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教育對金融福祉的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金融教育對金融福祉的影響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金融教育 市場參與 金融福祉 傾向得分匹配法 國家戰(zhàn)略
【摘要】:由于金融市場管制的放松以及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fā)展,導致為滿足市場需求的大量量身定做的金融產品出現(xiàn),金融市場變得更加復雜并源源不斷的為消費者提供新的金融產品。除此以外,自然災害頻率的增加,青少年教育費用的增加,醫(yī)療費用的愈發(fā)昂貴都使得居民個人與家庭需要對自己的財務管理更加的理性化。金融的全球化與經濟系統(tǒng)的復雜化使得個人的財務決策和行為在宏微觀水平上越來越重要。針對以上變化,在全球各地開展的金融素養(yǎng)的調查顯示,大多數(shù)人缺乏足夠的金融知識去理解相關金融產品以及與金融產品有關的風險、不具備利用金融機遇、承擔金融責任的能力。做出明智的財務決斷以及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產品對于他們來說存在一定的困難。這不僅會對個人和家庭未來的金融福祉產生消極的影響,而且也會對金融和經濟系統(tǒng)的長期穩(wěn)定產生負面作用。隨著金融產品復雜性的提高及個人對自身金融安全的考慮,金融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根本目的是關注民生,提高人民的福祉水平!笆濉币(guī)劃明確提出“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標志著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將成為我國現(xiàn)階段的主要任務。金融教育能否顯著改善居民的金融福祉,換句話說,是否有必要接受金融教育?事實證明,接受過金融教育的人能夠為家庭做出更加理性的金融決策,從而提高家庭經濟的安全性,而家庭財務安全又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基石。本文以金融教育和金融福祉理論為基礎,重點研究:(1)探討金融教育、市場參與與居民金融福祉之間的影響機制;(2)構建金融福祉衡量指標,對我國居民的金融福祉水平進行測度;(3)運用傾向得分匹配法對金融教育、市場參與和金融福祉之間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接受金融教育能夠推動居民的金融市場的參與,尤其是風險市場的參與;參與金融市場能夠增加居民的金融福祉水平,特別是風險市場的參與對居民金融福祉水平的促進更為明顯,這其中又以風險市場中的外匯市場參與最為突出;(4)構建我國的金融教育國家戰(zhàn)略體系,以期更好地引導本國金融素養(yǎng)水平的提升以保障國民金融福祉的實現(xiàn)。
【關鍵詞】:金融教育 市場參與 金融福祉 傾向得分匹配法 國家戰(zhàn)略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830-4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緒論11-20
- 1.1 選題背景11-13
-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13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的意義13
-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3-16
- 1.3.1 金融教育與市場參與13-15
- 1.3.2 市場參與與居民金融福祉15-16
- 1.4 主要的研究內容、方法與思路16-18
- 1.4.1 主要的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16
- 1.4.2 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框架16-18
- 1.5 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18-20
- 1.5.1 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18-19
- 1.5.2 研究的不足19-20
- 第二章 金融教育對金融福祉影響的理論研究20-26
- 2.1 金融教育理論20-22
- 2.1.1 金融教育的框架結構和內容20-21
- 2.1.2 金融教育開展的意義21-22
- 2.2 福祉理論22-24
- 2.2.1 福祉的內涵22
- 2.2.2 福祉的特征22-23
- 2.2.3 有關概念的辨析23-24
- 2.3 金融教育對金融福祉作用的傳導機制24-26
- 2.3.1 金融教育導致個人財務管理實踐的改變24-25
- 2.3.2 金融教育促進金融市場參與25
- 2.3.3 金融教育促進投資組合分散化25-26
- 第三章 居民金融福祉的衡量指標及構建方法26-32
- 3.1 福祉的測度方法26-29
- 3.1.1 基于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測度方法26-27
- 3.1.2 選取衡量指標構建綜合指數(shù)的測度方法27
- 3.1.3 調查滿意度的測度方法27-29
- 3.2 客觀金融福祉—金融福祉綜合指數(shù)(IFW)29-31
- 3.3 主觀金融福祉—幸福感指標31-32
- 第四章 金融教育對居民金融福祉影響的實證分析32-56
- 4.1 樣本數(shù)據與變量選取32-33
- 4.2 實證方法及模型設定33-36
- 4.2.1 傾向得分匹配法33-34
- 4.2.2 模型設定34-36
- 4.3 樣本統(tǒng)計描述36-41
- 4.4 實證結果及分析41-52
- 4.4.1 金融教育與居民金融市場參與41-44
- 4.4.2 金融市場參與與居民金融福祉44-52
- 4.5 主要研究結論52-54
- 4.6 相關建議-構建金融教育國家戰(zhàn)略體系54-56
- 第五章 我國金融教育國家戰(zhàn)略體系的構建56-64
- 5.1 金融教育國家戰(zhàn)略實施的現(xiàn)狀56-58
- 5.1.1 金融教育國家戰(zhàn)略實施情況概述56-57
- 5.1.2 金融教育國家戰(zhàn)略實施的國際比較及可借鑒的經驗57-58
- 5.2 我國金融教育國家戰(zhàn)略的內涵及利益相關者58-60
- 5.2.1 我國金融教育國家戰(zhàn)略的內涵58-59
- 5.2.2 主要利益相關者的作用與責任59-60
- 5.3 金融教育國家戰(zhàn)略的準備60-62
- 5.3.1 評估主要需求60-61
- 5.3.2 相關各方已采取的措施和已有的資源61-62
- 5.4 金融教育國家戰(zhàn)略的實施62-64
- 致謝64-65
- 參考文獻65-69
- 作者簡介6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曹廷貴;對金融及金融教育理念的一點看法[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4年02期
2 霓;;金融教育的重要性[J];國外社會科學;2006年06期
3 龔秀敏;韓莉;;把握未來——談作為美國國家戰(zhàn)略的金融教育[J];生產力研究;2008年16期
4 植鳳寅;;危機下的金融教育[J];中國金融;2009年04期
5 楊祁平;;采取有效措施解決農村金融教育“短板”問題[J];黑龍江金融;2012年02期
6 中國人民銀行、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聯(lián)合調研組;;英國消費者金融教育[J];中國金融;2013年08期
7 李飛;;努力辦好高等金融教育為建設現(xiàn)代化銀行大力培養(yǎng)人才[J];中國金融;1981年01期
8 本刊編輯部;努力辦好成人金融教育[J];金融教學與研究;1987年01期
9 鄭祚春;堅持改革開放 辦好金融教育[J];福建金融;1988年12期
10 李懷寶 ,呂書杰;淺談金融教育的改革與管理[J];金融教學與研究;1989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劉紹新;張衛(wèi)星;姜林;;錢幣博物館與金融教育相關問題研究[A];武漢金融(總第12期)——湖北錢幣?痆C];2013年
2 黃蕊;;高校金融學多層次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賈玲;農村金融教育培訓助推扶貧開發(fā)[N];南充日報;2009年
2 記者 李思;金融教育亟待創(chuàng)新轉變[N];上海金融報;2012年
3 豪文;強化國民金融教育政府不能缺位[N];上海金融報;2013年
4 記者 雷和平 通訊員 仵永恒 嚴李鎖 楊先鋒;在中小學開展農村金融教育[N];金融時報;2013年
5 記者 唐小惠 別凌 吳迪;表彰金融教育先進 展望大數(shù)據時代變局[N];金融時報;2013年
6 魏革軍;公共金融教育不可或缺[N];金融時報;2004年
7 鄭薇;社會金融教育在深圳[N];金融時報;2005年
8 黃勇;我國開展農村金融教育[N];中國民族報;2008年
9 劉紅梅;安龍舉辦首期農村金融教育培訓班[N];黔西南日報;2009年
10 邱兆祥;建立與中國金融崛起相適應的高等金融教育[N];金融時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吳宣文;金融教育項目評估的國際比較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2 鄒長海;金融教育對金融福祉的影響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6317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63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