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3 09:34
地方立法作為一個國家立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以下簡稱《立法法》)修訂后,賦予了設區(qū)的市以地方立法權,這樣就為設區(qū)的市自主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我國現已進入一個多元化發(fā)展的社會階段,但社會利益也在分化,利益分層社會現狀的出現使得地方立法中“代議機關立法”“行政機關立法”等原有立法制度的弊端日益突顯。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公民素質的提高,法律意識的增強,社會公眾要求主動參與到立法活動中表達利益訴求的聲音也越來越高。在這樣一個立法發(fā)展的大背景下,中央明確的提出了要順應立法發(fā)展的新趨勢,在社會公眾參與立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盡可能地擴大公眾有序、有效的參與,而這也是對作為我國立法體系新的重要組成部分,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發(fā)展民主立法的新要求。使立法工作由原來官方、封閉的形式向著民主化、公開化的方向發(fā)展,而如何才能穩(wěn)步推進這樣的發(fā)展,正是現階段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工作所要解決的新問題。本文除了引言和結語外,運用了理論、比較、歷史、規(guī)范、系統(tǒng)分析等方法,在正文中共分五個部分對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進行了研究。第一部分采用了...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內涵
(一)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的概念
1、地方立法的概念
2、設區(qū)的市的概念
3、立法中公眾參與的概念
(二)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的價值和意義
1、彌補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能力的短板
2、促進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的民主性
3、提高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的質量
4、防止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的部門保護主義
(三)建立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的可行性
1、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2、社會經濟的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
3、公民參與意識的提高提供了群眾基礎
二、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理論基礎
(一)人民主權理論
(二)參與民主理論
(三)協(xié)商民主理論
三、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現狀分析
(一)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現狀
(二)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1、公眾參與積極性不高
2、公眾獲取信息不充分
3、公眾參與立法活動缺乏可操作性
4、公眾參與民主性不理想
(三)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公眾參與立法理念缺失
2、立法信息公開不充分,公眾參與立法宣傳不到位
3、公眾參與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活動的制度保障不健全
4、在設區(qū)的市人大立法過程中過于倚重地方政府
四、國外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經驗借鑒和啟示
(一)國外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經驗
1、美國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經驗
2、瑞士公眾立法創(chuàng)制權制度的經驗
3、日本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經驗
(二)國外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1、培養(yǎng)公民立法參與意識
2、培育公眾立法參與文化
3、發(fā)揮社會團體在公眾參與立法中的作用
4、發(fā)揮媒體在公眾參與立法中的作用
五、完善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建議
(一)建立開放的立法項目征集制度
(二)建立廣泛的立法信息公開制度
(三)建立多元的立法過程協(xié)商制度
(四)建立公開的立法內容聽證制度
(五)建立常態(tài)化的立法專家論證制度
(六)建立科學的立法評估清理制度
結論
參考文獻
發(fā)表文章目錄
致謝
個人簡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地方立法中部門利益之消解路徑探析[J]. 湯靜.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3(03)
[2]我國地方立法權擴張的政治后果分析[J]. 羅干. 行政與法. 2012(07)
[3]“媒體驅動型”公眾參與的困境[J]. 吳麟. 新聞愛好者. 2010(06)
[4]美國國會的立法聽證[J]. 田良. 中國人大. 2010(03)
[5]公眾參與及其在中國的發(fā)展[J]. 蔡定劍. 團結. 2009(04)
[6]利益組織化、公眾參與和個體權利保障[J]. 王錫鋅. 東方法學. 2008(04)
[7]從政策博弈到立法博弈——關于當代中國立法民主化進程的省察[J]. 許章潤. 政治與法律. 2008(03)
[8]地方立法公眾參與的實質、問題與對策[J]. 饒世權,饒艾. 理論與改革. 2008(01)
[9]西方代議制民主的困境[J]. 王建強. 當代世界. 2007(06)
[10]公民、公民意識與政治文明[J]. 熊淑媛. 理論探索. 2005(05)
本文編號:3434404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內涵
(一)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的概念
1、地方立法的概念
2、設區(qū)的市的概念
3、立法中公眾參與的概念
(二)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的價值和意義
1、彌補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能力的短板
2、促進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的民主性
3、提高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的質量
4、防止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的部門保護主義
(三)建立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的可行性
1、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2、社會經濟的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
3、公民參與意識的提高提供了群眾基礎
二、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理論基礎
(一)人民主權理論
(二)參與民主理論
(三)協(xié)商民主理論
三、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現狀分析
(一)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現狀
(二)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1、公眾參與積極性不高
2、公眾獲取信息不充分
3、公眾參與立法活動缺乏可操作性
4、公眾參與民主性不理想
(三)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公眾參與立法理念缺失
2、立法信息公開不充分,公眾參與立法宣傳不到位
3、公眾參與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活動的制度保障不健全
4、在設區(qū)的市人大立法過程中過于倚重地方政府
四、國外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經驗借鑒和啟示
(一)國外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經驗
1、美國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經驗
2、瑞士公眾立法創(chuàng)制權制度的經驗
3、日本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經驗
(二)國外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1、培養(yǎng)公民立法參與意識
2、培育公眾立法參與文化
3、發(fā)揮社會團體在公眾參與立法中的作用
4、發(fā)揮媒體在公眾參與立法中的作用
五、完善設區(qū)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眾參與制度的建議
(一)建立開放的立法項目征集制度
(二)建立廣泛的立法信息公開制度
(三)建立多元的立法過程協(xié)商制度
(四)建立公開的立法內容聽證制度
(五)建立常態(tài)化的立法專家論證制度
(六)建立科學的立法評估清理制度
結論
參考文獻
發(fā)表文章目錄
致謝
個人簡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地方立法中部門利益之消解路徑探析[J]. 湯靜.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3(03)
[2]我國地方立法權擴張的政治后果分析[J]. 羅干. 行政與法. 2012(07)
[3]“媒體驅動型”公眾參與的困境[J]. 吳麟. 新聞愛好者. 2010(06)
[4]美國國會的立法聽證[J]. 田良. 中國人大. 2010(03)
[5]公眾參與及其在中國的發(fā)展[J]. 蔡定劍. 團結. 2009(04)
[6]利益組織化、公眾參與和個體權利保障[J]. 王錫鋅. 東方法學. 2008(04)
[7]從政策博弈到立法博弈——關于當代中國立法民主化進程的省察[J]. 許章潤. 政治與法律. 2008(03)
[8]地方立法公眾參與的實質、問題與對策[J]. 饒世權,饒艾. 理論與改革. 2008(01)
[9]西方代議制民主的困境[J]. 王建強. 當代世界. 2007(06)
[10]公民、公民意識與政治文明[J]. 熊淑媛. 理論探索. 2005(05)
本文編號:34344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lfsflw/343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