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地區(qū)典型淤泥質粉質黏土蠕變特性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 三軸蠕變試驗 淤泥質粉質黏土 分級加載 蠕變模型 出處:《土木工程學報》2015年S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基于黏土常規(guī)三軸蠕變試驗成果,研究了望江地區(qū)淤泥質粉質黏土的非線性蠕變力學特性,分析了其軸向蠕變規(guī)律。蠕變試驗采用分級加載的方式進行,利用線性法和"陳氏法"對試驗數據進行處理,得到了淤泥質粉質黏土在不同應力狀態(tài)下的蠕變試驗曲線,發(fā)現"陳氏法"比線性法更適合處理非線性流變材料的蠕變試驗結果。在此基礎上,得到該淤泥質粉質黏土的應力-應變等時曲線,根據該曲線的變化規(guī)律,采用Singh-Mitchell模型對該淤泥質粉質黏土的蠕變曲線進行擬合,確定模型參數,建立了適用于望江地區(qū)淤泥質粉質黏土的非線性蠕變模型。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ults of conventional triaxial creep tests of clay, the nonlinear creep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lty clay in Wangjiang area were studied, and the axial creep law was analyzed. By using linear method and Chen's method, the creep test curves of silty clay under different stress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hen's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than the linear method to deal with the creep test results of nonlinear rheological materials. On this basis, the stress-strain isochron curve of the silty clay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variation law of the curve. The Singh-Mitchell model was used to fit the creep curve of the silty clay, and the model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and a nonlinear creep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silty clay in Wangjiang area.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東南大學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13CB036304) 國家自然基金(51478109) “十二五”交通運輸重大專項(2011318494160)
【分類號】:TU447;TU411
【正文快照】: 2.東南大學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南京210096;3.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廣州510010)E-mail:ycdlam@163.com引言望東長江公路大橋為國家高速公路網G35(濟南—廣州高速公路)最為便捷的過江通道。根據地質勘察資料,勘區(qū)地層覆蓋層中淤泥質粉質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雷華陽,肖樹芳;天津軟土的次固結變形特性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02年04期
2 李越松;趙沖久;趙利平;王崇宇;;天津港岸坡土體蠕變對高樁碼頭的影響[J];中國港灣建設;2009年04期
3 王元戰(zhàn);黃東旭;肖忠;;天津濱海地區(qū)兩種典型軟黏土蠕變特性試驗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2年02期
4 張軍輝,繆林昌;連云港海相軟土流變特性試驗及雙屈服面流變模型[J];巖土力學;2005年01期
5 于浩;李海芳;溫彥鋒;徐澤平;;九甸峽堆石料三軸蠕變試驗初探[J];巖土力學;2007年S1期
6 劉業(yè)科;鄧志斌;曹平;黃永恒;林杭;;軟黏土的三軸蠕變試驗與修正的Singh-Mitchell蠕變模型[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侯曉亮;趙曉豹;李曉昭;;南京河西地區(qū)軟土次固結特性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05期
2 何平;王勇;;考慮軟土流變和損傷的比奧固結有限元分析[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3 滕軍林;熊傳詳;;基于土結構性的軟土流變試驗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4 胡其志;周輝;莊心善;;分級卸荷條件下軟土蠕變特性的試驗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5 侯曉亮;趙曉豹;李曉昭;李家奇;;南京河西地區(qū)軟土地層特征及工程特性研究[J];地質論評;2011年04期
6 楊愛武;杜東菊;張靜嫻;;天津吹填軟土Mesri蠕變模型及灰色預測[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7 章定文,劉松玉,于新豹;連云港海相軟土工程特性及處治方法探討[J];工程地質學報;2003年03期
8 賈永剛,周其健,馬德翠;生物活動對海床沉積物工程地質特征改造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05年01期
9 王松鶴;駱亞生;李焱;;黃土固結蠕變特性試驗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09年05期
10 牟春梅;劉之葵;劉寶臣;;同時考慮結構性和初始應力影響的雙參量土體本構模型[J];工程地質學報;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鄒宇;王清;苑曉青;鄭浩然;張明瑞;呂赫;項乃亮;;考慮預壓荷載對吹填土次固結系數影響的試驗研究[A];2011年全國工程地質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欽;炭質頁巖隧道軟弱破碎圍巖大變形機理與控制對策及其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劉克瑾;天津濱海新區(qū)新近吹填軟黏土的流變特性及非線性流變本構模型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3 楊愛武;結構性吹填軟土流變特性及其本構模型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4 張長生;深圳后海灣海相沉積淤泥固結變形特性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5年
5 柳雁玲;草炭土路基沉降與變形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6 程濤;粘土的數值建模與固結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劉用海;寧波軟土工程特性及其本構模型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8 徐燕;季凍區(qū)草炭土工程地質特性及變形沉降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9 但漢波;天然軟粘土的流變特性[D];浙江大學;2009年
10 劉升傳;既有線重載鐵路路橋過渡段路基變形與加強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浩;湖相軟土物理力學特性及蠕變特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2 古西召;整體卸荷式板樁擋土結構三維有限元數值模擬分析[D];重慶交通大學;2011年
3 周珊珊;考慮流變的軟土路基工后沉降分析[D];天津大學;2010年
4 丁瓊;后方堆載作用下高樁碼頭變形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5 彭惠;沿海高速公路滄州段高填方橋臺軟基穩(wěn)定性加固試驗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1年
6 陶小敏;高路堤填石料的蠕變試驗及本構模型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1年
7 余神光;高樁碼頭岸坡穩(wěn)定分析理論與優(yōu)化設計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8 賈亞芳;濱海軟土非線性蠕變特性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9 李肖;濱海軟黏土加速蠕變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10 滕軍林;基于土結構性的軟土流變特性研究[D];福州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越松;趙沖久;趙利平;王崇宇;;天津港岸坡土體蠕變對高樁碼頭的影響[J];中國港灣建設;2009年04期
2 張玉生;流變模型有限元粘塑性參數的推定與應用[J];結構工程師;2002年01期
3 王琛,唐明,劉浩吾,高正中;三峽泄灘滑坡滑動帶土的Singh-mitchell蠕變方程[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3年05期
4 張強;劉現鵬;劉娜;;岸坡土體變形對天津港高樁碼頭的危害[J];水道港口;2005年04期
5 彭正光;西北口面板堆石壩蓄水7年變形分析[J];水利水電技術;1999年09期
6 米占寬,沈珠江,李國英;高面板堆石壩壩體流變性狀[J];水利水運工程學報;2002年02期
7 李軍世,孫鈞;上海淤泥質粘土的Mesri蠕變模型[J];土木工程學報;2001年06期
8 王琛,劉浩吾,許強;三峽泄灘滑坡滑動帶土的改進Mesri蠕變模型[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9 楊鍵;天生橋一級水電站面板堆石壩沉降分析[J];云南水力發(fā)電;2001年02期
10 袁靜,龔曉南,益德清;巖土流變模型的比較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1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趙興品;;簡述某海島泵房基礎的沉降計算與加固措施[J];中國科技信息;2014年11期
2 ;[J];;年期
,本文編號:14454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44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