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親親相隱”的再認識——關系向度理論的解釋

發(fā)布時間:2021-10-15 19:23
  近十多年來,"親親相隱"在中國人文思想界成為一個爭論的焦點。作者將此論戰(zhàn)引入社會學研究,通過對爭論各方觀點的回顧,認為如果將此議題置于作者自己建立的關系向度理論中,便可以看出,"親親相隱"背后所具有的文化預設是"關系"先于"個人"的假定,而儒家所提倡的五倫及其價值則是從其中的"固定關系"出發(fā)向"約定關系"與"友愛關系"延展的,卻難以達至"松散關系"。由于五倫的運行方向十分確定,造成發(fā)生于其間的道德往往具有結構性的嵌入特征。由此可以解釋為何孔子會認為人應該"親親相隱"。 

【文章來源】: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引子
二、爭論的焦點
三、一個社會學的解釋模型
四、儒家人倫的運行方向
五、“親親相隱”的社會學分析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再議“親親相隱”的腐敗傾向——評郭齊勇主編的《儒家倫理爭鳴集》[J]. 鄧曉芒.  學海. 2007(01)
[2]美德還是腐敗?——析《孟子》中有關舜的兩個案例[J]. 劉清平.  哲學研究. 2002(02)



本文編號:343849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343849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767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