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違約風險、盈余質量與銀行信用借款——基于滬深A股市場的經驗研究
本文選題:信用借款 切入點:違約風險 出處:《證券市場導報》2011年02期
【摘要】:本文從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個層面研究了會計信息的銀行債務契約有用性。實證研究發(fā)現,上市公司基于會計信息的違約風險越大,銀行信用借款比例越低;盈余質量越差則會顯著降低違約風險與信用借款之間的關系;而在區(qū)分了長短期信用借款后,上述關系僅存在于短期信用借款之中。進一步研究發(fā)現,銀企關系的好壞會顯著影響長期信用借款的比例。這表明會計信息能降低銀行債務契約決策中的信息不對稱,但其有用性卻受到盈余質量和債務期限的影響。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usefulness of bank debt contract i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rom static and dynamic aspects. 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greater the default risk of listed companies based 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lower the ratio of bank credit borrowing; The worse the surplus quality is, the low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fault risk and credit borrowing is, but afte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long-term and short-term credit loans, the above relationship only exists in short-term credit loa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s and enterprises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roportion of long-term credit borrowing, which indicates tha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an reduce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bank debt contract decisions, but its usefulness is affected by earnings quality and debt maturity.
【作者單位】: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南京審計學院;
【分類號】:F275;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陸正飛;祝繼高;孫便霞;;盈余管理、會計信息與銀行債務契約[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2 羅黨論;唐清泉;;政府控制、銀企關系與企業(yè)擔保行為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3 饒艷超;胡奕明;;銀行信貸中會計信息的使用情況調查與分析[J];會計研究;2005年04期
4 廖秀梅;;會計信息的信貸決策有用性:基于所有權制度制約的研究[J];會計研究;2007年05期
5 姚立杰;夏冬林;;我國銀行能識別借款企業(yè)的盈余質量嗎?[J];審計研究;2009年03期
6 葉志鋒;胡玉明;;盈余管理、債權保護與債務違約率——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證據[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惠平;;利用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控制銀行信貸風險[J];財經界(學術版);2011年03期
2 江金鎖;;審計師規(guī)模與企業(yè)負債融資約束——來自中國上市家族企業(yè)的經驗證據[J];財經問題研究;2010年07期
3 馬暢;;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動機研究綜述[J];財會通訊;2010年18期
4 周鮮華;陳高才;曹斯雯;;上市公司債務契約中優(yōu)先權結構安排的經驗分析[J];財會通訊;2011年03期
5 林芳強;耿成軒;;企業(yè)短期償債能力指標體系的重建[J];財會月刊;2006年14期
6 施麗芳;丁德明;廖飛;;銀行信貸管理中的績效測量與信息激勵研究[J];財貿經濟;2009年07期
7 劉浩;彭一浩;張靜;;誰能獲得“信用貸款”?——貸款性質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研究[J];財貿經濟;2010年07期
8 王曉梅;;合并-母公司報表盈余信息決策有用性研究評述[J];當代財經;2010年05期
9 張愛民;趙俊玲;;提高上市公司會計透明度——公司治理視角的考察[J];當代經濟(下半月);2007年12期
10 陳利軍;;審計意見對銀行信貸決策中的價值——基于債務資本研究的角度[J];改革與開放;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龔翔;;中國證券市場會計與財務問題實證研究:十年綜述[A];資本市場會計研究——第八屆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毛淑珍;樂國林;;信任程度、法律保護與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第八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徐玉德;洪金明;;制度環(huán)境、信息披露質量與銀行債務融資約束——來自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第八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盧闖;;盈余質量與債務代理成本——兼論會計信息的公司治理作用[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9年學術會議(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徐玉德;洪金明;;制度環(huán)境、信息披露質量與銀行債務融資約束——來自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鄧建平;;銀行關聯、審計意見與債務契約——基于我國民營企業(yè)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洪金明;徐玉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與銀行債務融資約束——來自深市A股的經驗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江金鎖;;審計意見影響上市家族企業(yè)的銀行貸款嗎?[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劉慧鳳;;經濟體系與會計的互動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羅正英;汪文昕;;會計信息質量會影響中小板企業(yè)信貸融資可獲性嗎?——基于內部治理結構角度的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長海;企業(yè)影響力、會計穩(wěn)健性與資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學;2010年
2 邵紅霞;我國上市公司無形資產價值相關性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3 楊臻黛;審計意見的決策有用性[D];復旦大學;2007年
4 邵平;商業(yè)銀行利益博弈與協調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5 丁庭選;基于公司治理的銀行債務融資契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6 趙瑩;中國國有企業(yè)軟預算約束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7 王松華;經濟轉軌中我國信貸配給雙重性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8 葉志鋒;企業(yè)業(yè)績操縱與銀行債權保護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9 任鵬;轉型經濟條件下我國上市公司關聯擔保研究:融資需求亦或利益攫?[D];復旦大學;2009年
10 蔣基路;特定應計項的盈余管理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建科;公允價值應用對盈余管理的影響[D];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
2 劉行;薪酬契約有效性研究:盈余管理視角[D];新疆財經大學;2010年
3 郭磊;企業(yè)融資租賃的功能優(yōu)勢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郭蓉蓉;負債融資與投資支出關系的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5 連凱;中小企業(yè)融資約束及其對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6 徐立森;盈利能力、信用等級與信貸融資利率[D];蘇州大學;2007年
7 周澤慧;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企業(yè)信用評估的影響[D];天津財經大學;2008年
8 羅占成;國有企業(yè)會計信息質量評價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8年
9 段潔;我國上市銀行貸款質量分析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10 陳文婷;科技型中小企業(yè)信貸融資機制構建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衛(wèi)江;中國銀行體系脆弱性問題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2 黃純純;公司上市、關系貸款與中國銀企關系的重建[J];管理世界;2003年12期
3 林毅夫,劉明興,章奇;政策性負擔與企業(yè)的預算軟約束:來自中國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4 田利輝;;國有產權、預算軟約束和中國上市公司杠桿治理[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5 孫錚;李增泉;王景斌;;所有權性質、會計信息與債務契約——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6 戴璐;湯谷良;;長期“雙高”現象之謎:債務融資、制度環(huán)境與大股東特征的影響——基于上?萍寂c東盛科技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7 陸正飛;祝繼高;孫便霞;;盈余管理、會計信息與銀行債務契約[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8 陳小悅,肖星,過曉艷;配股權與上市公司利潤操縱[J];經濟研究;2000年01期
9 林毅夫,李永軍;中小金融機構發(fā)展與中小企業(yè)融資[J];經濟研究;2001年01期
10 劉芍佳,孫霈,劉乃全;終極產權論、股權結構及公司績效[J];經濟研究;2003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伍軍;國有商業(yè)銀行債權保護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2 肖洪廣;國有商業(yè)銀行信貸效率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立杰;夏冬林;;我國銀行能識別借款企業(yè)的盈余質量嗎?[J];審計研究;2009年03期
2 徐晶;;行業(yè)競爭對上市公司盈余質量的影響[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10期
3 王躍堂;;中國的資本市場能判斷盈余質量嗎?——對“盈余質量的市場反應”一文的述評[J];中國會計評論;2003年00期
4 呂久琴;;民營化公司盈余質量的下降趨勢分析[J];工業(yè)技術經濟;2010年04期
5 酈玉敏;我國上市公司盈余質量評價的現實方法[J];商業(yè)研究;2005年15期
6 李敬;廖洪;;盈余質量研究:綜述和建議[J];生產力研究;2006年07期
7 趙景文;;公司治理質量與盈余質量——基于中國治理指數(CCGI~(NK))的初步證據[J];南開管理評論;2006年05期
8 季澤;;會計盈余質量的內涵與判定:基于信息觀視角[J];齊魯珠壇;2007年02期
9 唐亮;;盈余質量的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J];經濟視角(下);2008年11期
10 吳德軍;;盈余管理、盈余操縱與盈余質量[J];財會月刊;2009年3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永杰;;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盈余質量對企業(yè)資本成本影響的實證分析[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會計與財務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2 王永杰;;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盈余質量對企業(yè)資本成本影響的實證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貞潔;沈維濤;;盈余質量與我國上市公司投資決策[A];第七屆全國財務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潘陽;王德武;;基于醫(yī)藥、生物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管理層能力與盈余質量相關性研究[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黎明;龔慶云;;信息風險、盈余質量與權益資本成本[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張鐵鑄;周紅;;板塊差異、上市效應與盈余質量研究——來自創(chuàng)業(yè)板和中小板的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余怒濤;陳紅;;公司治理效率、公司治理強度和盈余質量[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鄭慶華;劉亞軍;;基于DKW擴展模型的盈余質量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管理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張曾蓮;謝佳衛(wèi);;盈余質量、財務績效與內部控制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劉志偉;劉旭;鄭國際;;基于IKMV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違約風險管理[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安仲文;回避有違約風險的高收益券種[N];上海證券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高健;亞太企業(yè)潛藏流動性和債券違約風險[N];中國證券報;2010年
3 魯政委 興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美債問題帶來三大啟示[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11年
4 徐以升;央行:房貸違約風險已有抬頭趨勢[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5 ;美巨額商業(yè)不動產違約風險驟增[N];證券時報;2009年
6 馮海寧;房貸違約風險因何而起?[N];市場報;2007年
7 王乃璽;個人房貸:銀行面對違約風險[N];上海證券報;2005年
8 楊晨光;加強職業(yè)指導規(guī)避違約風險[N];中國教育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王康;信用違約風險暴增 GE市值蒸發(fā)八成[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10 王乃璽 ;個人房貸:如何應對違約風險[N];經理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永杰;我國上市公司盈余質量研究:影響因素與經濟后果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2 許蕙心;當保險公司受到政府財務協助情況下,信用違約交換、銀行權益報酬與違約風險之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3 黃苒;基于跳躍行為的中國上市公司股票資產收益和違約風險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汪劉根;含有跳違約風險的常彈性方差模型下的期權定價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5 王福林;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違約風險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6 朱鈞鈞;主權違約風險的評估方法和預警模型[D];復旦大學;2011年
7 汪冬華;我國上市公司行業(yè)分析方法及違約風險預警模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8 楊建林;基于優(yōu)化方法的商業(yè)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9 劉曉華;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與盈余質量[D];暨南大學;2009年
10 仰小鳳;隨機利率下帶違約風險的利率互換定價[D];浙江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亞星;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盈余質量相關性的實證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2 陳姣;新會計準則對公司盈余質量的影響研究[D];南華大學;2010年
3 燕紫;政治聯系對我國民營上市公司盈余質量影響的實證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4 張紅艷;基于治理效率視角的公司治理與盈余質量關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5 劉重陽;我國汽車制造行業(yè)上市公司盈余質量評價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6 朱林;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對企業(yè)盈余質量的影響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7 趙靜;新會計準則對我國上市公司盈余質量的影響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陳明明;公允價值計價與銀行盈余質量關系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9 謝國琳;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對盈余質量影響的實證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10 劉亞軍;基于現金流的盈余質量實證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544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654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