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國際法論文 >

論恐怖融資與洗錢、反恐怖融資與反洗錢的主要區(qū)別與政策建議

發(fā)布時間:2018-11-13 13:57
【摘要】:正恐怖組織不僅需要隱瞞、掩飾非法收益的性質(zhì)和來源,而且需要掩蓋、混淆有關(guān)資金流向的恐怖主義目的,使之成為貌似合法的資金流動。因此,恐怖組織和洗錢具有天然聯(lián)系,凡是缺乏有效的反洗錢措施的國家和地區(qū),要么是恐怖資金的主要來源國或中轉(zhuǎn)國,要么自身就存在嚴(yán)重的恐怖活動。洗錢在助長有組
[Abstract]:Positive terrorist organizations not only need to conceal and conceal the nature and source of illegal proceeds, but also need to cover up, to confuse the terrorist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flow of funds, so that they can become seemingly legitimate financial flows. Therefore, there is a natural link between terrorist organization and money launder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at lack effective anti-money laundering measures are either the main source or transit country of terrorist funds, or they have serious terrorist activities themselves. Money-Laundering is promoting organized money laundering
【作者單位】: 復(fù)旦大學(xué)理論經(jīng)濟學(xué)博士后流動站;中國人民銀行上?偛;
【分類號】:D997.9;F831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新平;;武力使用法面臨的困境與挑戰(zhàn)[J];南京政治學(xué)院學(xué)報;2011年03期

2 王君祥;;中國—東盟反恐合作策略探析——兼論“軍事反恐”與“刑事反恐”的差異[J];東南亞研究;2011年03期

3 楊慶寶;;基于STCW78/10公約修正案之船舶保安探討[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年06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鄭雷;;論海上恐怖主義對國際法的挑戰(zhàn)與應(yīng)對[A];2008全國博士生學(xué)術(shù)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經(jīng)濟法、國際環(huán)境法分冊[C];2008年

2 于國旦;蘇明月;徐靜蕾;;觀念上的恐怖主義、國際恐怖主義犯罪和暴力恐怖犯罪——對恐怖主義概念的一些認(rèn)識[A];中國犯罪學(xué)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會議——暨第十一屆學(xué)術(shù)研討會會議論文[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xué)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喬新生;打擊恐怖主義需要一套基礎(chǔ)性法律制度[N];法制日報;2008年

2 張穎軍;打擊恐怖主義的國際法新動向[N];檢察日報;2005年

3 張穎軍;打擊恐怖主義的國際法新動向[N];人民法院報;2005年

4 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xué)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 喬新生;美國“輸出”關(guān)塔那摩囚徒引發(fā)的思考[N];法制日報;2009年

5 趙雯;反恐:全球共同關(guān)心的話題[N];檢察日報;2007年

6 記者 王斗斗 見習(xí)記者 徐偉;恐怖主義犯罪應(yīng)視為可引渡罪行[N];法制日報;2006年

7 趙秉志王秀梅;恐怖主義犯罪及其懲治對策[N];法制日報;2003年

8 陳澤憲;懲治恐怖犯罪不能忽視保障人權(quán)[N];檢察日報;2003年

9 記者 王俊鳴;中國簽署兩大國際公約[N];科技日報;2005年

10 武漢大學(xué)國際法研究所 黃德明 朱路;有關(guān)防止和懲處侵害應(yīng)受國際保護(hù)人員罪行公約介紹[N];人民法院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李漢中;恐怖主義定義及其相關(guān)概念之界定[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欒勇海;反恐怖斗爭的國際法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xué);2008年

2 謝黃云;反恐國際合作法律機制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8年

3 王俊;國際金融反恐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9年

4 吳文良;國際恐怖主義犯罪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7年

5 張勇;論國際恐怖主義犯罪[D];大連海事大學(xué);2007年

6 李霞;恐怖主義犯罪概念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9年

7 陳寶如;防止和懲治國際恐怖活動初探[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3年

8 孟凡一;國際法上關(guān)于反恐兩種法理路徑的比較研究[D];外交學(xué)院;2011年

9 王國飛;恐怖主義犯罪定義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4年

10 趙世人;從美國的“反恐戰(zhàn)爭”看反恐國際法建設(shè)問題[D];外交學(xué)院;2005年

,

本文編號:23293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3293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3f3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