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經絡之謎——論人體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
本文選題:經絡 切入點: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 出處:《前沿科學》2017年01期
【摘要】:中醫(yī)學具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瑰寶,可至今為止一直未受到西方醫(yī)學的承認,原因是中醫(yī)學的核心與基礎——經絡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西方醫(yī)學利用解剖學手段始終未能找到。本文將詳細剖析經絡在解剖學中對應什么組織,氣究竟是什么,經絡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路線、源頭、動力、作用,并討論中醫(yī)學的發(fā)展歷程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 is a treasure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Chinese, but so far has not been recognized in western medicine, the reason is the core and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ridian gas circulation system, western medicine by means of anatomy has not been able to find. In this paper, a detailed analysis of meridian in anatomy corresponds to what, what is the gas, gas circulation system of the meridian line, the source of power, and discusses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CM and the next step.
【作者單位】: One
【分類號】:R2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良月;;經絡的研究[J];醫(yī)學研究通訊;2003年02期
2 俞鼎芬;;《經絡圖解》評述[J];福建中醫(yī)藥;1989年02期
3 姜麗萍;;千古之謎:人體到底有無經絡[J];精品(健康);2007年05期
4 魯衛(wèi);;?傮J談“312”經絡鍛煉法(三)[J];長壽;2009年01期
5 ;Q&a[J];養(yǎng)生大世界(B版);2010年01期
6 岳明;;經絡之謎[J];大科技(科學之謎);2012年09期
7 祝總驤;中老年人的保健與經絡鍛煉(一)[J];健康;1994年07期
8 張向真;了解經絡 主宰健康[J];中國氣功;2000年07期
9 沈志生;《內經》經絡體系的再認識[J];中國針灸;2000年04期
10 鮑新民;經絡生物膜假說[J];中國氣功科學;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振華;符文彬;劉建華;;《內經》經絡診察體系及臨床應用[A];廣東省針灸學會第十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7年
2 馬鐵明;任路;;對經絡和經絡學說概念的認識[A];“針灸診療規(guī)范化研究的思路”學術論文集[C];2008年
3 周逸平;胡玲;汪克明;吳子建;;經絡理論研究的重大戰(zhàn)略與經絡與腦相關研究思路[A];2011中國針灸學會年會論文集(摘要)[C];2011年
4 趙利華;龐文斌;;從宇宙觀到經絡之思考[A];泛中醫(yī)論壇·思考中醫(yī)2006——經典中醫(yī)的特色和優(yōu)勢論文集[C];2006年
5 常西廊;;開刀與接經絡[A];中國針灸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下集)[C];2009年
6 柳百智;;對經絡的認識[A];全國第九次針刀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姜曉華;;經絡深層疏導淺析[A];中國醫(yī)學氣功學會第四屆理事會2010年年會暨醫(yī)學氣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張維波;;砭戒指經絡保健法[A];第二屆全國砭石療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藍現(xiàn)峰;;經絡養(yǎng)生美容療法[A];首屆中國中醫(yī)藥美容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04年
10 李樹德;;經絡理論新探[A];中國醫(yī)學氣功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實習記者 馮雪;經絡之謎破解了嗎[N];北京科技報;2007年
2 北京科技大學 瞿文吉;經絡科學研究進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3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王華;經絡理論研究四方向[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2年
4 方舟子 留美學者,生物化學博士;經絡究竟是什么?[N];經濟觀察報;2007年
5 張克鎮(zhèn);從實體到空間[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6 記者 秦秋;經絡信號容積傳輸學說引關注[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2年
7 美國紐約太平洋中醫(yī)學院 葉菲姆;經絡診察法讓我重識經絡[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3年
8 王 敬;經絡是怎樣被中國人發(fā)現(xiàn)的?[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5年
9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 張維波 黃濤;兩類古典經絡及其與針灸的關系[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10 北京市通州區(qū)第二醫(yī)院 呂金山;針灸應遵循何種經絡理論模式[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丕聞;經絡刮療對膝骨性關節(jié)炎臨床療效觀察與實驗研究[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2 李素云;明清西醫(yī)東漸背景下經絡理論的解讀[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9年
3 馬曉彤;臟腑經絡系統(tǒng)相關規(guī)律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4 劉東明;“根、溜、注、入”理論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5 王軍;人體四肢經穴筋膜基礎的醫(yī)學影像學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6 殷振瑾;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生理功能的《內經》文獻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強;具有自標定功能的經絡檢測儀的研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劉昆侖;經絡段伏針長“線”灌注療法聯(lián)合中藥治療成人Still病經驗總結[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3 嚴睿;多通道經絡定位方法研究及在經絡可視化系統(tǒng)中的應用[D];福州大學;2013年
4 李春艷;經絡相關的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支配和投射特性[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6年
5 孫鵬程;肺癌M.E.A.D.輔助診斷與經絡相關性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6 魏琴;《黃帝內經》經絡病癥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7 馬曉蕾;基于生物體特性的經絡可視化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8 龔燕燕;關于經絡電信號特征提取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9 林睿爽;常年性變應性鼻炎經絡值特點及中醫(yī)體質類型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10 楊葉梅;基于磁定位系統(tǒng)的經絡數(shù)據高速采集[D];福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101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1710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