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孝道對唐朝吏治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8-23 06:14
本文關(guān)鍵詞:儒家孝道對唐朝吏治的影響
【摘要】:傳統(tǒng)孝道作為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養(yǎng)親尊親、傳宗接代、光宗耀祖、慎終追遠、諫諍尊長、卑為尊隱。中國古代官吏在仕途道路上所恪守的孝道也是非常嚴格、具體的。儒家孝道發(fā)展至唐朝已十分完善,被封建統(tǒng)治者進一步“政治化”、“制度化”,,作為治理國家的工具。此時,儒家孝道不再僅僅作為一種思想,而是滲透到唐朝吏治法律中,不僅在思想上強化對官員的孝道教化,而且從吏治制度上加以規(guī)制,具體表現(xiàn)在以孝選拔考察官吏、官員避諱之制、官員丁憂之制、終養(yǎng)之制、頒賜謚號、言諫制度六個方面,對唐朝吏治及官員的仕途之路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當今的官員治理中,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關(guān)鍵詞】:儒家 孝道 移孝于忠 吏治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9;B222;D922.1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1
- 一、 儒家孝道之內(nèi)涵概述11-16
- (一) 養(yǎng)親尊親11-12
- (二) 傳宗接代12
- (三) 繼志述事12-13
- (四) 慎終追遠13-14
- (五) 諫諍尊長14-15
- (六) 卑為尊隱15-16
- 二、 唐代儒家孝道之淵源與現(xiàn)狀16-24
- (一) 唐代之前儒家孝道的發(fā)展演變16-19
- 1、 先秦時期的儒家孝道思想16-18
- 2、 漢、魏晉的“以孝治天下”18-19
- (二) 唐代儒家孝道進一步政治化19-24
- 1、 厘清“忠”與“孝”的關(guān)系20-21
- 2、 將儒家孝道法律化21-24
- 三、 儒家孝道于唐朝吏治之影響24-38
- (一) 以孝選拔、考察官吏24-29
- 1、 以“孝德”作為選官的標準24-27
- 2、 以“孝”黜陟貶遷現(xiàn)職官員27-29
- (二) 官員丁憂之制29-31
- (三) 官員避諱之制31-33
- (四) 終養(yǎng)之制33-35
- (五) 頒賜謚號35-36
- (六) 言諫制度36-38
- 四、 儒家孝道對唐朝吏治影響之評價38-44
- (一) 歷史評價38-40
- 1、 儒家孝道對官員治理的合理因素38-39
- 2、 儒家孝道對吏治的不合理因素39-40
- (二) 現(xiàn)代借鑒40-44
- 五、 結(jié)語44-45
- 參考文獻45-49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49-50
- 后記50-5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單有方;中國古代的避諱制度[J];安陽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2 趙映誠;中國古代諫官制度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3 吳鋒,趙利屏;論傳統(tǒng)孝道的價值和現(xiàn)代轉(zhuǎn)換[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4 梁翠;;論孝道對中國古代官員仕途的影響[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S1期
5 張鵬;;“以法治吏”——試論唐朝前期官治的特點[J];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04期
6 黃修明;;中國古代仕宦官員“丁憂”制度考論[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7 黃修明;;從《唐律疏議》看儒家“孝治”施政的司法實踐及其影響[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8 薛柏成;;論墨家思想對孔子思想的借鑒[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肖龍航;中國傳統(tǒng)孝道及其現(xiàn)代價值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2 谷樹新;中國傳統(tǒng)孝道的確立[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3 詹靈杰;唐代考課制度與吏治關(guān)系[D];安徽大學;2007年
4 陰小寶;唐代避諱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7234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72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