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新一代國際投資協(xié)定中的一般例外規(guī)則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光;;論國際投資仲裁中投資者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平衡[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2 胡曉紅;;中外雙邊投資協(xié)定爭端解決機制模式選擇——以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間BITs為視角[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劉筍;;國際投資與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沖突與協(xié)調(diào)——以晚近區(qū)域性投資條約及相關案例為研究對象[J];現(xiàn)代法學;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季燁;;國際投資條約中投資定義的擴張及其限度[J];北大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2 王軍敏;論合營企業(yè)引進技術的若干策略問題[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3 侯蕾;;論BOT特許協(xié)議的法律性質(zhì)[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2年04期
4 庾國慶 ,齊章安;論國際經(jīng)濟法學的研究對象及其在國際法學中的地位[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3年06期
5 喬興旺;陳德敏;張光兵;;中安油氣資源合作國際法保障研究[J];國際商務(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6 劉正;;中國國際投資協(xié)定的環(huán)境條款評析與完善思考[J];法學雜志;2011年12期
7 楊珊;;論經(jīng)濟全球化與國際經(jīng)濟法的發(fā)展[J];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2010年04期
8 賀艷;;由一起投資仲裁案件引發(fā)的思考[J];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2011年12期
9 董靜宜;;淺析國有化之公共利益原則[J];法制與社會;2006年22期
10 陸修合;;中國企業(yè)“走出去”戰(zhàn)略的法制建設[J];法制與社會;2009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葛壯志;;論WTO體系的多邊投資規(guī)則[A];WTO法與中國論叢(2011年卷)[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薇;國際投資中的社會責任規(guī)則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小霞;國際投資法中的根本安全利益例外條款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3 張宏樂;國際投資協(xié)定中的最惠國條款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4 石儉平;國際條約中的征收條款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5 謝穎升;論股權出資的法律制度[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6 張榆青;國際出口信貸法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7 梁詠;中國投資者海外投資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8 王艷冰;國際投資規(guī)則中的環(huán)境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鑫;ICSID仲裁機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周林峰;論《能源憲章條約》投資仲裁條款及對我國能源合作的影響[D];湘潭大學;2010年
3 吳彥杰;國際石油投資間接征收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周永發(fā);論我國海外投資擔保合格投保人制度的法律構建[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馬軍;雙邊投資條約投資者與東道國爭議解決條款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吳競東;跨國商業(yè)賄賂的法律規(guī)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鄧非非;基于條約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8 侯磊;中外能源管道中的投資爭端解決途徑探析[D];南京大學;2011年
9 黃瓊;國際投資中間接征收的界定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10 董浩;國際投資中的環(huán)境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徐崇利;;“間接征收”之界分:東道國對外資管理的限度[J];福建法學;2008年02期
2 劉筍;;論國際投資仲裁對國家主權的挑戰(zhàn)——兼評美國的應對之策及其啟示[J];法商研究;2008年03期
3 余勁松;詹曉寧;;國際投資協(xié)定的近期發(fā)展及對中國的影響[J];法學家;2006年03期
4 余勁松;梁丹妮;;公平公正待遇的最新發(fā)展動向及我國的對策[J];法學家;2007年06期
5 劉筍;;國際投資仲裁引發(fā)的若干危機及應對之策述評[J];法學研究;2008年06期
,本文編號:25569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556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