇靜波;范曉晨;邵國建;;幾何非線性擴展有限元法及其斷裂力學應用[J];工程力學;2013年04期
10 汪楚清;王虎長;李亮;趙雪靈;孫清;;大跨越輸電鋼管塔結構多尺度有限元分析[J];工程力學;2013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羅韌;許慧榮;李鴻晶;陸鳴;;汶川地震中百花大橋倒塌模擬分析[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Ⅰ)[C];2010年
2 吳江航;朱懷球;;計算流體力學、CFD軟件與工程服務[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計算機應用分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1999年
3 吳江航;朱懷球;;計算流體力學、CFD軟件與工程服務[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計算機應用分會第七屆年會土木工程計算機應用文集[C];1999年
4 瞿偉廉;;高聳鋼結構風致累積疲勞破壞計算理論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結構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5 薛萬里;安新;吳學淑;姜安慶;賀軍利;曹慧玲;;整體結構中局部構件的穩(wěn)定性能分析[A];第四屆全國鋼結構工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6 趙營波;;運用大協(xié)調學編制可持續(xù)高效益的綜合發(fā)展規(guī)劃[A];生態(tài)城市建設與生態(tài)危機管理——中國未來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黃宇星;祝磊;張艷霞;;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研究綜述[A];鋼結構工程研究(九)——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第13屆(ISSF-2012)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8 薛萬里;安新;吳學淑;姜安慶;賀軍利;曹慧玲;;整體結構中局部構件的穩(wěn)定性能分析[A];鋼結構工程研究(九)——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第13屆(ISSF-2012)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9 林振東;王仁華;竇培林;;點蝕損傷導管架平臺結構構件的非線性行為初步探討[A];第22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喬華;Arlequin構架下結構多尺度數值模擬[D];浙江大學;2011年
2 吳寒亮;芳綸纖維布約束混凝土短柱的尺寸效應研究與多尺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3 姜莞;商用車動力總成懸置性能模擬與疲勞壽命預測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吳雪峰;激光加熱輔助切削氮化硅陶瓷技術的基礎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周紅星;雙層堤基滲透破壞機理和數值模擬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6 吳立軍;宏觀尺度位移反演分析研究及其多尺度問題探討[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7 李眉眉;電力負荷混沌特性分析及其預測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8 劉鴻雁;對流干燥過程中明膠軟膠囊傳熱傳質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9 孫遠韜;機械結構裂紋診斷的數值分析方法與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10 王文利;風力作用下桅桿結構拉耳焊接節(jié)點板裂紋萌生疲勞壽命的評估[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禎禎;原子級有限元方法在微納結構分析中的應用基礎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李曉東;某航空材料疊層結構失效行為的跨尺度分析[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3 劉飛;基于子結構方法的微電子集成電路封裝互連焊球可靠性的建模與仿真[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劉淵;雙晶銅晶界能及其結構穩(wěn)定性的分子動力學模擬[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5 劉筱玲;鎢合金材料性能測試及宏細觀力學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6 王玉;帶孔納米單晶銅彎拉特性的分子動力學模擬[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7 蔡偉;基于偏移活化能的多孔物料內部干燥熱質傳遞特性的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08年
8 肖守榮;多元多尺度硼化鈦基陶瓷刀具研制及切削性能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9 黎微;三塔混凝土斜拉橋多尺度建模及局部損傷分析[D];中南大學;2009年
10 洪明;多元多尺度碳化鈦基陶瓷刀具研制及切削性能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兆霞,李愛群,陳鴻天,郭力,周太全;大跨橋梁結構以健康監(jiān)測和狀態(tài)評估為目標的有限元模擬[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5期
2 李兆霞;孫正華;郭力;陳鴻天;余洋;;結構損傷一致多尺度模擬和分析方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3 汪訓流;陸新征;葉列平;;往復荷載下鋼筋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數值模擬[J];工程力學;2007年12期
4 汪訓流;陸新征;葉列平;;變軸力下鋼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分析[J];工業(yè)建筑;2007年12期
5 蘇成,韓大建,王樂文;大跨度斜拉橋三維有限元動力模型的建立[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11期
6 唐志平;胥建龍;;離散元與殼體有限元結合的多尺度方法及其應用[J];計算力學學報;2007年05期
7 陳淮,郭向榮,曾慶元;大跨度斜拉橋動力特性分析[J];計算力學學報;1997年01期
8 胥建龍,唐志平;離散元與有限元結合的多尺度方法及其應用[J];計算物理;2003年06期
9 楊建宏;;基于小波理論的多尺度計算方法[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36期
10 孫正華;李兆霞;陳鴻天;殷愛國;;考慮局部細節(jié)特性的結構多尺度模擬方法研究[J];特種結構;2007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太全;橋梁構件局部熱點應力分析及其疲勞損傷累積過程模擬[D];東南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裴寧波;秦力;林楠;;平面不規(guī)則結構多方向的抗震性能分析[J];山西建筑;2008年34期
2 慕欣;;框—剪結構的彈塑性時程分析[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3 張良蘭;周曉峰;李亞明;李承銘;崔家春;;復雜連體結構的結構設計[J];建筑結構;2009年S1期
4 陳勇;王鐵軍;賈連光;;鋼框架-支撐結構振動臺試驗的有限元分析模擬[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5 張來彩;;加強層對框架——核心筒結構的性能影響[J];發(fā)展;2011年08期
6 張曉峰;李力;;框架—核心筒結構力學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2008年04期
7 劉良林;王全鳳;沈章春;;基于彈性總輸入能的地震波選擇方法[J];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8 王奇;樓文娟;王亞勇;白雪霜;;招商銀行上海大廈連橋部分彈塑性時程分析[J];建筑技術;2010年01期
9 韓霞;阿肯江·托乎提;;偏心框架結構在水平地震動作用下的彈塑性分析[J];四川建材;2010年03期
10 還毅;方秦;陳力;張亞棟;柳錦春;;大型地下空間結構地震風險評估方法[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和留生;蔣歡軍;;某框架結構彈塑性時程分析及振動臺試驗對比[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2 汪鋒;葉獻國;周錫元;秦雷;;耗能支撐鋼筋混凝土框架彈塑性時程分析[A];第十二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3年
3 王文進;王依群;李文清;;異形柱框架結構地震彈塑性時程分析[A];第三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盧紅標;劉文淵;徐小壯;;抗震設計中強度折減系數研究[A];第一屆全國工程安全與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張良蘭;周曉峰;李亞明;李承銘;崔家春;;復雜連體結構的結構設計[A];建筑結構(2009·增刊)——第二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6 陸余年;王連青;;山西省圖書館抗震設計[A];建筑結構(2009·增刊)——第二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7 馬安東;于德湖;張杰;馬振;竇艷玲;李翠翠;;偏心配筋砌體結構主余震地震反應初步分析[A];防振減災工程理論與實踐新進展(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尹越;李順;黃鑫;;Pushover方法在交錯桁架體系抗震性能分析中的應用[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陳朝暉;明偉;何建;王佶;;高層建筑考慮空間協(xié)同作用的彈塑性時程分析[A];第八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卷)[C];1999年
10 劉晶波;陳鳴;彭林;;不同組合墻體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抗震性能研究[A];防振減災工程理論與實踐新進展(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任佳;高性能計算技術使工程駛上高速路[N];中國建設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歐謹;粘滯阻尼墻結構的減振理論分析和試驗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2 劉鐵;套建增層框架結構房屋設計與施工方法研究及實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3 劉暢;地震作用下偏心結構扭轉反應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4 白曉紅;鋼筋混凝土框排架結構的平扭耦聯(lián)多維地震反應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5 柳旭東;空腹灌漿圓鋼管桁架—混凝土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及應用[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6 鄒昀;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大廈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7 潘文;Push-over方法的理論與應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8 米旭峰;支撐框架與豎縫剪力墻抗震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9 楊春俠;混凝土多孔磚砌體結構房屋擬動力試驗研究及抗震性能分析[D];湖南大學;2007年
10 繆志偉;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基于能量抗震設計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麗萍;混凝土結構基于靜力彈塑性方法的研究和應用[D];新疆大學;2005年
2 孫艷文;鋼骨消能支撐鋼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3 孫俊;帶加強層的框架—核芯筒結構的彈塑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4 趙小敏;Y型偏心支撐鋼框架彈塑性動力分析[D];蘇州科技學院;2007年
5 邵志恒;X型中心支撐鋼框架結構影響系數的彈塑性時程分析[D];蘇州科技學院;2008年
6 任云峰;K形偏心支撐鋼框架結構影響系數[D];蘇州科技學院;2008年
7 林芹;高層偏心支撐鋼框架結構動力反應分析[D];蘇州科技學院;2008年
8 陸懿;多層鋼框架的結構影響系數[D];蘇州科技學院;2008年
9 劉傳梅;鋼筋混凝土跳層剪力墻結構彈塑性地震反應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王貴龍;含耗能器偏心支撐框架結構的設計及其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5173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51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