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標準化體系及紡織服裝標準法規(guī)發(fā)展概況淺析
發(fā)布時間:2021-10-23 01:28
為了推進中國-東盟標準化交流工作,本文聚焦紡織服裝標準法規(guī),分析了東盟區(qū)域紡織服裝貿易情況,研究了東盟國家的標準化管理體系和紡織服裝標準法規(guī)概況,并重點分析了東盟紡織服裝標準法規(guī)發(fā)展趨勢。結論表明,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展紡織服裝標準交流,對于促進中國與東盟的紡織服裝標準互認,促進雙方貿易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文章來源】:標準科學. 2019,(09)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東盟十國2017年紡織產品進口占比情況
加工合作前景[3]。鑒于此,本文針對東盟各國的標準化管理體系及其紡織服裝標準概況進行研究,分析其標準化現(xiàn)狀,并在此基礎上重點分析東盟紡織品標準的發(fā)展趨勢。2東盟各國紡織服裝貿易情況分析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包括中國和東盟十國,是我國同其他國家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qū),也是目前建成的最大自貿區(qū)。2010年是《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全面實施的第一年,當年貿易總額接近30,000億美元。2011年,東盟與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日本,成為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4]。圖1東盟十國2017年紡織產品進口占比情況圖2東盟十國2017年紡織產品出口占比情況以2017年東盟十國紡織服裝進出口情況為例,據(jù)根聯(lián)合國商品貿易庫數(shù)據(jù)[5],對東盟十國的紡織服裝進出口占比情況進行分析。如圖1和圖2所示,東盟十國中紡織服裝進出口量占比最多的國家是越南,可見紡織服裝業(yè)是越南重要的產業(yè)部門,在越南國民經濟中發(fā)揮的作用日益重要,這主要得益于該國數(shù)量眾多且成本較低的勞動力以及跨國紡織服裝企業(yè)在全球產業(yè)鏈的再分配。對比分析圖1和圖2可知,越南在東盟國家中,紡織服裝的出口占比要高于進口占比。而中國作為其紡織服裝出口的主要貿易國家之一,對標中國的標準,保證產品質量符合中國的國家標準要求,對其貿易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3東盟國家標準化管理體系東盟標準與質量協(xié)商委員會(ACCSQ)由東盟各國經濟部長于1992年在菲律賓馬尼拉成立,旨在消除包括標準、質量檢測和技術法規(guī)等形式在內的非關稅壁壘。ACCSQ成員由東盟各個國家標準化及相關部門擔任,分別為:文萊建筑規(guī)劃研究院,柬埔寨工業(yè)標準局,老撾知識產權、標準化和計量局,印度尼西亞國家標準局,馬來西亞標準部,緬甸科學技術部科技研究司,菲律賓產品標準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析東盟技術性貿易措施管理體系及特點[J]. 黃肖林,黃韶恩. 中國標準化. 2018(13)
[2]“一帶一路”背景下東盟技術性貿易措施對中國重點產品出口影響分析及對策研究[J]. 唐夢奇,黃韶恩,李樹慶,歐海英,董英. 中國標準化. 2018(11)
[3]東南亞地區(qū)紡織品技術性貿易措施概況[J]. 陳夫志.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8(03)
[4]東盟紡織品服裝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J]. 林春貴,任春華,謝堂堂,劉彩明. 輕工標準與質量. 2016(04)
[5]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建成后,對我國紡織品出口促進作用分析[J]. 郭燕. 紡織導報. 2016(03)
[6]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物流標準體系建設研究[J]. 吳硯峰. 物流技術. 2013(09)
本文編號:3452205
【文章來源】:標準科學. 2019,(09)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東盟十國2017年紡織產品進口占比情況
加工合作前景[3]。鑒于此,本文針對東盟各國的標準化管理體系及其紡織服裝標準概況進行研究,分析其標準化現(xiàn)狀,并在此基礎上重點分析東盟紡織品標準的發(fā)展趨勢。2東盟各國紡織服裝貿易情況分析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包括中國和東盟十國,是我國同其他國家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qū),也是目前建成的最大自貿區(qū)。2010年是《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全面實施的第一年,當年貿易總額接近30,000億美元。2011年,東盟與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日本,成為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4]。圖1東盟十國2017年紡織產品進口占比情況圖2東盟十國2017年紡織產品出口占比情況以2017年東盟十國紡織服裝進出口情況為例,據(jù)根聯(lián)合國商品貿易庫數(shù)據(jù)[5],對東盟十國的紡織服裝進出口占比情況進行分析。如圖1和圖2所示,東盟十國中紡織服裝進出口量占比最多的國家是越南,可見紡織服裝業(yè)是越南重要的產業(yè)部門,在越南國民經濟中發(fā)揮的作用日益重要,這主要得益于該國數(shù)量眾多且成本較低的勞動力以及跨國紡織服裝企業(yè)在全球產業(yè)鏈的再分配。對比分析圖1和圖2可知,越南在東盟國家中,紡織服裝的出口占比要高于進口占比。而中國作為其紡織服裝出口的主要貿易國家之一,對標中國的標準,保證產品質量符合中國的國家標準要求,對其貿易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3東盟國家標準化管理體系東盟標準與質量協(xié)商委員會(ACCSQ)由東盟各國經濟部長于1992年在菲律賓馬尼拉成立,旨在消除包括標準、質量檢測和技術法規(guī)等形式在內的非關稅壁壘。ACCSQ成員由東盟各個國家標準化及相關部門擔任,分別為:文萊建筑規(guī)劃研究院,柬埔寨工業(yè)標準局,老撾知識產權、標準化和計量局,印度尼西亞國家標準局,馬來西亞標準部,緬甸科學技術部科技研究司,菲律賓產品標準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析東盟技術性貿易措施管理體系及特點[J]. 黃肖林,黃韶恩. 中國標準化. 2018(13)
[2]“一帶一路”背景下東盟技術性貿易措施對中國重點產品出口影響分析及對策研究[J]. 唐夢奇,黃韶恩,李樹慶,歐海英,董英. 中國標準化. 2018(11)
[3]東南亞地區(qū)紡織品技術性貿易措施概況[J]. 陳夫志.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8(03)
[4]東盟紡織品服裝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J]. 林春貴,任春華,謝堂堂,劉彩明. 輕工標準與質量. 2016(04)
[5]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建成后,對我國紡織品出口促進作用分析[J]. 郭燕. 紡織導報. 2016(03)
[6]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物流標準體系建設研究[J]. 吳硯峰. 物流技術. 2013(09)
本文編號:34522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45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