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大廈巨型框架-核心筒結構豎向地震作用反應分析
本文關鍵詞:上海中心大廈巨型框架-核心筒結構豎向地震作用反應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巨型框架結構 伸臂桁架 環(huán)帶桁架 有限元分析 豎向地震作用反應 軸重比 豎向加速度
【摘要】:上海中心大廈主體結構高度632 m,為帶伸臂桁架的巨型框架-核心筒結構,其豎向地震作用反應大且較為復雜。巨型框架與核心筒沿高度的質量和豎向剛度分布特性差異較大,兩者的相對振動將導致伸臂桁架產生較大的內力;環(huán)帶桁架具有轉換承重和巨柱彈性支承的特性,相對支承巨柱存在更大的豎向振動放大效應。在分析結構重力荷載的豎向分布特性以及結構自振特性的基礎上,通過反應譜和時程分析,對上海中心大廈結構在豎向地震作用下巨柱和核心筒的軸重比、伸臂桁架和環(huán)帶桁架的內力反應以及巨柱、核心筒和環(huán)帶桁架的豎向加速度反應及分布特點進行分析。結果表明:上海中心大廈結構的豎向地震作用反應隨結構高度增加而增加;處于高區(qū)的巨柱和核心筒的軸重比約為低區(qū)的2.2倍和2.3倍,高區(qū)伸臂桁架和環(huán)帶桁架在豎向地震作用下的軸力占重力荷載作用下軸力的比例約為低區(qū)的2.2倍和4.3倍;高區(qū)環(huán)帶桁架跨中豎向加速度反應較相應標高巨柱增大20%。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關鍵詞】: 巨型框架結構 伸臂桁架 環(huán)帶桁架 有限元分析 豎向地震作用反應 軸重比 豎向加速度
【基金】:上海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09dz1207704)
【分類號】:TU973.31
【正文快照】: 0引言對于超高層建筑,結構的豎向地震作用反應放大明顯。JGJ 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1](以下簡稱《高規(guī)》)4.3.2條規(guī)定:高層建筑中的大跨度和長懸臂結構,7度(0.15g)、8度抗震設計時應計入豎向地震作用;9度抗震設計時應計入豎向地震作用。對處于設防烈度7度(0.1g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黃吉鋒;邵弘;楊志勇;;復雜建筑結構豎向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應譜分析[J];建筑結構學報;2009年S1期
2 丁潔民;巢斯;趙昕;吳宏磊;;上海中心大廈結構分析中若干關鍵問題[J];建筑結構學報;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董響;駱亞生;;豎向地震作用計算方法簡評[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4期
2 王濤;;豎向地震若干問題研究[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胡文添;;多重組合巨型結構體系的應用與發(fā)展[J];低溫建筑技術;2011年06期
4 沈飛;樓夢麟;;超高層建筑地震反應中高階振型影響分析[J];工程力學;2012年S1期
5 孫遜;楊波;唐偉偉;傅強;;太原市美術館結構設計[J];鋼結構;2011年12期
6 黃吉鋒;楊志勇;;建筑結構設計軟件中的關鍵技術問題[J];建筑結構;2011年11期
7 汪大綏;包聯(lián)進;姜文偉;王建;周建龍;;上海中心大廈結構第三方獨立審核[J];建筑結構;2012年05期
8 孫遜;舒贛平;吳志彬;王志明;;南京地質博物館結構設計[J];結構工程師;2011年03期
9 丁潔民;李久鵬;何志軍;;上海中心大廈巨型框架關鍵節(jié)點設計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11年07期
10 黃譽;;上海中心大廈鋼結構焊接變形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19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鄒昀;呂西林;;超高層巨型結構振動特性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7年02期
2 馬臣杰;張良平;范重;;某超高層結構連接節(jié)點的非線性有限元分析[J];建筑結構;2009年09期
3 鮑永健;;巨型框架結構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4 左振波,左振明,左春仁;高層建筑巨型框架結構應用及其受力特征[J];大連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5 何麗;;巨型框架結構設計[J];中外建筑;2008年06期
6 王汝恒;郭文;張春濤;;基于共同作用下巨型框架結構的動力特性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2008年04期
7 賈彬;王汝恒;王欽華;王皆偉;;巨型框架剛性模型風荷載特性的風洞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5年06期
8 張曉雷;;巨型框架結構研究綜述[J];四川建材;2011年02期
9 盛朝暉;陳淮;;巨型框架結構的抗震分析[J];工業(yè)建筑;2006年S1期
10 盛朝暉;陳淮;;巨型框架結構的隔震分析[J];工業(yè)建筑;2006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健;龍莉萍;;平面KT型圓管相貫節(jié)點極限承載力有限元分析[A];第九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甘明;李楚舒;;雜交空間結構程序(HSA)開發(fā)[A];第八屆空間結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3 蔣紅斐;常新生;;有限單元法中三角網的自動劃分[A];第三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1994年
4 吳子燕;石志民;;鋼筋—鋼纖維混凝土板沖切強度計算及有限元分析[A];第三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1994年
5 白冰;李遇春;;減荷條件下上埋式圓形結構物周邊土壓力分析[A];第六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三卷)[C];1997年
6 武振宇;譚慧光;;不等寬T型方管節(jié)點塑性鉸線分析模型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卷)[C];1998年
7 張美超;肖進;黃文華;李義凱;鐘世鎮(zhèn);;腰椎小關節(jié)接觸模型的有限元分析[A];解剖學雜志——中國解剖學會2002年年會文摘匯編[C];2002年
8 俞程亮;趙洪倫;;復合材料三明治夾層結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9 李翔;劉汗青;;同濟曙光軟件在公路與鐵路近距離并行隧道有限元分析中的應用[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吳彥;;國產大功率采煤機搖臂CAE分析[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龔逸奇;渤船重工成功研發(fā)船舶有限元分析計算軟件[N];中國船舶報;2009年
2 晨鐘;攀鋼采用有限元分析鋼軌精軋工藝[N];世界金屬導報;2003年
3 孟晶;CAD/CAE技術亟須走出象牙塔[N];中國化工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高麗華;一本萬利的投資[N];計算機世界;2005年
5 柯文;實施制造業(yè)信息化,提升北石廠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N];科技日報;2006年
6 迪聲;新船重工修煉有限元分析能力[N];中國船舶報;2005年
7 劉友存;日本軋鋼技術發(fā)展概況與展望[N];中國冶金報;2007年
8 高文;技術與應用齊步走[N];計算機世界;2006年
9 張允峰 彭國勛;CAE技術在空調器木包裝箱優(yōu)化設計中的應用[N];中國包裝報;2008年
10 記者 劉靜文;中國學者揭開“亞洲第一龍”尾錘疑團[N];地質勘查導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畢見強;2A12鋁塊體超細晶材料的制備、模擬及細化機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2 劉天豐;非對稱管殼式換熱器結構分析及改進中的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3 王慶雷;動力化髖關節(jié)外固定器的研制及其相關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6年
4 徐海良;單泵與儲料罐組合的深海采礦軟管輸送系統(tǒng)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5 劉少源;高速公路汽車與護欄碰撞的動力特性研究[D];清華大學;1994年
6 徐志科;行波型超聲波電機的模型仿真與試驗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7 趙學濤;縱彎復合振動模態(tài)球型超聲電機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8 周玉鋒;反應燒結碳化硅基底致密層制備及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9 王汝恒;巨型框架結構—筏基—砂卵石地基的靜動力共同作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10 蔣慶;巨型框架結構的地震反應及基于小波分析的損傷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辛宇輝;CY4102BZQ柴油機軸系動態(tài)特性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學;2003年
2 田君麗;換熱器液壓脹接密封機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3年
3 李宏茹;JJ225/43-K石油鉆機井架強度及穩(wěn)定性計算[D];蘭州理工大學;2005年
4 姬麗娟;交流接觸器電磁機構有限元分析與多場耦合技術的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5 方靜;三功能大幕機組和機構動靜態(tài)特性的分析及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5年
6 武海琴;發(fā)熱電纜用于路面融雪化冰的技術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7 袁鵬飛;基于火電廠PI數據庫的汽輪機轉子壽命損耗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浙江大學;2005年
8 張春卿;有色金屬薄板21輥矯直機矯平機理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5年
9 張可榮;兩種航空材料焊后電子束局部熱處理應力場數值模擬[D];內蒙古工業(yè)大學;2005年
10 羅東暉;HZS120型鋼結構混凝土攪拌站的受力性能分析[D];鄭州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0035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00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