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司法救助法治化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3 11:19
司法救助是保障基本人權(quán)、促進社會和諧、貫徹司法為民、維護司法公信的迫切需要,是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司法救助法治化是健全司法救助體系的基本方向。以國家責任為內(nèi)涵和覆蓋面逐步拓展的外延,是司法救助概念法治化的體現(xiàn)。司法救助功能法治化要求必須堅持其"救急救困"的基本功能,并區(qū)別于社會救助,同時做好與其他制度的銜接。司法救助的協(xié)調(diào)、受理、決定、公開和監(jiān)督機制法治化決定了司法救助程序的法治化。
【文章來源】:人民司法. 2020,(10)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司法救助概念的法治化
(一)司法救助概念的變化:階段漸次演進
(二)司法救助概念的內(nèi)涵:國家責任理論
(三)司法救助概念的外延:不斷豐富發(fā)展
二、司法救助功能的法治化
(一)堅持司法救助“救急救難”功能
(二)司法救助功能有別于社會救助,二者應有效銜接
三、司法救助程序的法治化
(一)司法救助協(xié)調(diào)機制的法治化
(二)司法救助受理機制的法治化
(三)司法救助決定機制的法治化
(四)司法救助公開機制的法治化
(五)司法救助監(jiān)督機制的法治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法治中國背景下國家責任論綱[J]. 陶凱元. 中國法學. 2016(06)
[2]試論人民法院國家司法救助的法治化——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加強和規(guī)范人民法院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見》[J]. 袁鋼. 山東審判. 2016(05)
[3]司法救助法治化:國家責任視角下司法救助制度的應然選擇[J]. 盧衛(wèi)國,李正良. 山東審判. 2016(05)
[4]司法救助及其中國模式——以《關(guān)于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展開[J]. 趙國玲,徐然. 政法論叢. 2014(05)
[5]從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走向國家補償[J]. 熊秋紅. 人民檢察. 2013(21)
本文編號:3047502
【文章來源】:人民司法. 2020,(10)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司法救助概念的法治化
(一)司法救助概念的變化:階段漸次演進
(二)司法救助概念的內(nèi)涵:國家責任理論
(三)司法救助概念的外延:不斷豐富發(fā)展
二、司法救助功能的法治化
(一)堅持司法救助“救急救難”功能
(二)司法救助功能有別于社會救助,二者應有效銜接
三、司法救助程序的法治化
(一)司法救助協(xié)調(diào)機制的法治化
(二)司法救助受理機制的法治化
(三)司法救助決定機制的法治化
(四)司法救助公開機制的法治化
(五)司法救助監(jiān)督機制的法治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法治中國背景下國家責任論綱[J]. 陶凱元. 中國法學. 2016(06)
[2]試論人民法院國家司法救助的法治化——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加強和規(guī)范人民法院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見》[J]. 袁鋼. 山東審判. 2016(05)
[3]司法救助法治化:國家責任視角下司法救助制度的應然選擇[J]. 盧衛(wèi)國,李正良. 山東審判. 2016(05)
[4]司法救助及其中國模式——以《關(guān)于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展開[J]. 趙國玲,徐然. 政法論叢. 2014(05)
[5]從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走向國家補償[J]. 熊秋紅. 人民檢察. 2013(21)
本文編號:30475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30475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