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質量發(fā)展階段中國貨幣政策的新框架
發(fā)布時間:2020-12-28 09:29
中國經濟正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推動貨幣政策框架轉型,營造符合高質量發(fā)展要求的貨幣金融環(huán)境至關重要。本文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貨幣政策框架的演變過程,并與全球貨幣政策框架的主流變化趨勢進行了比較,分析了貨幣政策框架變化的內在邏輯,從中總結中國貨幣政策調控的實踐經驗,探尋中國貨幣政策框架轉型的方向。本文認為,中國貨幣政策的新框架應該順應世界貨幣政策框架的演變趨勢,增加穩(wěn)定物價的權重,同時應當考慮經濟發(fā)展的階段、經濟轉型的程度以及社會制度的要求。
【文章來源】:人文雜志. 2019年07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背景與問題提出
二、高質量發(fā)展階段貨幣政策的重要性上升
第一, 我國宏觀調控的市場基礎日益完善, 貨幣政策將發(fā)揮更大作用。
第二, 通過貨幣政策穩(wěn)定預期, 為市場主體創(chuàng)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huán)境。
第三, 作為不斷開放的經濟體, 中國的貨幣政策還要保持內外平衡。
三、中國貨幣政策框架的轉型路徑和實踐經驗
1.中國貨幣政策框架的轉型路徑
第一, 伴隨著我國經濟不斷轉型, 貨幣政策的調控方式在適勢而變。
第二, 伴隨中國經濟不斷轉型, 貨幣政策的目標框架也在不斷轉型。
2.中國貨幣政策的實踐經驗
第一, 貨幣政策的目標調整應由經濟發(fā)展的特定階段決定。
第二, 貨幣政策框架轉型需要兼顧經濟轉型的程度。
四、構建符合高質量發(fā)展階段的貨幣政策新框架
第一, 適應經濟發(fā)展階段轉變的需要, 推動形成符合高質量發(fā)展要求的貨幣政策目標框架。
第二, 推動貨幣政策調控框架轉型, 營造適應經濟轉型升級的貨幣金融環(huán)境。
第三, 貨幣政策目標框架轉型還需要滿足社會制度的要求。
五、結論
第一, 中國貨幣政策的實踐表明, 我國的貨幣政策可以同時實現(xiàn)產出與物價的雙穩(wěn)定。
第二, 與全球經濟“大穩(wěn)健”時期采取的單一通貨膨脹目標制不同, 我國是在貨幣政策多目標制下實現(xiàn)產出與物價雙穩(wěn)定的, 這與中國經濟的轉型程度有很大關系。
第三, 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如何理解當前的貨幣政策[J]. 黃益平. 中國金融. 2019(04)
[2]新時代背景下中國金融體系與國家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J]. 徐忠. 經濟研究. 2018(07)
[3]我國鋼鐵企業(yè)產能過剩的成因及所有制差異分析[J]. 馬紅旗,黃桂田,王韌,申廣軍. 經濟研究. 2018(03)
[4]貨幣政策回顧與展望[J]. 易綱. 中國金融. 2018(03)
[5]貨幣政策框架:理論緣起、演化脈絡與中國挑戰(zhàn)[J]. 張勇,范從來. 學術研究. 2017(11)
[6]財政壓力、產能過剩與供給側改革[J]. 席鵬輝,梁若冰,謝貞發(fā),蘇國燦. 經濟研究. 2017(09)
[7]民間投資增速嚴重下滑與宏觀經濟波動[J]. 劉樹成. 中國工業(yè)經濟. 2016(11)
[8]“中國制造”對全球經濟“大穩(wěn)健”的影響——基于價值鏈的實證檢驗[J]. 楊繼軍,范從來. 中國社會科學. 2015(10)
[9]貨幣政策的發(fā)展、挑戰(zhàn)與前瞻[J]. 張曉慧. 中國金融. 2015(19)
[10]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內外均衡及財政貨幣政策研究[J]. 聞岳春,唐學敏. 武漢金融. 2013(06)
本文編號:2943518
【文章來源】:人文雜志. 2019年07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背景與問題提出
二、高質量發(fā)展階段貨幣政策的重要性上升
第一, 我國宏觀調控的市場基礎日益完善, 貨幣政策將發(fā)揮更大作用。
第二, 通過貨幣政策穩(wěn)定預期, 為市場主體創(chuàng)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huán)境。
第三, 作為不斷開放的經濟體, 中國的貨幣政策還要保持內外平衡。
三、中國貨幣政策框架的轉型路徑和實踐經驗
1.中國貨幣政策框架的轉型路徑
第一, 伴隨著我國經濟不斷轉型, 貨幣政策的調控方式在適勢而變。
第二, 伴隨中國經濟不斷轉型, 貨幣政策的目標框架也在不斷轉型。
2.中國貨幣政策的實踐經驗
第一, 貨幣政策的目標調整應由經濟發(fā)展的特定階段決定。
第二, 貨幣政策框架轉型需要兼顧經濟轉型的程度。
四、構建符合高質量發(fā)展階段的貨幣政策新框架
第一, 適應經濟發(fā)展階段轉變的需要, 推動形成符合高質量發(fā)展要求的貨幣政策目標框架。
第二, 推動貨幣政策調控框架轉型, 營造適應經濟轉型升級的貨幣金融環(huán)境。
第三, 貨幣政策目標框架轉型還需要滿足社會制度的要求。
五、結論
第一, 中國貨幣政策的實踐表明, 我國的貨幣政策可以同時實現(xiàn)產出與物價的雙穩(wěn)定。
第二, 與全球經濟“大穩(wěn)健”時期采取的單一通貨膨脹目標制不同, 我國是在貨幣政策多目標制下實現(xiàn)產出與物價雙穩(wěn)定的, 這與中國經濟的轉型程度有很大關系。
第三, 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如何理解當前的貨幣政策[J]. 黃益平. 中國金融. 2019(04)
[2]新時代背景下中國金融體系與國家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J]. 徐忠. 經濟研究. 2018(07)
[3]我國鋼鐵企業(yè)產能過剩的成因及所有制差異分析[J]. 馬紅旗,黃桂田,王韌,申廣軍. 經濟研究. 2018(03)
[4]貨幣政策回顧與展望[J]. 易綱. 中國金融. 2018(03)
[5]貨幣政策框架:理論緣起、演化脈絡與中國挑戰(zhàn)[J]. 張勇,范從來. 學術研究. 2017(11)
[6]財政壓力、產能過剩與供給側改革[J]. 席鵬輝,梁若冰,謝貞發(fā),蘇國燦. 經濟研究. 2017(09)
[7]民間投資增速嚴重下滑與宏觀經濟波動[J]. 劉樹成. 中國工業(yè)經濟. 2016(11)
[8]“中國制造”對全球經濟“大穩(wěn)健”的影響——基于價值鏈的實證檢驗[J]. 楊繼軍,范從來. 中國社會科學. 2015(10)
[9]貨幣政策的發(fā)展、挑戰(zhàn)與前瞻[J]. 張曉慧. 中國金融. 2015(19)
[10]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內外均衡及財政貨幣政策研究[J]. 聞岳春,唐學敏. 武漢金融. 2013(06)
本文編號:29435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943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