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信用證的欺詐的防范與救濟
發(fā)布時間:2024-03-26 22:50
近幾年來,在國際貿(mào)易中信用證欺詐事件呈逐年上升趨勢,給國際金融貿(mào)易秩序和當事人帶來極大地損害。該類事件的頻頻發(fā)生,引起了中央高層領導的重視,在立法與司法領域陸續(x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從目前來看,很多制度層次的問題仍亟待改進。因此研究信用證欺詐的防范與救濟方法,對于國際貿(mào)易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信用證的基本知識,包括信用證的性質、作用、特點、信用證中的當事人及其法律關系,信用證的運作機制及存在的法律風險。筆者認為商業(yè)特殊行為說更能詮釋信用證的法律性質。 第二部分研究信用證欺詐的概念、認定標準、發(fā)生原因、存在的形式、造成的危害。筆者認為信用證欺詐不應當包括基礎合同中的欺詐,否則當事人便會以基礎合同的事實尋求對另外一方當事人的抗辯,這樣會動搖信用證制度的基礎。并且任何基礎合同中欺詐都可以歸結為信用證法律關系的欺詐。本文從主觀與客觀兩個方面談到了對信用證欺詐的認定標準,信用證欺詐的發(fā)生其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應當歸結為信用證的獨立抽象性原則。信用證欺詐的形式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分類,為便于研究,本文從手段的角度進行了分類。 第三部分從國際社會、...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信用證概述
一.信用證性質
(一) 要約承諾說(Offer and Acceptance Theory)
(二) 保證說(Guarantee Theory)
(三) 契約說(Contract Theory)
(四) 禁反言說(Estoppel Theory)
(五) 商業(yè)上的特殊行為說(Mercantile Specialty Theory)
二.信用證的作用
三.信用證的特點
四.信用證的當事人及其法律關系
(一) 信用證的當事人
(二) 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
五.信用證的運作機制及存在的法律風險
(一) 信用證的運行規(guī)則
(二) 信用證方式下貿(mào)易雙方及開證行面臨的風險
第二部分 信用證欺詐
一 信用證欺詐的內(nèi)涵
(一) 信用證欺詐的概念
(二) 信用證欺詐的認定標準
(三) 信用證欺詐與不符點交單及信用證不規(guī)范做法的根本區(qū)別
二 信用證欺詐產(chǎn)生的原因
(一) 抽象獨立性原則帶來的弊端
(二) 信用證欺詐的風險小,利潤大
(三) 國際訴訟具有復雜性
(四) 表面相符原則的缺陷
(五) 銀行及國際貿(mào)易人員在信用證知識和經(jīng)驗方面的的欠缺
三 信用證欺詐的形式
(一) 使用偽造、變造的信用證或附隨的單據(jù)、文件
(二) 利用軟條款信用證進行欺詐
(三) 以保函換取倒簽提單、預借提單及清潔提單
(四) 利用信用證本身的特點進行欺詐活動
四.信用證欺詐的危害
(一) 給銀行帶來的巨額資金與信譽損失
(二) 給外貿(mào)企業(yè)和開證擔保企業(yè)帶來巨大風險
(三) 使我國司法機構國際形象受到影響
第三部分 信用證的防范對策
一 國際社會可采取的防范措施
(一) 修改或制定相關立法與國際慣例
(二) 各國設立公司信息的查詢中心
(三) 限制和取消方便旗船
(四) 盡量使用電子提單
二 國家可采取的防范對策
(一) 制定舉報制度
(二) 實現(xiàn)專案偵查
(三) 加強經(jīng)濟制裁
三 當事人可采取的措施
(一) 買方可采取措施
(二) 賣方可采取的措施
四 銀行的防范
(一) 做好對往來銀行的資信調(diào)查及咨詢服務
(二) 嚴格審核進出口單證并加強防范假冒信用證、軟條款信用證
(三) 加強進口信息的管理與負面信息的收集
(四) 銀行與貿(mào)易雙方要相互配合,警惕貿(mào)易中出現(xiàn)的不正,F(xiàn)象
(五) 堅持獨立審單
第四部分 信用證欺詐的救濟
一 信用證欺詐的銀行救濟
(一) 開征行在面臨信用證欺詐時的法律責任
(二) 開證行的拒付權的理論基礎
(三) 開證行拒付權應滿足的條件
二 信用證欺詐的司法救濟-禁付令
(一) 禁付令的涵義性質和分類
(二) 法院禁付令的法律基礎
(三) 頒布禁付令的條件
(四) 頒布禁令的舉證要求
(五) 頒布禁付令的訴訟程序
第五部分 關于信用證欺詐問題的若干建議
一 建立和完善對信用證欺詐的立法
(一) 完善《刑法》關于信用證詐騙罪的規(guī)定
(二) 制定一部系統(tǒng)的信用證法律
(三) 完善我國民事訴訟法關于訴訟保全的規(guī)定
二 健全"止付令"制度
三 加強對信用證案件的指導與加強對法官的培訓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本文編號:3939801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信用證概述
一.信用證性質
(一) 要約承諾說(Offer and Acceptance Theory)
(二) 保證說(Guarantee Theory)
(三) 契約說(Contract Theory)
(四) 禁反言說(Estoppel Theory)
(五) 商業(yè)上的特殊行為說(Mercantile Specialty Theory)
二.信用證的作用
三.信用證的特點
四.信用證的當事人及其法律關系
(一) 信用證的當事人
(二) 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
五.信用證的運作機制及存在的法律風險
(一) 信用證的運行規(guī)則
(二) 信用證方式下貿(mào)易雙方及開證行面臨的風險
第二部分 信用證欺詐
一 信用證欺詐的內(nèi)涵
(一) 信用證欺詐的概念
(二) 信用證欺詐的認定標準
(三) 信用證欺詐與不符點交單及信用證不規(guī)范做法的根本區(qū)別
二 信用證欺詐產(chǎn)生的原因
(一) 抽象獨立性原則帶來的弊端
(二) 信用證欺詐的風險小,利潤大
(三) 國際訴訟具有復雜性
(四) 表面相符原則的缺陷
(五) 銀行及國際貿(mào)易人員在信用證知識和經(jīng)驗方面的的欠缺
三 信用證欺詐的形式
(一) 使用偽造、變造的信用證或附隨的單據(jù)、文件
(二) 利用軟條款信用證進行欺詐
(三) 以保函換取倒簽提單、預借提單及清潔提單
(四) 利用信用證本身的特點進行欺詐活動
四.信用證欺詐的危害
(一) 給銀行帶來的巨額資金與信譽損失
(二) 給外貿(mào)企業(yè)和開證擔保企業(yè)帶來巨大風險
(三) 使我國司法機構國際形象受到影響
第三部分 信用證的防范對策
一 國際社會可采取的防范措施
(一) 修改或制定相關立法與國際慣例
(二) 各國設立公司信息的查詢中心
(三) 限制和取消方便旗船
(四) 盡量使用電子提單
二 國家可采取的防范對策
(一) 制定舉報制度
(二) 實現(xiàn)專案偵查
(三) 加強經(jīng)濟制裁
三 當事人可采取的措施
(一) 買方可采取措施
(二) 賣方可采取的措施
四 銀行的防范
(一) 做好對往來銀行的資信調(diào)查及咨詢服務
(二) 嚴格審核進出口單證并加強防范假冒信用證、軟條款信用證
(三) 加強進口信息的管理與負面信息的收集
(四) 銀行與貿(mào)易雙方要相互配合,警惕貿(mào)易中出現(xiàn)的不正,F(xiàn)象
(五) 堅持獨立審單
第四部分 信用證欺詐的救濟
一 信用證欺詐的銀行救濟
(一) 開征行在面臨信用證欺詐時的法律責任
(二) 開證行的拒付權的理論基礎
(三) 開證行拒付權應滿足的條件
二 信用證欺詐的司法救濟-禁付令
(一) 禁付令的涵義性質和分類
(二) 法院禁付令的法律基礎
(三) 頒布禁付令的條件
(四) 頒布禁令的舉證要求
(五) 頒布禁付令的訴訟程序
第五部分 關于信用證欺詐問題的若干建議
一 建立和完善對信用證欺詐的立法
(一) 完善《刑法》關于信用證詐騙罪的規(guī)定
(二) 制定一部系統(tǒng)的信用證法律
(三) 完善我國民事訴訟法關于訴訟保全的規(guī)定
二 健全"止付令"制度
三 加強對信用證案件的指導與加強對法官的培訓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本文編號:39398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939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