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避險限度認定標準新論
本文關鍵詞:緊急避險限度認定標準新論
更多相關文章: 緊急避險 限度認定 法益衡量 社會相當性 避險過當
【摘要】:在緊急避險限度的認定上,通過社會相當性理論導入,構建法益衡量與社會相當性判斷雙層認定機制,才能根本上解決緊急避險限度認定的合理性問題。就雙層認定機制內部關系而言,法益衡量是基礎,社會相當性判斷是關鍵。在雙層認定機制范疇內,避險行為損害的法益無論大于、等于還是小于保護的法益,只要其造成了不適當損害,在其所屬的具體社會范圍內缺乏通常性和必要性,且從整體法秩序立場看,也不具有規(guī)范價值上的適當性,便屬于超過了必要限度要求,成立避險過當。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檢察院;
【關鍵詞】: 緊急避險 限度認定 法益衡量 社會相當性 避險過當
【分類號】:D924.3
【正文快照】: (1.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100000;2.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檢察院,北京100026)一、當前認定緊急避險限度的學說檢討關于緊急避險的限度標準,雖然我國刑法第21條第2款規(guī)定了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對其具體內涵卻未進一步明確,就當前學界而言,通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書琴,陳規(guī)劃;緊急避險在器官移植中的適用問題[J];中國衛(wèi)生法制;2005年03期
2 ;緊急避險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J];當代貴州;2005年21期
3 朱宇;;一起緊急避險案[J];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4期
4 何秀華;;論特殊緊急避險[J];懷化學院學報;2006年10期
5 秦鵬;;“無期望可能性”的緊急避險限度[J];消費導刊;2007年05期
6 羅貴;;淺析緊急避險制度[J];法制與社會;2007年05期
7 謝雄偉;;論緊急避險中危險源的限制[J];中國檢察官;2007年07期
8 張永梅;;緊急避險及避險限度的探討[J];職業(yè);2008年36期
9 喬青;;特定責任人的緊急避險權——基于上!7·17”特大火災的思考[J];河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10 朱媛媛;;如何看待緊急避險的合法化問題[J];法制與社會;2010年2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鄧新剛;殷現(xiàn)民;宋建龍;;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tǒng)設計的技術研究[A];煤礦綜合自動化與機電技術[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重慶市大足縣人民檢察院 羅洪亮邋盧艷;應有條件地允許自招危險構成緊急避險[N];檢察日報;2008年
2 天津市武清區(qū)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孫學文;緊急避險:從脆弱人性角度進行重構[N];檢察日報;2009年
3 同濟大學法學院教授 金澤剛;也說消防隊員的緊急避險權[N];東方早報;2013年
4 記者 馬蘭;躲人釀?chuàng)p失 責任咋界定?[N];濱海時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毛磊;禍雖難躲 險卻可避[N];人民日報;2003年
6 金澤剛;現(xiàn)行緊急避險制度的反思[N];法制日報;2014年
7 付建國;被害人的虛假承諾——一種特殊緊急避險[N];人民法院報;2005年
8 ;正當防衛(wèi)與緊急避險[N];河北日報;2003年
9 賈國強;正當防衛(wèi)與緊急避險的區(qū)別[N];保定日報;2005年
10 上海律師 鄭志;人質被迫殺人豈能無罪?[N];東方早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純杰;緊急避險比較研究[D];貴州大學;2009年
2 馬云彩;緊急避險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3 李辰君;我國刑法緊急避險限度要件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4 樊鴿佳;論刑法中的被脅迫行為[D];河南大學;2015年
5 姜羽輝;緊急避險缺乏損害均衡要件時的新思路[D];華東政法大學;2016年
6 張毅;緊急避險制度若干爭議法律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張菲菲;論緊急避險[D];河南大學;2009年
8 安調珍;論緊急避險的限度條件[D];蘭州大學;2009年
9 孫潔;緊急避險法律性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10 肖敏;緊急避險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7106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710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