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注冊技術(shù)轉(zhuǎn)移經(jīng)理人培訓”英漢交傳課堂口譯實踐報告
發(fā)布時間:2020-05-20 15:10
【摘要】:本文是一篇關于中國-東盟技術(shù)轉(zhuǎn)移中心舉辦的“國際注冊技術(shù)轉(zhuǎn)移經(jīng)理人培訓”英漢交傳課堂口譯實踐報告。筆者負責本次培訓課程的英漢交替?zhèn)髯g。本次英漢交替?zhèn)髯g實踐報告從紐馬克的交際翻譯理論視角對本次課堂英漢口譯實踐進行分析討論。為了達到順利交際的目的,并符合課堂這一特殊場景的要求,譯員必須在不同的層面進行信息重組和轉(zhuǎn)換,對冗余信息和無意義語句進行合理刪減。交際翻譯注重讀者的理解與回應,即信息傳遞的效果。這要求譯者重新組織語言,讓譯文更加流暢、清晰、易于接受。課堂口譯也有其鮮明的特點:語境的特定性、內(nèi)容的專業(yè)性和交際的多樣性。這些特點要求課堂口譯除了要遵循口譯的忠實和得體的一般性原則,還必須簡潔、靈活、恰當。交際翻譯與課堂口譯對譯者提出了共同的要求,即必須重視聽眾和信息。在口譯過程中,譯員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重新組織語言,達到最佳效果。本篇實踐報告描述了此次課堂口譯的譯前準備、譯中過程和譯后總結(jié);并從紐馬克的交際翻譯視角出發(fā),分析此次課堂口譯實踐案例中的翻譯方法和策略,最后得出結(jié)論:在課堂口譯中,減譯法、結(jié)合法和摘要口譯能夠更符合課堂口譯的需求。本篇報告初步探討了交際翻譯理論在課堂口譯中的應用,期待未來更多學者或譯員對此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希望本報告能夠?qū)φn堂口譯譯員有一定啟發(fā)。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319.3
本文編號:2672807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319.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梁林歆;許明武;;基于語料庫的網(wǎng)絡詞匯接受性分析及翻譯策略[J];中國科技翻譯;2015年04期
2 何紅;;課堂口譯特點及譯員基本功培養(yǎng)[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7期
3 吳冰;;交際翻譯與語義翻譯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年15期
4 付晶;王躍洪;;技術(shù)文獻翻譯研究——紐馬克交際翻譯理論的應用[J];中國科技翻譯;2014年04期
5 葉朝成;張建偉;葉靈子;;彼得·紐馬克的交際翻譯和語義翻譯述析[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3年06期
6 樂琴;;課堂口譯的原則[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7 衛(wèi)娜;;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在表達型文本英譯過程中的應用[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8 許鷗;曹傳偉;于灝;鄭慧;;淺析紐馬克的翻譯理論[J];中國校外教育;2011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孔德亞;紐馬克交際翻譯理論在信息型文本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6728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6728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