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的情事變更原則適用研究
本文選題:情事變更 + 情事變更原則。 參考:《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適用情事變更原則解決合同糾紛應具備的條件,為法院或仲裁機構處理因情事變更導致合同糾紛提出參考意見。適用情事變更原則要求:情事變更必須發(fā)生合同依法訂立后,合同有效期限內合同關系消滅前,,情事變更必須是客觀事實,其發(fā)生不可歸責于當事人,且當事人不能預料并有不能預料的性質,若繼續(xù)履行原合同導致顯失公平,此時,由當事人主張適用情事變更原則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conditions of applying the principle of circumstance change to solve the contract disput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ourt or the arbitration institution to deal with the contract dispute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requires that the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must occur after the contract has been concluded according to law, and before the contract relationship is destroyed within the valid period of the contract, the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must be an objective fact, and its occurrence cannot be imputed to the parties, And if the parties cannot predict and have an unpredictable nature, if continued performance of the original contract results in a clear loss of fairness, at this time, the parties shall advoc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作者單位】: 河北大學法律系
【分類號】:D92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年合;論我國合同法確立情事變更原則的必要性[J];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3期
2 李旦偉;論我國法律引入“情事變更原則”[J];經濟師;2001年07期
3 鄭跟黨;試論情事變更原則及其適用[J];中外法學;1995年05期
4 于偉;情事變更原則在審理經濟合同糾紛中的適用[J];政法論壇;1993年05期
5 朱呈義,蔡穎雯;也談情事變更原則[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6 鄭跟黨;情事變更原則及其適用[J];經營管理者;1996年01期
7 瞿靜,莊優(yōu)芳;論情事變更原則[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8 張英豪;試論合同法中的情事變更原則[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11期
9 呂建春;論情事變更原則[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10 張志冰,譚甄;淺析情事變更原則[J];人民司法;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照東;郭小東;;我國民法典情事變更立法選擇分析[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上卷)[C];2000年
2 周勇峰;;商品房預售合同若干問題研究[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3 周祝一;;“上訴人”稱謂質疑[A];第三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1年
4 周祝一;;“上訴人”稱謂質疑[A];貴州法學論壇第三屆文集[C];2001年
5 梁凱軍;;試論在現行民事訴訟程序框架基礎上實行簡便審判程序的可行性[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職業(yè)化建設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3年
6 胡愛華;;家庭教育方法的改變是轉變學生個人行為偏差的有效途徑——從小養(yǎng)成了不良行為習慣的個案輔導實例[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7 喬聚祥;岳新民;;指骨骨折誤鑒一例[A];中國法醫(yī)學會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郭兵;徐紅平;崔建華;;談心理測試的質量控制附35例報告[A];江蘇省法院系統(tǒng)第七屆法庭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9 倪同木;;誠信的實證[A];第2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C];2002年
10 余誠;;論沖突法上意思自治之法律限制的晚近發(fā)展——兼及我國立法的完善[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琴;誠實信用與情事變更原則的具體運用[N];江蘇法制報;2005年
2 郭雪平 王英;情事變更原則實務解析[N];中國礦業(yè)報;2011年
3 唐寧;法律應戰(zhàn)“非典”[N];科技日報;2003年
4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劉海濤;論情事變更原則[N];中華建筑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郭士輝 李云超 本報通訊員 朱世貴 實習生 張沛;嚴格適用情事變更 妥善把握裁判尺度[N];人民法院報;2009年
6 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上地法庭 湯民華;“情事變更”“變”在哪兒[N];人民法院報;2011年
7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楊立新;汶川大地震民法問題研究(下)[N];光明日報;2008年
8 高翔;從非典對相關產業(yè)的影響談情事變原則的適用[N];江蘇經濟報;2003年
9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立新;因地震造成違約,承擔多大責任?[N];四川日報;2008年
10 趙麗萍;如何確定本案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N];江蘇經濟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清寶;外資進入中國進行并購引起的風險及法律問題[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2 唐力;民事訴訟構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3 楊運濤;國際貨物多式聯(lián)運法律關系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4 藍冰;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5 王彥;行政訴訟當事人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6 韓紅俊;釋明義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7 駱東平;論性騷擾糾紛的民事訴訟規(guī)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8 施文潑;合同違約責任制度的經濟分析[D];廈門大學;2008年
9 尹麗華;刑事上訴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10 江雪華;個體分析性心理治療的過程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國明;情事變更原則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2 任靜;情事變更原則認定標準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0年
3 熊雪瑩;情事變更原則的適用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4 卜范杰;論情事變更原則[D];內蒙古大學;2011年
5 王少炯;建設施工合同中情事變更原則適用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6 姚忠奎;論情事變更原則[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7 米倩;情事變更原則的適用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8 鄭文杰;論情事變更原則的司法適用[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9 鄭立鈞;論情事變更原則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適用[D];浙江大學;2011年
10 明培堯;淺析情事變更原則在我國的適用[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114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2011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