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過度維權行為罪與非罪的認定

發(fā)布時間:2020-11-06 14:06
   過度維權是我國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的一種現(xiàn)象,是指行為人在一定利益遭受侵害后,主動運用自力救濟的,超過了公眾對他人和社會正常秩序的期待限度的行為。我國的過度維權行為具有維權主體的特殊性、維權行為的因果性、維權手段的非法性以及權利主張與損害結(jié)果的不平衡性等特征。在國內(nèi),關于過度維權存在“有罪說”、“無罪說”以及“待定說”三種學說,在域外,德日國家傾向“客觀說”,以客觀上造成的利益損害為定罪基礎,而英美國家逐漸從“極端主觀說”轉(zhuǎn)變?yōu)橹骺陀^相結(jié)合。過度維權行為構成犯罪是因為維權行為本身超出了權利行使的邊界,即便侵權者具有過錯也不能完全免除維權者的責任。司法中認定過度維權行為,應堅持以保護行為人的“財產(chǎn)利益”和“維權自由”為原則,特殊情況下承擔起保護相對人“生產(chǎn)、生活乃至財產(chǎn)等利益”的使命。在過度維權案件處理過程中,應當遵循刑法謙抑性原則,如維權者的手段和索賠數(shù)額均在合理范圍之內(nèi),則不得動用刑法予以規(guī)制,而對于過度維權行為是否需要刑法予以規(guī)制則可以從維權的目的、維權的方式以及索賠的方式三個方面來考慮。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較多的一般是債務過度維權以及消費過度維權,對于債務過度維權應當適度限制,因為很多的債務維權行為都具有有因性,如果情節(jié)不是很嚴重,手段不是很惡劣的一般做出罪處理。而對于消費過度維權,應當嚴格進行控制,完善相關立法,降低消費過度維權的入罪標準。
【學位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D924.3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論文結(jié)構
    四、研究意義
第一章 過度維權行為概述
    第一節(jié) 過度維權行為概念及特征
        一、過度維權主體的特殊性
        二、過度維權行為具有因果性
        三、過度維權手段的非法性
        四、權利主張與損害結(jié)果存在不平衡性
    第二節(jié) 過度維權行為罪與非罪的學說紛爭及評析
        一、過度維權行為罪與非罪的域內(nèi)觀點之爭
        二、過度維權行為罪與非罪的域外考察
        三、“罪與非罪”學說爭議的啟示
第二章 過度維權行為罪與非罪的衡量標準
    第一節(jié) 過度維權行為刑法保護利益之衡量
        一、過度維權行為侵害的法益及其構成犯罪的法理基礎
        二、司法認定中刑法保護利益之衡量
    第二節(jié) 過度維權行為刑法謙抑原則之堅持
        一、過度維權謙抑原則窒礙難行之原因分析
        二、司法認定中刑法謙抑原則之堅持
    第三節(jié) 過度維權行為刑法規(guī)制要素之選擇
        一、維權的目的
        二、維權的方式
        三、索賠的數(shù)額
第三章 類型化過度維權行為罪與非罪的判斷立場
    第一節(jié) 適度限制:債務糾紛中過度維權行為的司法處理
        一、以非法手段實現(xiàn)原始非法債權行為的處理
        二、以非法手段實現(xiàn)衍生債權行為的處理
        三、以非法手段實現(xiàn)精神損害賠償行為的處理
    第二節(jié) 合理擴張:消費糾紛中過度維權行為的司法處理
        一、索要巨額賠償行為的定性
        二、多次索要賠償行為的定性
        三、以曝光為要挾手段行為的定性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興培;;刑民交叉案件中“先刑觀念”的反思與批評[J];法治研究;2014年09期

2 程嘯;;過失相抵與無過錯責任[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3 徐光華;;從典型案件的“同案異判”看過度維權與敲詐勒索罪[J];法學雜志;2013年04期

4 金朝暉;沈家奎;;敲詐勒索罪認定中若干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2年33期

5 孫勇;;正當索賠與敲詐勒索的界限——基于華碩“天價”索賠案的甄別[J];網(wǎng)友世界;2012年17期

6 段釗;;刑游離于犯罪邊緣的過度維權行為——論過度維權行為犯罪化[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2年04期

7 鄔德;;過度維權與敲詐勒索的法律界限[J];法治論壇;2012年01期

8 高翼飛;;索賠還是勒索:民刑分界的模糊地帶——如何區(qū)別消費糾紛中的“維權過度”與敲詐勒索[J];犯罪研究;2011年06期

9 童偉華;;債權行使與財產(chǎn)罪[J];法治研究;2011年10期

10 劉志堅;常治國;李紅洲;;敲詐勒索罪若干實務疑難問題研究[J];中國檢察官;2011年1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永軍;敲詐勒索罪若干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陳陽;敲詐勒索罪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王海廣;敲詐型權利行使行為比較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4 苗玲玲;敲詐勒索罪司法認定中的界限問題[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5 陳績;敲詐勒索罪疑難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87323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87323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9b0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