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的公序良俗與社會治理
發(fā)布時間:2021-04-24 20:53
民法典系統(tǒng)整合了新中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guī)范,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yōu)秀法律文化,體現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民法典把"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作為立法目的和宗旨,把公序良俗上升為基本原則,將為穩(wěn)定社會預期、規(guī)范社會秩序、激發(fā)社會活力、培植社會正氣、夯實治理基礎、實現社會善治提供法治保障。
【文章來源】:社會治理. 2020,(07)
【文章頁數】:4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公序良俗原則的功能及其展開[J]. 謝鴻飛. 探索與爭鳴. 2020(05)
[2]論習慣作為民法淵源[J]. 王利明. 法學雜志. 2016(11)
本文編號:3158058
【文章來源】:社會治理. 2020,(07)
【文章頁數】:4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公序良俗原則的功能及其展開[J]. 謝鴻飛. 探索與爭鳴. 2020(05)
[2]論習慣作為民法淵源[J]. 王利明. 法學雜志. 2016(11)
本文編號:31580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3158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