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方案異議的訴訟救濟及其限度
本文關鍵詞:分配方案異議的訴訟救濟及其限度
【摘要】:執(zhí)行財產分配方案異議及該異議引起的訴訟是我國司法解釋所確立的對當事人的權利救濟范式,同時規(guī)范和限制分配程序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權的運用,并將程序性異議導入普通審判程序之中。執(zhí)行實踐中分配方案異議權的濫用嚴重和規(guī)制失范,導致執(zhí)行階段不加任何審查、甄別和過濾一律移轉普通審判程序處理,保護當事人的權利的救濟機制發(fā)生錯位。對于分配方案之異議,應該站在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視角,厘清提起財產分配方案異議的性質、類型、主體,以"分配異議"作為訴訟救濟基礎,合理配置相應的救濟資源、救濟渠道和救濟程序。對分配方案中針對參與分配債權是否存在及數(shù)額、清償順位、建設工程款的優(yōu)先性和擔保物權實現(xiàn)裁定載明的優(yōu)先權提出的異議,應該通過執(zhí)行異議之訴的方式予以救濟,其他關于分配方案的異議可以導入執(zhí)行異議程序中,在執(zhí)行程序內部通過異議+復議的路徑予以消解。
【作者單位】: 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
【關鍵詞】: 分配方案異議 實體事項 程序事項 訴訟救濟
【分類號】:D925.1
【正文快照】: 財產分配方案異議是我國司法解釋確立的對多名債權人申請執(zhí)行同一債務人以及申請參與分配程序中當事人的權利救濟方式,〔1〕旨在細化民事訴訟法相關規(guī)定的可操作性,規(guī)范和限制執(zhí)行參與分配程序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并建立相應的轉化通道,將執(zhí)行階段經由形式審查難以認定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楊柳;;比較與借鑒:中德執(zhí)行分配方案異議之訴的制度架構分析[J];法律適用;2011年08期
2 姜濤;;分配表異議的救濟及其完善——以法釋[2008]13號第二十六條為中心[J];法制與社會;2012年25期
3 樓常青;樓晉;;民訴執(zhí)行程序中分配方案異議之訴的運作[J];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廖浩;;執(zhí)行分配方案異議訴訟之解釋論研究——以法律方法為視角[J];研究生法學;2013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陳虹燕;論我國民事執(zhí)行中的參與分配制度[D];廣西民族大學;2013年
2 高曉飛;論我國民事執(zhí)行中參與分配制度的完善[D];遼寧大學;2013年
3 丁向娜;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研究[D];暨南大學;2013年
4 通拉嘎;論我國民事執(zhí)行分配方案異議制度的完善[D];內蒙古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江偉;常廷彬;;論已確認事實的預決力[J];中國法學;2008年03期
2 翁曉斌;論既判力及執(zhí)行力向第三人的擴張[J];浙江社會科學;2003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孫洪義;谷震墀;;論行政不作為的司法救濟[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2 陳彤;;我國行政訴訟類型化之初步探索[J];法制與社會;2011年07期
3 呂曉明;;論我國公民基本權利的訴訟救濟[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4 曹吉鋒;;弱勢群體民事訴訟救濟問題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5 朱孝彥;特殊形態(tài)行政不作為非訴訟救濟的思考[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6 古強;;中小投資者權益受損后的訴訟救濟論[J];南方論刊;2007年05期
7 楊軼琳;;論我國公職權行政訴訟[J];懷化學院學報;2008年08期
8 張麗琴;論反行政壟斷中訴訟救濟的完善[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9 張麗琴;論反行政壟斷中訴訟救濟的完善[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10 郭燕;試述行政不作為及其訴訟救濟[J];社科縱橫;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季先;證券民事賠償正義的纜繩在哪里[N];證券時報;2006年
2 ;市中法出臺20條措施服務保增長[N];本溪日報;2009年
3 記者 吳輝 卓瑪;全國法院5年受理訴前禁令430件[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陳永輝 本報通訊員 惷中林;在新的歷史起點上[N];人民法院報;2007年
5 記者 李洋;加強司法監(jiān)督 建設法治政府[N];甘肅法制報;2007年
6 黑龍江省鶴崗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肖德龍;創(chuàng)建“五型法院”做到“三個必須”[N];黑龍江日報;2005年
7 ;行政訴訟:尷尬與機遇并存[N];社會科學報;2006年
8 馮敬諾;行政救濟制度之完善[N];法制日報;2008年
9 王書林邋通訊員 于克勤 邢蓉;天山實施涉訴信訪新規(guī)則[N];人民法院報;2008年
10 記者 王斗斗;不能僅以改判率衡量審判質量[N];法制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郭克法;生態(tài)損害的訴訟救濟初探[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2 趙文瑜;行政不作為訴訟救濟制度研究[D];山西大學;2006年
3 林嵐;行政不作為訴訟救濟若干問題探討[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4 薛雨;論行政不作為及其法律救濟[D];蘇州大學;2007年
5 陳曉陽;論行政不作為的訴訟救濟[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丁洪廣;行政不作為訴訟救濟問題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7 何文哲;論當事人的民事訴權保護[D];湘潭大學;2005年
8 馬劍梅;行政合同及其訴訟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9 唐運武;論行政不作為的界定及訴訟救濟[D];安徽大學;2004年
10 崔明明;論憲法權利的行政訴訟救濟[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1172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11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