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垂直驅動的壓電振動送料器結構設計分析與試驗研究
本文選題:垂直驅動 切入點:壓電振動送料器 出處:《電子測試》2015年14期
【摘要】:振動送料器是自動加工和裝配系統(tǒng)中的一種供料裝置,由于其整列定向性能優(yōu)良,供料效率高,通用性好,因而廣泛應用于裝配、加工、包裝等各種自動上料工序。為了實現(xiàn)對輕、薄、小產品的平穩(wěn)輸送,筆者分析了基于系統(tǒng)共振方法的新型垂直驅動壓電振動送料器,介紹了該種雙晶片驅動式振動送料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動力學模型,獲得了系統(tǒng)固有頻率表達式,通過樣機制作和實驗測試得到了系統(tǒng)固有頻率以及振幅與輸送速度的關系。
[Abstract]:Vibration feeder is a kind of feeding device in automatic machining and assembly system. It is widely used in assembly and processing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integrated orientation, high feed efficiency and good versatilit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mooth transportation of light, thin and small products, the author analyzed a new vertical driven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feeder based on the system resonance metho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bimorph driven vibratory feeder is introduced, the dynamic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system natural frequency is obta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stem natural frequency and the amplitude and the conveying velocity is obtained by making the prototype and testing the experiment.
【作者單位】: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
【分類號】:TH237.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沈燕虎;蘇江;劉勇;楊志剛;王坤坤;;雙振子垂直驅動式壓電振動送料器的設計[J];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14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焦其偉,崔文會,孫寶元,何承宇;壓電式振動給料器的研制[J];傳感器技術;2001年04期
2 顧平燦;;電磁振動給料器給料速度影響因素的探討[J];機電工程;2008年06期
3 蘇江;;振動送料器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0年07期
4 杜玉明,關志華,吳端,劉久富;壓電式振動給料機的技術反求[J];機械設計;1999年04期
5 祝水琴;賈濤;趙曉云;;電磁振動給料系統(tǒng)的振動仿真分析與研究[J];礦山機械;2009年05期
6 祝水琴;牛鳳蓮;;電磁振動給料系統(tǒng)的動力學仿真分析與研究[J];礦山機械;2009年07期
7 蔡建良;;電磁振動給料系統(tǒng)中物料輸送速度影響因素的仿真分析[J];礦山機械;2010年13期
8 顧平燦;;電磁振動給料器工作點的選擇及調整方法研究[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莉,袁振波,于愛華;網絡化協(xié)同結構設計[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2年12期
2 肖繼軍 ,時彥龍 ,史桂忠;設施農業(yè)的結構設計淺析[J];山東農機;2003年06期
3 季征宇,姚建明,蔡超斌;現(xiàn)代設計大廈的結構設計[J];建筑結構;2004年02期
4 徐智;結構分析的目的、結構模型以及分析與結構設計的關系[J];煤礦現(xiàn)代化;2004年02期
5 王干,趙建忠;蘇州現(xiàn)代物流園大廈結構設計[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工程技術版);2005年02期
6 邵卓民;;發(fā)揚成績 爭取創(chuàng)新——在第四屆結構設計基礎專業(yè)委員會第二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節(jié)錄)[J];水利技術監(jiān)督;2006年02期
7 張萍;李亞明;;外灘中信城結構設計[J];結構工程師;2006年02期
8 單紅寧;;某法院綜合審判庭結構設計[J];山西建筑;2006年22期
9 黃和國;;對某住宅樓結構設計的探究[J];四川建材;2006年06期
10 李勝勇;李爽;;結構設計的四項基本原則[J];科技資訊;2006年2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永杰;尚志誠;;某酒店結構設計的幾點體會[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霍文營;李謙;石雷;崔青;徐杉;趙劍利;趙麗華;;中石化科研及辦公用房結構設計[A];首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3 隋慶海;竇南華;;現(xiàn)代結構設計與施工的創(chuàng)新趨勢[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詹永勤;方渭秦;邱倉虎;;青島國際金融中心結構設計[A];建筑結構高峰論壇——復雜建筑結構彈塑性分析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5 孔江洪;朱光耀;白晶晶;崔青;趙劍利;;萬正·尚都酒店商務辦公綜合體結構設計[A];第四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上)[C];2013年
6 朱寶麟;顧紹義;;無錫醫(yī)療中心結構設計[A];第四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上)[C];2013年
7 金來建;聶威東;張連奎;;北京地壇體育大廈結構設計及改造加固[A];首屆全國既有結構加固改造設計與施工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8 樊力;楊麗;;正確認識結構設計[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4卷)[C];2010年
9 周朝陽;劉建平;;某樓蓋正交梁系設計失誤解析——結構設計教學案例之一[A];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yè)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第十屆全國高校土木工程學院(系)院長(主任)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牟在根;于亞倫;;結構設計的決策方法研究[A];第九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卷[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譚俊;結構設計:避開誤區(qū)方能創(chuàng)造理想空間[N];建筑時報;2007年
2 柯梅麗 張美薇 劉聯(lián)偉 陳之泉 王離;以執(zhí)著精神描繪建筑人生[N];廣東建設報;2008年
3 龔進;中美結構設計的差異[N];建筑時報;2011年
4 陳輝;在結構方案中探索學科進步[N];建筑時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劉關;SK大廈的省錢經[N];中國房地產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陳夢妤;成功預警+結構設計:把地震傷害關進籠子[N];中華建筑報;2013年
7 沈祖炎 王燁華 李元齊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 沈祖炎);結構創(chuàng)新與優(yōu)秀設計(四)[N];中國建設報;2013年
8 韓慶文 王繼川;科技先鋒為創(chuàng)新而求索[N];廣東建設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陳蜜 尤成勇 報道組 陳暉;空間結構設計堪比“水立方”[N];溫州日報;2011年
10 甘立平;家具的藝術美[N];中國物資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岳建如;空間可動結構設計與控制分析[D];浙江大學;2002年
2 周玉石;結構設計的虛擬原型技術與應用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3 崔中;高速磨床結構設計中的優(yōu)化技術及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美卉;服裝內結構設計研究[D];吉林藝術學院;2012年
2 楊璇;女裝結構設計與其審美特征初探[D];北京服裝學院;2013年
3 吳艷華;結構設計與工程造價平衡關系的探索[D];鄭州大學;2007年
4 馮健;爛尾樓工程續(xù)改建的結構設計與實踐[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5 孫雪梅;合體女褲褲襠結構設計與輪廓造型關系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6 趙春旺;特種粉碎機的結構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7 韓笑;冬季防寒服裝的開口結構設計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0年
8 郭衛(wèi)光;數字化裝配結構設計向導的開發(fā)與應用[D];重慶大學;2008年
9 荊海偉;模塊化高方平篩結構設計及其結構動力學分析[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張永明;岸邊集裝箱起重機結構設計專家系統(tǒng)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6875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687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