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針法對貝爾氏麻痹恢復期的增效研究
本文關鍵詞:多種針法對貝爾氏麻痹恢復期的增效研究 出處:《云南中醫(yī)學院》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目的通過治療組(特殊透刺、電針、火針三聯(lián)療法)、對照組(特殊透刺加電針療法)的治療,對兩組貝爾氏麻痹恢復期(病程14-90天,不含第90天)H-B分級為Ⅳ-Ⅴ級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篩選出治療BP恢復期較好的方案,為治療方案的優(yōu)化提供參考。方法收集符合BP恢復期診斷標準的病例60例,采用數(shù)字隨機分組法,治療組:特殊透刺、電針、火針三聯(lián)療法;對照組:特殊透刺加電針療法。以House-Brackmann面神經功能評價分級標準(簡稱H-B分級)的數(shù)值變化和面部損傷程度評分的改進情況,對兩組患者在治療時(收治日)、中(治療10次,20次)、后(治療30次),分別進行療效觀察評定。結果兩組治療30次時,療效比較(以H-B評定法),治療組:治愈22例、顯效8例、有效0例;對照組:治愈13例、顯效15例、有效2例,兩組療效比較P0.05,有顯著性差異,提示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分析:兩組面部評分在治療當天與治療后第10次比較有明顯差異,提示兩種方法均有效。治療第10次、20次治療組與對照組的面部評分比較有顯著差別,提示治療組在對面部損傷程度評分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H-B評分在治療后第10次無顯著性差異,而在在治療第20、30次時才有顯著性差異,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經治療后,面神經的損傷修復需要時間,面部損傷積分評分較為細化,細微的變化在面部損傷積分的變化較H-B分級較早體現(xiàn)出來,而H-B評分較為簡略粗化。經治療后,在第30次時評分,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本研究結果表明特殊透刺、電針、火針三聯(lián)療法優(yōu)于特殊透刺加電針療法組,是治療貝爾氏麻痹恢復期H-B分級嚴重的患者的優(yōu)勢治療方法,對貝爾氏麻痹的預后有積極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中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246.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世恒;康喜訊;宋為明;傅明;毛志強;葉貝華;;貝爾氏麻痹的藥物及手術治療[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任國欣,劉小五;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貝爾氏麻痹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學報;2002年04期
3 鈕玉忠;“金馬散”外敷治療貝爾氏麻痹[J];四川中醫(yī);1993年06期
4 劉芝修,劉榮芝;貝爾氏麻痹的護理[J];安徽中醫(yī)臨床雜志;2000年04期
5 黃雪珍;5例貝爾氏麻痹治療方法比較[J];邯鄲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1期
6 殷秀珍,李蘊華,高景榮;242例貝爾氏麻痹的理療療效總結[J];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1986年01期
7 王麗玲,李春玲,邢建軍,李春艷;新觀點治療貝爾氏麻痹104例[J];吉林中醫(yī)藥;1999年06期
8 高青;張世忠;汪元軍;;46例貝爾氏麻痹面肌功能康復的臨床療效評價[J];遵義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9 張開文;;使用Cromolyn Sodium預防貝爾氏麻痹的神經變性[J];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1982年03期
10 孫國;貝爾氏麻痹患者86例綜合康復治療體會[J];現(xiàn)代康復;1998年1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孔祥一;多種針法對貝爾氏麻痹恢復期的增效研究[D];云南中醫(yī)學院;2016年
2 黃麗君;陽維少陽經取穴法對急性期貝爾氏麻痹的療效對比研究[D];云南中醫(yī)學院;2015年
3 陳先芝;特殊透刺法對恢復期貝爾氏麻痹瘀血證的臨床療效的對比研究[D];云南中醫(yī)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13154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1315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