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多文化家族支援法》的立法背景及問題研究
本文選題:韓國 + 多文化 ; 參考:《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摘要】:國際化使世界性的人口流動成為了必然的發(fā)展趨勢。一直強調(diào)和主張"單一民族"的韓國也已面臨多文化社會的形成。如何接受多文化社會帶來的經(jīng)濟、社會、文化、法律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變化,如何解決多文化法律和政策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都將對韓國的社會安定及國際地位起著重要的作用。
[Abstract]:Internationalization makes the world population flow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South Korea, which has always emphasized and advocated the "single nation", has also faced the formation of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How to accept the changes in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legal and policy development brought about by multicultural society, and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multicultural laws and policies, Both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uth Korea's social sta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基金】: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一般項目(TJSR12-012)
【分類號】:D931.2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玉柱,師維,李衛(wèi)平;韓國競爭法的立法背景[J];經(jīng)濟經(jīng)緯;1997年05期
2 昭;韓國制定新勞工法案及其意圖[J];當代韓國;1997年02期
3 楊潔;韓國的競爭法律制度[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1997年02期
4 楊潔;韓國的競爭法律制度[J];工商行政管理;1998年05期
5 李小群;韓國科學技術(shù)法律法規(guī)體系概述[J];云南科技管理;1998年03期
6 唐徽 ,加發(fā) ,丁明;韓國老板逃跑風波[J];警察天地;1998年08期
7 楊春福;韓國法治化進程中人權(quán)的法律保護及其啟示[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3年06期
8 曹陽;韓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對知名標識的保護[J];中華商標;2005年01期
9 徐世文;2003年度我國主要貿(mào)易伙伴技術(shù)性壁壘、衛(wèi)生與植物衛(wèi)生措施實施情況回顧(連載一)[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05年01期
10 樸永周;;韓國終身教育立法及啟示[J];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林宗浩;;韓國環(huán)境權(quán)理論與實踐[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金延洙;錢孟珊;;韓國修改工業(yè)產(chǎn)權(quán)相關(guān)法律[A];專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3 羅勝福;;韓國法上不知條款的效力[A];中國律師2004年海商法研討會暨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海商海事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邱秋;;東亞、東南亞地區(qū)的土壤污染防治法[A];環(huán)境法治與建設和諧社會——2007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三冊)[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駐首爾記者 劉復晨;韓國揭開外國基金收購銀行黑幕[N];法制日報;2006年
2 水城;進口手續(xù)有無問題與本案無關(guān)[N];國際商報;2006年
3 李拯宇 干玉蘭;LG起訴海爾侵權(quán)[N];市場報;2006年
4 王耀平;老鼠V.S大象誰吃誰?[N];國際商報;2005年
5 ;銀行賤賣黑幕有望揭開[N];財會信報;2006年
6 記者 車文秋邋通訊員 江錦蓮;一加盟商狀告韓國美伊戀[N];中國知識產(chǎn)權(quán)報;2008年
7 新華社記者 張錦芳;韓國:嫖客被逮住罰款還得蹲大獄[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8 李太薰;韓國刑事司法改革的動向和展望[N];法制日報;2006年
9 鄭錚;韓國擬開通網(wǎng)絡審判[N];中國社會報;2006年
10 胡國斌;如何確定貼現(xiàn)與議付的效力[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宋永華;韓國憲法法院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2 金星均;韓國公司重整制度立法的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方莉;韓國圖書館法制化建設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賀福春;韓國公司治理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3 崔洙源;韓國電子交易中的契約成立[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3年
4 樸真佑;韓國電子署名法與電子認證的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5 吳昌植;韓國刑法上的通奸罪考察[D];清華大學;2004年
6 樸恩惠;韓國傳貰權(quán)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7 裴勇真;韓國船員法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8 劉再學;試論韓國違憲審查制度[D];山東大學;2009年
9 金美蘭;韓國異議股東股份回購請求權(quán)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何贊國;中韓一般地方立法權(quán)比較[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8849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88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