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信貸論文 >

中國通貨膨脹結構性變化的財政分權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7-02 22:01

  本文選題:通貨膨脹 + 財政聯(lián)邦主義; 參考:《國際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摘要】:財政政策影響通貨膨脹的機制包括鑄幣稅效應和財富效應,財政制度的結構性變化會影響這兩種機制的相對重要程度。本文首先利用單位根方法識別改革開放后通貨膨脹和財政制度的結構性變化發(fā)生時間,發(fā)現(xiàn)1992年和1993年分別發(fā)生了財政制度和通貨膨脹的結構性變化。這個改變使得分稅制前中央政府主導的鑄幣稅效應發(fā)揮主要作用,分稅制后地方政府主導的財富效應發(fā)揮主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國省際面板數(shù)據(jù)和系統(tǒng)GMM方法分析了不同分權模式下政府財政互動對通貨膨脹機制的影響。結果是:1994年前,地方政府財政盈余增長率越高,中央政府赤字規(guī)模越大,通貨膨脹水平越高;1994年后,地方政府財政盈余增長率越低,中央政府盈余規(guī)模越大,通貨膨脹水平越高。
[Abstract]:The mechanism of fiscal policy influencing inflation includes seigniorage effect and wealth effect.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fiscal system will influenc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se two mechanisms. In this paper, the unit root method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time of structural changes of inflation and fiscal system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fiscal system and inflation occurred in 1992 and 1993, respectively. This change makes the seigniorage effect domina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play a major role, and the wealth effect l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play the main role after the tax divis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government fiscal interaction on inflation mechanism under different decentralization models by using Chinese provincial panel data and systematic GMM method. The result is: before 1994, the higher the growth rat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fiscal surplus, the larg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deficit and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inflation; after 1994, the lower the growth rat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fiscal surplus, the larg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surplus.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inflation.
【作者單位】: 中央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濟學院;清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
【基金】:中央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濟學院211工程3期重點學科建設2010年度科研項目的資助
【分類號】:F822.5;F812.2;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許煜;張棟梁;尚長風;;中國式的財政分權與宏觀經(jīng)濟績效——財政分權的宏觀收益與成本分析[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07年06期

2 尚長風;許煜;王成思;;中國式財政分權與通貨膨脹:機制和影響[J];江蘇社會科學;2008年01期

3 平新喬;;中國地方政府支出規(guī)模的膨脹趨勢[J];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2007年01期

4 樊綱;;改革、調整、增長與摩擦性通貨膨脹[J];經(jīng)濟研究;1989年01期

5 樊綱;;我國通貨膨脹三種主要成因的理論分析[J];經(jīng)濟研究;1990年03期

6 張成思;;通貨膨脹動態(tài)路徑的結構性轉變及其啟示[J];金融研究;2008年03期

7 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課題組;劉興亞;;財政分權與通貨膨脹問題研究[J];金融縱橫;2008年12期

8 劉金全;金春雨;鄭挺國;;我國通貨膨脹率動態(tài)波動路徑的結構性轉變特征與統(tǒng)計檢驗[J];中國管理科學;200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志偉;;美國次貸危機與中國通貨膨脹的聯(lián)動效應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2 李傳喜;;再談物業(yè)稅開征的必要性[J];財會月刊;2009年33期

3 樊綱;我國貨幣供給體制的特征與總需求膨脹[J];財貿經(jīng)濟;1990年08期

4 郭鴻懋;;區(qū)域資源配置中的政府與市場契合點研究[J];城市;2008年12期

5 張衛(wèi)東;廖志濤;;物業(yè)稅改革對地方財政的影響[J];當代經(jīng)濟;2008年06期

6 郭佩霞;;憲政與經(jīng)濟統(tǒng)合視角:政府間財力與事權匹配的實現(xiàn)路徑探析[J];當代財經(jīng);2008年10期

7 李慧中;;穩(wěn)定物價與構建和諧價格環(huán)境——基于新中國60年演進的分析[J];當代財經(jīng);2009年11期

8 李婉;江南;;中國式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財政支出規(guī)模的膨脹——實證檢驗“利維坦”模型在中國的有效性[J];當代財經(jīng);2010年06期

9 余長林;王瑞芳;;論財政分權對中國通貨膨脹的影響[J];當代經(jīng)濟研究;2008年10期

10 蔡衛(wèi)紅;王燕武;;地方政府財政支出效率與影響因素分析——以福建省為例的實證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慧中;胡志平;;新中國60年國家穩(wěn)定物價的政治經(jīng)濟學分析[A];社會主義經(jīng)濟理論研究集萃——紀念新中國建國60周年(2009)[C];2009年

2 曹景林;李建立;;地方政府效率與區(qū)域經(jīng)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基于區(qū)域政府管理競爭力數(shù)據(jù)研究[A];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中國經(jīng)濟論壇論文集(下)[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源;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壓力測試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2 何筱微;我國通貨膨脹過程形成機制和作用機制的計量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趙瑩;中國國有企業(yè)軟預算約束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4 張在茂;財政分權與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閻虎勤;中國經(jīng)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相互關系及其協(xié)調性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6 張營;我國通貨膨脹率波動、不確定性與宏觀經(jīng)濟運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李景f,

本文編號:209105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09105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f38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