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與投資爭端解決機制創(chuàng)新——亞投行的角色與作用
本文選題:國有企業(yè) 切入點:投資爭端 出處:《南洋問題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一帶一路"戰(zhàn)略正深人推進,投資爭端引發(fā)的矛盾也日益凸顯。面對新形勢,固有投資爭端解決機制存在的弊端已完全暴露,無法滿足"一帶一路"建設的實際要求。同時,亞洲已成為全球直接投資的首選區(qū)域,但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卻出現(xiàn)了大量失敗的投資項目;诖,為妥善解決可能由"一帶一路"項目投資爭端引發(fā)的爭議,應盡快建立以亞投行為主體的投資爭端解決機制。在該機制的實體規(guī)則構建中,需要充分考慮沿線國家的司法體制與環(huán)境,物化命運共同體理念,將沿線區(qū)域內我國國有企業(yè)與東道國之間發(fā)生的投資爭端作為解決突破點,以期增強各方合作信任感,提升國際投資領域的話語權。
[Abstract]:Belt and Road's strategy is advancing deeply, and the contradictions caused by investment disput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Faced with the new situation, the defects of the inherent investment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have been completely exposed and can not meet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of Belt and Road's construction.At the same time, Asia 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region for global direct investment, but China has a large number of failed investment projects in the countries along Belt and Road.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perly resolve the disputes caused by Belt and Road's investment disputes, the investment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with AIIB as the main body should be established as soon as possible.In the construction of substantive rules of this mechanism,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consider the judicial system and environment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materialize the concept of fate community, and take the investment dispute betwee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host country in the region along the rout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With a view to enhancing the trust of all parties to enhance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voice.
【作者單位】: 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
【基金】:安徽財經大學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ACYC2016237)
【分類號】:D996.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曉華,金朝暉,胡東;WTO爭端解決機制的運作及律師的作用[J];中國律師;2000年03期
2 都亳;我國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應對策略[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03期
3 ;“WTO爭端解決機制──規(guī)則、程序與實踐高級研修班”開班儀式在京舉行[J];中國司法;2001年02期
4 倪世雄,成帥華;GATT/WTO爭端解決機制與發(fā)展中國家[J];國際論壇;2001年01期
5 張玉卿;;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的認識[J];中國法律;2002年01期
6 孫艷麗;WTO爭端解決機制探討[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7 孫智慧;論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優(yōu)點及不足[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8 王春婕;論發(fā)展中國家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有效運用[J];當代法學;2002年11期
9 陳立虎;論WTO爭端解決機制適用的協(xié)定、訴訟和主體[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10 王新;WTO爭端解決機制和下一輪談判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律師世界;200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金孝柏;;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程序正義[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八)[C];2009年
2 陳敬;;淺析WTO爭端解決機制與中國的應對[A];WTO法與中國論叢(2009年卷)——《WTO法與中國論壇》暨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徐家力;李舒;;中國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應對[A];WTO法與中國論叢(2012年卷)[C];2011年
4 陳琛;;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爭端解決機制的缺陷與完善[A];當代法學論壇(2011年第4輯)[C];2011年
5 余敏友;;WTO爭端解決機制:成就與問題[A];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二○○七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孫立文;;簡論WTO爭端解決機制作為控制中國對外貿易摩擦的工具[A];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二○○七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余敏友;;論歐共體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政策與實踐[A];中國歐洲學會歐洲法律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周明錢;;淺論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調解[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七)[C];2008年
9 李巧玲;;小議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執(zhí)行爭議程序[A];WTO法與中國論叢(2009年卷)——《WTO法與中國論壇》暨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龔柏華;;入世以來中國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回顧與展望[A];WTO法與中國論叢(2009年卷)——《WTO法與中國論壇》暨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夏廷;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發(fā)展中國家的“特殊待遇”[N];國際商報;2003年
2 馮霞;解讀中國——東盟自貿區(qū)爭端解決機制[N];法制日報;2010年
3 記者 崔鵬;中方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N];人民日報;2011年
4 李小軍;WTO爭端解決機制介評及應對策略[N];福建日報;2002年
5 張衛(wèi);WTO爭端解決機制簡介[N];法制日報;2002年
6 韓立余;對爭端解決機制的再認識[N];國際商報;2003年
7 張曉東;爭端解決機制面臨挑戰(zhàn)[N];國際商報;2003年
8 湯春來;研究WTO爭端解決機制應對未來的貿易糾紛[N];經濟參考報;2001年
9 陳 彬;發(fā)展中的APEC爭端解決機制[N];人民法院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邢夢宇;運用 WTO爭端解決機制中國心態(tài)更成熟[N];中國貿易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權家敏;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選擇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毛燕瓊;WTO爭端解決機制問題與改革[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3 高田甜;WTO爭端解決機制證明負擔規(guī)則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鄭鵬基;網絡交易爭端解決機制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5 呂微平;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正當程序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6 趙恩廣;論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爭端解決機制在WTO框架下的并存及拓展[D];復旦大學;2010年
7 易波;WTO非違法之訴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8 王永杰;WTO補貼爭端解決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9 印輝;WTO環(huán)境規(guī)則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10 韓逸疇;WTO貿易政策靈活性機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鑫磊;論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完善[D];西北大學;2009年
2 向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投資爭端解決機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3 于虹;中國參與WTO爭端解決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4 周丹丹;論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完善[D];黑龍江大學;2008年
5 藍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爭端解決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6 郝耀華;發(fā)展中國家與WTO爭端解決機制研究[D];山西大學;2009年
7 莊偉;發(fā)展中國家參與WTO爭端解決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8 王軼堅;《能源憲章條約》與WTO爭端解決機制管轄重疊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9 徐晟;南共體爭端解決機制初探[D];湘潭大學;2010年
10 胡曉琳;WTO爭端解決機制效率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7094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709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