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原則的法律適用評析與重塑
發(fā)布時間:2021-05-31 22:56
比例原則是德國行政法學理論與實踐中的"帝王原則",以其精巧的內(nèi)在邏輯和外化模式漸趨得到我國學人的熱切關(guān)注,業(yè)已成為一項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予以接受。但是,傳統(tǒng)學說多為注重對比例原則內(nèi)容的研習和闡發(fā),卻鮮有文字能夠系統(tǒng)地考察比例原則的司法適用問題。據(jù)此,對比例原則的純學術(shù)探討顯然無法彰顯其重要的制度功效,因而應當積極面向現(xiàn)實問題,著眼于比例原則在司法實踐中的基本現(xiàn)狀、所遇到的理論瓶頸,進而反思比例原則的準入條件,從法學維度重構(gòu)其理想的適用標準,從而充分地發(fā)揮比例原則在司法活動中應當具有的指導作用。
【文章來源】:湖南社會科學. 201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比例原則的基礎(chǔ)內(nèi)涵與價值指向
(一) 比例原則“三階層”的內(nèi)在構(gòu)造
1. 妥當性原則:
2. 必要性原則:
3. 相稱性原則:
(二) 比例原則的司法適用意義
二、比例原則的司法適用現(xiàn)狀及困境
(一) 司法審查準入條件碎片化、零散化
(二) 司法審查強度缺少類型化的區(qū)分標準
(三) 司法審查標準存在的認知誤區(qū)
1. 以道德標準代替比例原則。
2. 以政策標準代替比例原則。
3. 以公眾認同標準代替比例原則。
4. 以客觀規(guī)律標準代替比例原則。
(四) 司法審查技術(shù)僵化
三、完善比例原則在司法適用中的指導作用
(一) 案件準入標準:行政行為明顯不當
(二) 司法審查強度:以不同裁量形態(tài)為依據(jù)
1. 明確區(qū)分事實問題與法律問題。
2. 以行政裁量的技術(shù)標準為依據(jù)。
3. 以行政裁量收縮論為依據(jù)。
4. 以行政活動的緊急狀態(tài)為依據(jù)。
(三) 司法審查標準新視角的提出
1. 審查標準應當符合法治觀念。
2. 審查標準應當符合憲法精神。
(四) 司法審查條件:比例原則階層論的修正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商品房預售合同登記備案的司法審查[J]. 張祺煒,顧建兵. 人民司法(案例). 2017(05)
[2]行政裁量收縮論的形成與展開——以危險防止型行政為中心[J]. 王貴松. 法學家. 2008(04)
[3]論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合理條件[J]. 關(guān)保英. 中國法學. 2000(06)
本文編號:3209133
【文章來源】:湖南社會科學. 201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比例原則的基礎(chǔ)內(nèi)涵與價值指向
(一) 比例原則“三階層”的內(nèi)在構(gòu)造
1. 妥當性原則:
2. 必要性原則:
3. 相稱性原則:
(二) 比例原則的司法適用意義
二、比例原則的司法適用現(xiàn)狀及困境
(一) 司法審查準入條件碎片化、零散化
(二) 司法審查強度缺少類型化的區(qū)分標準
(三) 司法審查標準存在的認知誤區(qū)
1. 以道德標準代替比例原則。
2. 以政策標準代替比例原則。
3. 以公眾認同標準代替比例原則。
4. 以客觀規(guī)律標準代替比例原則。
(四) 司法審查技術(shù)僵化
三、完善比例原則在司法適用中的指導作用
(一) 案件準入標準:行政行為明顯不當
(二) 司法審查強度:以不同裁量形態(tài)為依據(jù)
1. 明確區(qū)分事實問題與法律問題。
2. 以行政裁量的技術(shù)標準為依據(jù)。
3. 以行政裁量收縮論為依據(jù)。
4. 以行政活動的緊急狀態(tài)為依據(jù)。
(三) 司法審查標準新視角的提出
1. 審查標準應當符合法治觀念。
2. 審查標準應當符合憲法精神。
(四) 司法審查條件:比例原則階層論的修正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商品房預售合同登記備案的司法審查[J]. 張祺煒,顧建兵. 人民司法(案例). 2017(05)
[2]行政裁量收縮論的形成與展開——以危險防止型行政為中心[J]. 王貴松. 法學家. 2008(04)
[3]論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合理條件[J]. 關(guān)保英. 中國法學. 2000(06)
本文編號:320913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2091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