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海外追逃追贓的法律障礙及解決途徑
本文選題:犯罪所得 + 外逃貪官 ; 參考:《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5年02期
【摘要】:正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大了對職務(wù)犯罪,尤其是貪污賄賂犯罪的打擊力度。外逃貪官及其轉(zhuǎn)移到海外資產(chǎn)的追逃追贓成為我國政府和政法機關(guān)的工作重點。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化,跨國犯罪、跨地區(qū)犯罪、境外出逃等嚴重涉外性犯罪日益嚴重,成為困擾各國的頑癥。如何有效打擊逃竄到海外的犯罪分子,追回其非法轉(zhuǎn)移到他國的犯罪所得,不僅關(guān)系到各國的法律尊
[Abstract]: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China has stepped up its crackdown on crime of duty, especially corruption and bribery. Running corrupt officials and their transfer to overseas assets to pursue stolen good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our government and political and legal organ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 transnational crime, cross-regional crime, flight abroad and other serious foreign sex crim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which has become a persistent problem for all countries. How to effectively crack down on criminals fleeing overseas and recover the proceeds of crime illegally transferred to other countrie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respect of the laws of each country.
【作者單位】: 中央財經(jīng)大學金融法研究所;
【分類號】:D924.39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學成;張健;;我國跨國追繳職務(wù)犯罪所得相關(guān)制度研究[J];當代法學;2007年03期
2 劉德利;;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罪的行為樣態(tài)分析[J];甘肅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3 楊金彪;;贓物罪中犯罪所得物贓物性質(zhì)的喪失[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8年02期
4 楊金彪;;犯罪所得物的替代物贓物性質(zhì)的喪失[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5 ;浙江首次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追究貪官家屬責任[J];中國監(jiān)察;2010年23期
6 張愛如;王保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若干問題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1年36期
7 郭艷媚;;淺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中“明知”的認定——基于一個案例的分析[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8 張麗華;;對“明知犯罪所得贓物”的理解[J];法制與社會;2007年08期
9 孫利;;論“犯罪所得及其產(chǎn)生的收益”[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10 鄭建業(yè);;論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中的“明知”[J];公民與法(法學版);2014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涂丹;;贓物犯罪若干問題研究[A];當代法學論壇(2009年第1輯)[C];2009年
2 羅承艷;;盜竊罪的再思考[A];當代法學論壇(二0一一年第三輯)[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范躍紅邋曾祥生 衛(wèi)明 國榮 德軍;兩案被告人均涉“隱瞞犯罪所得罪”[N];檢察日報;2007年
2 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檢察院 王軍邋向平;“犯罪所得”應理解為含違法行為所得[N];檢察日報;2007年
3 西南政法大學 張理恒;深夜收贓是否構(gòu)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N];檢察日報;2010年
4 記者 周斌;建立境外犯罪所得沒收制度[N];法制日報;2010年
5 江蘇省溧陽市人民檢察院 夏紅芬;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認定的兩個問題[N];檢察日報;2009年
6 張愛如 王保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的若干問題[N];江蘇法制報;2013年
7 楊灼然 危玉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N];戰(zhàn)士報;2008年
8 河北省冀州市人民檢察院 王曉倩邋李增航;對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中“明知”的理解[N];檢察日報;2008年
9 河北省邢臺市橋東區(qū)人民檢察院 鄭健榮;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收益犯罪應有數(shù)額標準[N];檢察日報;2010年
10 李亞博;當前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件分析[N];西部法制報;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臧海峰;論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構(gòu)成要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2 王曉靜;論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郝斌斌;論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4 林媛;論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D];湖南大學;2009年
5 鐘思文;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6 李俊;論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7 閆永;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疑難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14年
8 康寧;論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D];黑龍江大學;2010年
9 黃愷;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10 徐銳;論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客觀要件[D];湘潭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463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194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