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脾氣虛證
本文關(guān)鍵詞:脾氣虛證,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肺脾氣虛證
脾肺兩臟氣虛,以咳嗽聲低,氣短而喘,吐痰清稀,食少、腹脹、便溏,舌淡苔白滑,脈弱等為常見癥的證候。脾肺氣虛證是脾氣虛同時兼肺氣虛的一種復合證候;蚱庀忍,脾病及肺而造成脾肺氣虛證;或肺氣先虛,肺病及脾而形成肺脾氣虛證。前者臨床表現(xiàn)以脾氣虛為主,而后者則肺氣不足的癥狀較為明顯。脾肺氣虛證主要表現(xiàn)為脾失健運,肺失宣降,水津不布,痰濕阻塞的病變。因是臟腑不足所成的虛證,故多由內(nèi)傷所致。
肺脾氣虛證典型癥狀
短氣,咳喘,語聲低細,少氣懶言,時有自汗畏風,食少便溏,飯后腹脹,或食后即便,,痰多。舌不紅,脈細弱。根據(jù)久咳痰清,息短氣弱,語聲不揚,可辨為肺氣虛;食減腹脹,大便不調(diào),可辨為脾氣虛。脾氣虛與肺氣虛并存,即可辨為肺脾氣虛。
脾肺氣虛證的臨床表現(xiàn)
1、是肺氣虛,則咳喘日久、痰白而稀、胸悶氣短、聲低神疲、自汗、易感冒;
2、是脾氣之不足,則食少、脘脹、便溏、肢困,甚至面浮足腫。舌淡、苔白,脈細弱。
肺脾氣虛證中醫(yī)病機
肺脾氣虛證多因久咳肺虛,氣不布津,肺病日久,及之于脾;或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土,脾病及肺而致脾肺氣虛,脾失健運,肺失宣肅,水津不布,痰濕中阻,肺氣上逆的病變。其病位在脾肺,病性屬虛,或虛實挾雜之證。 中醫(yī)治療肺脾氣虛證以益氣健脾,養(yǎng)肺化痰。
上一頁:溫燥襲肺證
下一頁:腎不納氣證
對你是否有幫助:
與肺脾氣虛證相關(guān)癥侯溫馨提示:感覺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診!肺脾氣虛證等內(nèi)容僅供參考!
【建議或評論】 【推薦給朋友】 【】 【】 【】 【】 【供稿】
歡迎轉(zhuǎn)載本站內(nèi)容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去:百食閣
本文鏈接地址:肺脾氣虛證
本站網(wǎng)址:
Copyright 2009- 百食閣 粵ICP備09199407號
本文關(guān)鍵詞:脾氣虛證,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61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19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