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葛根湯結合電針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3 11:41
目的:探討麻黃葛根湯結合電針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80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對照組患者口服麻黃葛根湯治療,研究組口服麻黃葛根湯聯(lián)合電針治療。兩組均治療2周。比較兩組治療療效、治療前后腦血流參數、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和血流流變學指標。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38/40)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的80.00%(32/40)(P<0.05);研究組治療后眩暈、頸肩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會適應和總分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后腦血流參數LVA、RVA和BA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后椎-基底動脈血流Vs、Vm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壓機和血沉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麻黃葛根湯結合電針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確切,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腦血流和椎-基底動脈血流量,提高治療療效。
【文章來源】:中醫(yī)藥學報. 2020年09期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病例選擇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1.2.2 中醫(yī)診斷標準
1.2.3 納入標準
1.2.4 排除標準
1.3 研究方法
1.4 指標監(jiān)測
1.4.1 眩暈癥狀積分
1.4.2 療效判定
1.4.3 腦血流速度
1.4.4 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
1.4.5 血流流變學指標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療效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眩暈癥狀積分比較
2.3 兩組治療前后腦血流參數LVA、RVA和BA比較
2.4 兩組治療前后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比較
2.5 兩組治療前后血流流變學指標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針聯(lián)合推拿對氣滯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腦血流參數的影響[J]. 呂桂芬,劉德山. 上海針灸雜志. 2019(05)
[2]頸椎病的發(fā)病及相應影像學表現[J]. 李真真,呂福全. 中華針灸電子雜志. 2019(02)
[3]腹針結合頸椎弧度牽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評價[J]. 李邦偉,胡漢通,狄忠,高宏. 上海針灸雜志. 2019(02)
[4]針刺結合定點正骨復位治療頸椎生理曲度異常臨床研究[J]. 譚汶鍵,馮博聞,吳家民,胥海斌. 針灸臨床雜志. 2019(02)
[5]三聯(lián)療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 周政東,簡聰,周政良. 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 2019(02)
[6]辨證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效果及對血清NSE、血漿NPY水平的影響[J]. 劉少鴻,袁小霞. 四川中醫(yī). 2019(02)
[7]腹針為主治療頸椎病的臨床研究進展[J]. 李斌,張春燕,賈建婷,張慧敏,張連城. 中華針灸電子雜志. 2019(01)
[8]化痰通絡湯聯(lián)合項七針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及對血清SOD、NSE和椎-基底動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王艷俊,羅新明,王少展,劉紅巧.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9(01)
[9]“二點三線”針刀法治療187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 葉肖琳,馬英,沈麗娟,范吉祥,葉新苗.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9(01)
[10]針灸聯(lián)合推拿療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及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沈羽思. 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8(35)
本文編號:2933656
【文章來源】:中醫(yī)藥學報. 2020年09期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病例選擇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1.2.2 中醫(yī)診斷標準
1.2.3 納入標準
1.2.4 排除標準
1.3 研究方法
1.4 指標監(jiān)測
1.4.1 眩暈癥狀積分
1.4.2 療效判定
1.4.3 腦血流速度
1.4.4 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
1.4.5 血流流變學指標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療效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眩暈癥狀積分比較
2.3 兩組治療前后腦血流參數LVA、RVA和BA比較
2.4 兩組治療前后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比較
2.5 兩組治療前后血流流變學指標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針聯(lián)合推拿對氣滯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腦血流參數的影響[J]. 呂桂芬,劉德山. 上海針灸雜志. 2019(05)
[2]頸椎病的發(fā)病及相應影像學表現[J]. 李真真,呂福全. 中華針灸電子雜志. 2019(02)
[3]腹針結合頸椎弧度牽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評價[J]. 李邦偉,胡漢通,狄忠,高宏. 上海針灸雜志. 2019(02)
[4]針刺結合定點正骨復位治療頸椎生理曲度異常臨床研究[J]. 譚汶鍵,馮博聞,吳家民,胥海斌. 針灸臨床雜志. 2019(02)
[5]三聯(lián)療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 周政東,簡聰,周政良. 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 2019(02)
[6]辨證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效果及對血清NSE、血漿NPY水平的影響[J]. 劉少鴻,袁小霞. 四川中醫(yī). 2019(02)
[7]腹針為主治療頸椎病的臨床研究進展[J]. 李斌,張春燕,賈建婷,張慧敏,張連城. 中華針灸電子雜志. 2019(01)
[8]化痰通絡湯聯(lián)合項七針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及對血清SOD、NSE和椎-基底動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王艷俊,羅新明,王少展,劉紅巧.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9(01)
[9]“二點三線”針刀法治療187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 葉肖琳,馬英,沈麗娟,范吉祥,葉新苗.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9(01)
[10]針灸聯(lián)合推拿療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及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沈羽思. 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8(35)
本文編號:29336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29336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