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醫(yī)家程原仲辨治郁證經驗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3-10-15 18:20
[目的]探析新安醫(yī)家程原仲辨治郁證的經驗。[方法]以《程原仲醫(yī)案》為主要研究內容,結合《內經》、丹溪、河間等名家論著,整理、分析程原仲郁證驗案,歸納、總結其辨治思路及特色。[結果]程氏認為,凡人身之滯而不通,皆為之郁。診法上,程氏四診合參,重視脈診,擅于憑脈辨證。辨證論治方面,程氏認為,諸因皆可生郁,當各求其屬,隨證治之。虛可致郁,郁久易虛,解郁補虛須審察標本,謹守病機,同時重視脾胃中土的樞機作用。治療時,若情志不舒、氣機郁滯,治以開郁養(yǎng)心;若誤用寒涼、血郁邪伏,治以開郁逐邪;若誤用溫補、氣血郁滯,治以行氣開郁。程氏臨證善用古法而不泥古,常有獨創(chuàng)之見,脾胃中土,畏其壅淤,郁則奪之,有硝黃下之,有桂附溫之,亦有平胃散燥之,皆為"土郁奪之"之發(fā)揮。對于兒科患者的辨治,程氏重視氣的生理作用,提出"幼無七情,惟氣滯則諸病生焉",治療則重在調暢氣機。[結論]程氏臨床診治郁證,善從脈證入手,治療上注重調和脾胃中土和全身氣機。整理分析程原仲郁證驗案及其辨治特色,可為現(xiàn)代臨床中此類疾病的治療提供更廣闊的思路。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郁證概述
2 診法
3 辨證論治
3.1 虛可致郁,郁久易虛,解郁補虛
3.1.1 案一
3.1.2 案二
3.1.3 案三
3.2 情志不舒,氣機郁滯,開郁養(yǎng)心
3.2.1 案一
3.2.2 案二
3.2.3 案三
3.3 誤用寒涼,血郁邪伏,開郁逐邪
3.3.1 案一
3.3.2 案二
3.4 誤用溫補,氣血郁滯,行氣開郁
3.4.1 案一
3.4.2 案二
4 臨證心得
4.1 脾胃中土,畏其壅淤,郁則奪之
4.1.1案一
4.1.2 案二
4.2兒科辨治,氣機為主,氣滯則諸病叢生
5 結語
本文編號:3854422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郁證概述
2 診法
3 辨證論治
3.1 虛可致郁,郁久易虛,解郁補虛
3.1.1 案一
3.1.2 案二
3.1.3 案三
3.2 情志不舒,氣機郁滯,開郁養(yǎng)心
3.2.1 案一
3.2.2 案二
3.2.3 案三
3.3 誤用寒涼,血郁邪伏,開郁逐邪
3.3.1 案一
3.3.2 案二
3.4 誤用溫補,氣血郁滯,行氣開郁
3.4.1 案一
3.4.2 案二
4 臨證心得
4.1 脾胃中土,畏其壅淤,郁則奪之
4.1.1案一
4.1.2 案二
4.2兒科辨治,氣機為主,氣滯則諸病叢生
5 結語
本文編號:38544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38544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