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針介入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語言功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0-26 22:17
目的探討微針介入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語言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10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對照組患者給予綜合言語康復訓練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綜合言語康復訓練治療聯(lián)合微針針刺治療,治療2周后評價療效。采用中文版波士頓診斷性失語癥檢查(BDAE)評價患者失語程度。采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漢語標準失語癥檢查(CRRCAE)評價患者語言功能。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療效為91.0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79%(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BDAE分級均明顯提高(P<0.05),且觀察組患者BDAE分級的提高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CRRCAE各項目(聽、復述、說、朗讀、閱讀、抄寫、描寫、聽寫)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腦卒中后失語癥進行微針介入結合康復訓練療效明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失語癥狀,提高患者的語言功能。
【文章來源】:遼寧中醫(yī)雜志. 2020,47(07)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
1.3.1 失語程度評價
1.3.2 語言功能評價
1.4 療效評價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2.2 兩組患者BDAE分級比較
2.3 兩組患者CRRCAE評分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卒中后失語癥語言康復機制和治療研究進展[J]. 劉雪云,柯俊,李坦,韓春艷,方琪.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8(08)
[2]針刺促進脊髓損傷后神經(jīng)功能恢復的機制及相關信號通路的作用[J]. 李華南,張海明,顧兵,原琴琴,閔友江.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7(06)
[3]中國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指南[J]. 張通,趙軍.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 2017 (06)
[4]頭電針配合言語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失語的臨床研究[J]. 楊玲,郭耀光.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7(03)
[5]電針頭針結合失語癥訓練系統(tǒng)治療維吾爾族失語癥患者的效果[J]. 姜迎萍,周益凡,牛文琪,王波,王德偉.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02)
[6]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腦功能連接分析方法研究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進展[J]. 韋宇飛,黃幸,常靜玲.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6(20)
[7]腦卒中失語癥的康復治療進展[J]. 黃芳. 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 2016 (06)
[8]微針系統(tǒng)療法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分析[J]. 李曉峰,孫彥輝,許曉康,張莘,張選平,杜玉茱,賈春生. 中國針灸. 2016(05)
[9]針灸治療失語癥臨床文獻的回顧性分析[J]. 譚潔,張泓,韓國棟,艾坤,鄧石峰. 中國針灸. 2016(04)
[10]頭針治療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系統(tǒng)評價[J]. 熊鍵,廖維靖,劉琦,張喆,郭毅,薛麗.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6(03)
本文編號:3460291
【文章來源】:遼寧中醫(yī)雜志. 2020,47(07)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
1.3.1 失語程度評價
1.3.2 語言功能評價
1.4 療效評價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2.2 兩組患者BDAE分級比較
2.3 兩組患者CRRCAE評分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卒中后失語癥語言康復機制和治療研究進展[J]. 劉雪云,柯俊,李坦,韓春艷,方琪.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8(08)
[2]針刺促進脊髓損傷后神經(jīng)功能恢復的機制及相關信號通路的作用[J]. 李華南,張海明,顧兵,原琴琴,閔友江.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7(06)
[3]中國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指南[J]. 張通,趙軍.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 2017 (06)
[4]頭電針配合言語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失語的臨床研究[J]. 楊玲,郭耀光.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7(03)
[5]電針頭針結合失語癥訓練系統(tǒng)治療維吾爾族失語癥患者的效果[J]. 姜迎萍,周益凡,牛文琪,王波,王德偉.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02)
[6]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腦功能連接分析方法研究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進展[J]. 韋宇飛,黃幸,常靜玲.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6(20)
[7]腦卒中失語癥的康復治療進展[J]. 黃芳. 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 2016 (06)
[8]微針系統(tǒng)療法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分析[J]. 李曉峰,孫彥輝,許曉康,張莘,張選平,杜玉茱,賈春生. 中國針灸. 2016(05)
[9]針灸治療失語癥臨床文獻的回顧性分析[J]. 譚潔,張泓,韓國棟,艾坤,鄧石峰. 中國針灸. 2016(04)
[10]頭針治療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系統(tǒng)評價[J]. 熊鍵,廖維靖,劉琦,張喆,郭毅,薛麗.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6(03)
本文編號:34602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34602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