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富勒合法性原則的確立及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05-25 08:03
法律與道德的關(guān)系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道德和法律是否存在必然聯(lián)系?法律存在是否需要道德基礎(chǔ)?法律實施應該堅持自身的權(quán)威還是應該結(jié)合道德的準則?正是圍繞著這些問題,上個世紀中葉,于美國法學家富勒與英國法學家哈特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論戰(zhàn)。在雙方的理論交鋒中,富勒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法律內(nèi)在道德的命題即:法律的八項合法性原則,分別是:一般性原則、公開性原則、非溯及既往性原則、明確性原則、一致性原則、可行性原則、穩(wěn)定性原則、官方行為與法律一致性原則,富勒稱為程序自然法。該理論在西方法學界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正是基于此,本文對其進行了深入的解讀。作者著力以自然法的衰落為起點分析了合法性原則的形成背景。當時二戰(zhàn)結(jié)束不久,人們開始反思法律實證主義在這場浩劫中扮演的負面角色,并尋求自然法的靈光解決理論與實踐中遇到的難題,自然法復興的勢頭強勁,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富勒開始思考法律的道德價值。同時,西方法學界由于現(xiàn)實主義法學對法律規(guī)則與法律事實確定性的徹底否定開始轉(zhuǎn)向以程序為中心的理論建構(gòu),這無疑是導致富勒在程序上審視法律道德性的首要因素。本文還力圖以合法性原則的人性前設(shè)為起點,解析該理論構(gòu)建的邏輯進路,認為富勒遵循了...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獻綜述
第2章 緒論
第3章 合法性原則確立的背景因素分析
3.1 自然法的復興
3.2 西方法學理論的轉(zhuǎn)向
第4章 合法性原則確立的理論進路分析
4.1 合法性原則對人的理解
4.2 法律中蘊涵著預期
4.3 合法性原則的提出
第5章 對合法性原則的定位——作為最終的確立
5.1 合法性原則性質(zhì)之辯
5.2 合法性原則的社會性因素
5.3 合法性原則的自然法實質(zhì)
第6章 合法性原則的價值
6.1 富勒對法律的定義
6.2 拓展形式法治的道德空間
6.3 對中國法治建設(shè)的意義
第7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在學期間所發(fā)表的文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良好社會秩序的孜孜探求者:法學家朗·富勒(之二)[J]. 鄒立君. 社會科學論壇. 2005(12)
[2]法律的內(nèi)在道德:一種通達目的性事業(yè)的觀念(之一)——兼評富勒《法律的道德性》[J]. 鄒立君. 社會科學論壇. 2005(12)
[3]論富勒新自然法學的方法論特征[J]. 陳強. 錦州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3)
[4]程序正義與實體公正的關(guān)聯(lián)及其相對獨立價值[J]. 唐仲清. 學術(shù)探索. 2003(05)
[5]試論道德與法——對富勒相關(guān)理論的一點理解[J]. 方晴. 杭州商學院學報. 2002(05)
[6]程序正義中的道德法則[J]. 劉佳.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02(03)
[7]論法治中的道德因素[J]. 劉一純.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04)
[8]自然法發(fā)展概述[J]. 張成明. 重慶商學院學報. 2001(03)
[9]當代西方法學理論的程序中心特征[J]. 潘佳銘. 開放時代. 2001(06)
[10]西方自然法觀念的諸種特征與本質(zhì)內(nèi)涵[J]. 黃頌. 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 2000(04)
碩士論文
[1]富勒的新自然法學思想研究[D]. 李楠.中國政法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204990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獻綜述
第2章 緒論
第3章 合法性原則確立的背景因素分析
3.1 自然法的復興
3.2 西方法學理論的轉(zhuǎn)向
第4章 合法性原則確立的理論進路分析
4.1 合法性原則對人的理解
4.2 法律中蘊涵著預期
4.3 合法性原則的提出
第5章 對合法性原則的定位——作為最終的確立
5.1 合法性原則性質(zhì)之辯
5.2 合法性原則的社會性因素
5.3 合法性原則的自然法實質(zhì)
第6章 合法性原則的價值
6.1 富勒對法律的定義
6.2 拓展形式法治的道德空間
6.3 對中國法治建設(shè)的意義
第7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在學期間所發(fā)表的文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良好社會秩序的孜孜探求者:法學家朗·富勒(之二)[J]. 鄒立君. 社會科學論壇. 2005(12)
[2]法律的內(nèi)在道德:一種通達目的性事業(yè)的觀念(之一)——兼評富勒《法律的道德性》[J]. 鄒立君. 社會科學論壇. 2005(12)
[3]論富勒新自然法學的方法論特征[J]. 陳強. 錦州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3)
[4]程序正義與實體公正的關(guān)聯(lián)及其相對獨立價值[J]. 唐仲清. 學術(shù)探索. 2003(05)
[5]試論道德與法——對富勒相關(guān)理論的一點理解[J]. 方晴. 杭州商學院學報. 2002(05)
[6]程序正義中的道德法則[J]. 劉佳.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02(03)
[7]論法治中的道德因素[J]. 劉一純.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04)
[8]自然法發(fā)展概述[J]. 張成明. 重慶商學院學報. 2001(03)
[9]當代西方法學理論的程序中心特征[J]. 潘佳銘. 開放時代. 2001(06)
[10]西方自然法觀念的諸種特征與本質(zhì)內(nèi)涵[J]. 黃頌. 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 2000(04)
碩士論文
[1]富勒的新自然法學思想研究[D]. 李楠.中國政法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2049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3204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