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3-30 07:17
本文首次對德國民事訴訟法具體制度展開研究。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關涉訴訟過程中當事人的人性尊嚴保障,體現(xiàn)法治國家原則,是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的核心理念。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是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享有的一項程序基本權利,也是憲法上的人權保障觀在民事訴訟中的體現(xiàn),旨在保障當事人的訴訟主體地位。本文對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展開了全景式、體系化研究,涵蓋了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的意涵、歷史、理論基礎、主體、內(nèi)容、限制和救濟,探求法定聽審請求權作為一項程序基本權利和人權保障理念對民事訴訟相關制度供給的指導意義和核心作用。反思我國立法實踐與民事訴訟制度設計,基于我國人權保障的憲法基礎、程序權保障的訴訟理論和司法和諧的法政策,針對我國憲法和民事訴訟法立法缺陷、民事司法實踐的需要以及民事訴訟制度亟待完善的現(xiàn)實,本文提出了在憲法和民事訴訟法上確認法定聽審請求權保障的理念、在民事訴訟各項具體制度中完善法定聽審請求權的構(gòu)想,以期對我國民事訴訟法改革和民事訴訟法理論的完善有所裨益。本文分為三部分,計15萬字。 第一部分是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的歷史與理論基礎。本部分旨在分析法定聽審請求權這一術語在德國法上...
【文章頁數(shù)】:19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背景
(一) 我國民事訴訟法改革的需要
(二) 德國法定聽審請求權立法和研究的新經(jīng)驗
二、論題意義
(一) 理論意義
(二) 論題的實踐意義
三、研究視角和方法
(一) 研究視角
(二) 研究方法
四、本文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 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之歷史與理論基礎
第一章 法定聽審請求權之意涵與歷史
一、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之意涵
(一) 德國法定聽審請求權一般性質(zhì)
(二) 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與其他權利或原則之關系
(三) 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的流變
二、法定聽審請求權之歷史
(一) 法定聽審原則之起源
(二) 法定聽審原則作為程序基本原則之確立
(三) 法定聽審請求權之產(chǎn)生
(四) 德國《基本法》上的法定聽審原則與民事訴訟
第二章 法定聽審請求權之理論基礎
一、法治國理論
(一) 法治國之基本理論
(二) 法治國之憲法化
(三) 法治國家原則作為法定聽審請求權的理論基礎
二、尊重人性尊嚴
(一) 《基本法》之人性尊嚴含義及其哲學觀
(三) 人性尊嚴尊重作為法定聽審請求權之理論基礎
第二部分 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之構(gòu)成
第三章 法定聽審請求權主體
一、德國《基本法》上的法定聽審請求權人
二、訴訟中的法定聽審請求權人
(一) 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人
(二) 實質(zhì)參與人
第四章 法定聽審請求權之基本內(nèi)容
一、知悉權
(一) 訴訟行為論作為知悉權之訴訟法理論
(二) 知悉權的種類
二、陳述權
(一) 陳述權之類型
(二) 陳述權之對象
(三) 陳述權行使之特點、時機、時間及保障
三、審酌請求權
(一) 法院審酌義務之對象與限制
(二) 法院審酌義務之固化
四、突襲性裁判禁止請求權
(一) 釋明義務
(二) 法律討論
第五章 法定聽審請求權之限制——失權
一、失權規(guī)定對法定聽審請求權之合憲性限制
二、誤用失權規(guī)定對法定聽審請求權之侵害
(一) 誤用失權規(guī)定之情形
(二) 誤用失權規(guī)定之判斷標準
第六章 法定聽審請求權之民事救濟程序
一、侵害法定聽審請求權裁判之可治愈性
二、法定聽審請求權侵害之救濟
(一) 本審級
(二) 上訴審級
第三部分 我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實踐之反思
第七章 我國法定聽審請求權立法缺失及成因
一、我國古代法定聽審請求權缺失及成因
(一) 我國古代兩造聽訟與法定聽審請求權保障之辯異
(二) 我國古代法定聽審請求權缺失之原因
二、我國法定聽審請求權立法缺失之現(xiàn)狀與成因
(一) 我國法定聽審請求權立法缺失之現(xiàn)狀
(二) 我國《憲法》上法定聽審請求權缺失及成因
(三) 我國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上法定聽審請求權缺失及成因
第八章 我國確立法定聽審請求權之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我國確立法定聽審請求權之必要性
(一) 我國《憲法》與《民事訴訟法》之立法完善
(二) 司法實踐之現(xiàn)實需要
二、我國確立法定聽審請求權之可行性
(一) 憲法基礎
(二) 實踐先行
(三) “司法和諧”之政策要求
(四) 體系定位
第九章 我國法定聽審請求權實定法化之宏觀構(gòu)想與制度完善
一、《憲法》上法定聽審請求權之立法構(gòu)想
二、民事訴訟法上的法定聽審請求權立法設計
三、我國現(xiàn)行送達制度之檢討與改進
(一) 送達制度之檢討
(二) 我國民事訴訟送達制度之改進建議
四、釋明義務之檢討與改進
(一) 釋明義務之檢討
(二) 釋明義務之改進
五、證據(jù)失權制度之檢討與改進
(一) 證據(jù)失權制度之檢討
(二) 證據(jù)失權制度之改進
六、心證公開制度之檢討與改進
(一) 我國心證公開制度之檢討
(二) 我國心證公開制度之改進
七、當事人申請再審制度之檢討與改進
(一) 當事人申請再審制度之檢討
(二) 當事人申請再審制度之改進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4038394
【文章頁數(shù)】:19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背景
(一) 我國民事訴訟法改革的需要
(二) 德國法定聽審請求權立法和研究的新經(jīng)驗
二、論題意義
(一) 理論意義
(二) 論題的實踐意義
三、研究視角和方法
(一) 研究視角
(二) 研究方法
四、本文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 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之歷史與理論基礎
第一章 法定聽審請求權之意涵與歷史
一、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之意涵
(一) 德國法定聽審請求權一般性質(zhì)
(二) 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與其他權利或原則之關系
(三) 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的流變
二、法定聽審請求權之歷史
(一) 法定聽審原則之起源
(二) 法定聽審原則作為程序基本原則之確立
(三) 法定聽審請求權之產(chǎn)生
(四) 德國《基本法》上的法定聽審原則與民事訴訟
第二章 法定聽審請求權之理論基礎
一、法治國理論
(一) 法治國之基本理論
(二) 法治國之憲法化
(三) 法治國家原則作為法定聽審請求權的理論基礎
二、尊重人性尊嚴
(一) 《基本法》之人性尊嚴含義及其哲學觀
(三) 人性尊嚴尊重作為法定聽審請求權之理論基礎
第二部分 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之構(gòu)成
第三章 法定聽審請求權主體
一、德國《基本法》上的法定聽審請求權人
二、訴訟中的法定聽審請求權人
(一) 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人
(二) 實質(zhì)參與人
第四章 法定聽審請求權之基本內(nèi)容
一、知悉權
(一) 訴訟行為論作為知悉權之訴訟法理論
(二) 知悉權的種類
二、陳述權
(一) 陳述權之類型
(二) 陳述權之對象
(三) 陳述權行使之特點、時機、時間及保障
三、審酌請求權
(一) 法院審酌義務之對象與限制
(二) 法院審酌義務之固化
四、突襲性裁判禁止請求權
(一) 釋明義務
(二) 法律討論
第五章 法定聽審請求權之限制——失權
一、失權規(guī)定對法定聽審請求權之合憲性限制
二、誤用失權規(guī)定對法定聽審請求權之侵害
(一) 誤用失權規(guī)定之情形
(二) 誤用失權規(guī)定之判斷標準
第六章 法定聽審請求權之民事救濟程序
一、侵害法定聽審請求權裁判之可治愈性
二、法定聽審請求權侵害之救濟
(一) 本審級
(二) 上訴審級
第三部分 我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實踐之反思
第七章 我國法定聽審請求權立法缺失及成因
一、我國古代法定聽審請求權缺失及成因
(一) 我國古代兩造聽訟與法定聽審請求權保障之辯異
(二) 我國古代法定聽審請求權缺失之原因
二、我國法定聽審請求權立法缺失之現(xiàn)狀與成因
(一) 我國法定聽審請求權立法缺失之現(xiàn)狀
(二) 我國《憲法》上法定聽審請求權缺失及成因
(三) 我國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上法定聽審請求權缺失及成因
第八章 我國確立法定聽審請求權之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我國確立法定聽審請求權之必要性
(一) 我國《憲法》與《民事訴訟法》之立法完善
(二) 司法實踐之現(xiàn)實需要
二、我國確立法定聽審請求權之可行性
(一) 憲法基礎
(二) 實踐先行
(三) “司法和諧”之政策要求
(四) 體系定位
第九章 我國法定聽審請求權實定法化之宏觀構(gòu)想與制度完善
一、《憲法》上法定聽審請求權之立法構(gòu)想
二、民事訴訟法上的法定聽審請求權立法設計
三、我國現(xiàn)行送達制度之檢討與改進
(一) 送達制度之檢討
(二) 我國民事訴訟送達制度之改進建議
四、釋明義務之檢討與改進
(一) 釋明義務之檢討
(二) 釋明義務之改進
五、證據(jù)失權制度之檢討與改進
(一) 證據(jù)失權制度之檢討
(二) 證據(jù)失權制度之改進
六、心證公開制度之檢討與改進
(一) 我國心證公開制度之檢討
(二) 我國心證公開制度之改進
七、當事人申請再審制度之檢討與改進
(一) 當事人申請再審制度之檢討
(二) 當事人申請再審制度之改進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40383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4038394.html
上一篇:民商事審判中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之適用——以民間借貸糾紛為研究視角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