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誘導PC12細胞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天麻酚性成分對H_2O_2誘導PC12細胞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云南中醫(yī)學院》 2013年
天麻酚性成分對H_2O_2誘導PC12細胞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
文金隆
【摘要】:目的:課題組前期研究證明天麻具有較強的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作用,并提示其作用機制與抗氧化損傷有關,其活性為一組脂溶性酚性成分。本研究以H_2O_2誘導損傷PC12細胞為細胞氧化應激損傷模型,對天麻3個提取物和15份單體成分進行活性篩選,探討天麻酚性成分對細胞氧化應激損傷的保護作用,并初步探討其可能的作用機制。 方法: 1、采用RPMI-1640培養(yǎng)基、含10%FBS和0.4%雙抗的常規(guī)培養(yǎng)條件對PC12細胞進行培養(yǎng)、傳代和凍存,并以MTT法、細胞計數(shù)法和臺盼藍染色計數(shù)法繪制其生長曲線,初步掌握PC12細胞的體外生長增殖特性。 2、采用細胞形態(tài)學觀察和MTT法測定細胞存活率作為評價指標,探討研究用H_2O_2誘導PC12細胞氧化損傷模型的適宜濃度。 3、采用細胞形態(tài)學觀察和MTT法測定細胞存活率作為評價指標,探討研究用依達拉奉對H_2O_2誘導的PC12細胞氧化損傷模型的有效濃度。 4、采用細胞形態(tài)學觀察和MTT法測定細胞存活率作為評價指標,評價天麻3個提取物和15份單體成分對H_2O_2誘導的PC12細胞氧化損傷模型的保護作用。 5、采用DCFH-DA熒光探針法、LDH酶標法、硫代巴比妥酸酶標法和T-SOD羥胺法,評價天麻活性成分對H_2O_2誘導的PC12細胞內(nèi)ROS水平、細胞外LDH活性、LDH泄漏率、細胞內(nèi)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響。 結(jié)果: 1、從MTT法繪制的生長曲線得出,在本實驗室96孔板常規(guī)培養(yǎng)的條件下,PC12細胞數(shù)量以100個/mL接種培養(yǎng)6d未達到平臺期,100000個/mL細胞接種3d即達到平臺期,適宜的細胞接種濃度為6000、8000和10000個/mL細胞,確定選擇8000個/mL細胞的接種濃度在25cm2培養(yǎng)瓶中培養(yǎng),繪制培養(yǎng)瓶培養(yǎng)PC12細胞生長曲線。從細胞計數(shù)法和臺盼藍染色計數(shù)法繪制的生長曲線得出,以8000個/mL的細胞濃度接種在25cm2培養(yǎng)瓶中,培養(yǎng)到第4d長至約90%的覆蓋率,第5d時長滿,隨著細胞數(shù)量的不斷增多、生長空間減少,細胞發(fā)生接觸抑制和密度抑制。 2、40μmol·L~(-1)-80μmol·L~(-1)的H_2O_2可使PC12細胞數(shù)量逐漸減少,多數(shù)細胞突起收回,胞體變圓,部分變圓細胞成團存在,胞體邊緣模糊,折光性減弱,貼壁能力降低;與正常組比較,40μmol·L~(-1)-80μmol·L~(-1)的H_2O_2誘導PC12細胞存活率在18.6%-66.0%的損傷(P0.01),氧化損傷PC12細胞的H_2O_2適宜濃度范圍在40μmol·L~(-1)-80μmol·L~(-1)。 3、依達拉奉在0.918mmol·L~(-1)(160μg·mL~(-1))給藥濃度下對50μmol·L~(-1)H_2O_2誘導PC12細胞損傷的形態(tài)改善最為明顯。細胞存活率檢測結(jié)果:與正常組比較,50μmol·L~(-1)H_2O_2損傷PC12細胞2h后的模型組細胞存活率為26.9%(P0.01);與模型組比較,依達拉奉在給藥濃度達到0.918mmol/L時提高細胞存活率10.9個百分點(P0.01)。 4、天麻3個提取物及15份單體中,天麻EtOAc(20μg·mL~(-1))和8#(80μg·mL~(-1))對50μmol·L~(-1)H_2O_2誘導PC12細胞損傷的形態(tài)改善最為明顯。細胞存活率檢測結(jié)果:與模型組比較,天麻EtOAc(20μg·mL~(-1))和8#(80μg·mL~(-1))分別提高細胞存活率14.7和9.9個百分點(P0.01),1#和6#也提高細胞存活率(P0.05或P0.01),其同濃度結(jié)果重復性差。 5、天麻EtOAc和8#對H_2O_2誘導的PC12細胞內(nèi)ROS水平、細胞外LDH活性、LDH泄漏率、細胞內(nèi)MDA含量和SOD活性測試結(jié)果表明,與模型組比較,天麻EtOAc(80μg·mL~(-1))和8#(40、80μg·mL~(-1))受試物組對細胞產(chǎn)生的熒光強度降低差異明顯(P0.01);天麻EtOAc (20、40、80μg·mL~(-1))受試物組胞外的LDH活性明顯低于模型組(P0.05或P0.01),LDH泄漏率降低差異明顯(P0.05或P0.01),8#(40、80μg·mL~(-1))受試物組胞外LDH活性明顯高于模型組(P0.05或P0.01),提高LDH泄漏率的差異明顯(P0.01);天麻EtOAc(20、40、80μg·mL~(-1))受試物組降低細胞內(nèi)MDA含量的趨勢明顯,其中40μg·mL~(-1)組降低細胞內(nèi)MDA含量的差異明顯(P0.05);天麻EtOAc(20、40μg·mL~(-1))和8#(20、40μg·mL~(-1))受試物組提高細胞內(nèi)的T-SOD活性差異明顯(P0.01),天麻EtOAc和8#的80μg·mL~(-1)給藥組降低細胞內(nèi)T-SOD活性差異明顯(P0.01)。 結(jié)論: 1、在25cm2培養(yǎng)瓶中以8000個/mL(1600個/cm2)細胞懸液接種PC12細胞培養(yǎng)到第4d時的細胞最適宜細胞傳代、接種和凍存,其群體倍增時間介于12h至24h之間。 2、采用40μmol·L~(-1)-80μmol·L~(-1)的H_2O_2損傷PC12細胞2h可復制PC12細胞氧化應激損傷模型。 3、依達拉奉對H_2O_2損傷PC12細胞2h造成氧化應激損傷模型的較佳保護濃度為0.918mmol·L~(-1)(160μg·mL~(-1))。 4、天麻酚性成分8#、1#、6#和天麻EtOAc提取物具有改善氧化損傷PC12細胞的形態(tài),提高模型細胞存活率的作用。 5、天麻EtOAc提取物具有保護H_2O_2損傷后細胞膜的完整性、降低損傷后細胞內(nèi)ROS的水平、提高細胞內(nèi)SOD活性和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的作用;天麻酚性成分8#具有降低H_2O_2損傷后細胞內(nèi)ROS的水平和提高細胞內(nèi)SOD活性的作用,在所設劑量下不是通過保護細胞膜的完整性和降低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發(fā)揮其抗氧化損傷的作用。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中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285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舒桂華;朱玲玲;徐向明;郭錫熔;李述庭;;丹參對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腦皮質(zhì)氧化還原因子-1蛋白和凋亡細胞的影響[J];新生兒科雜志;2005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志平;孫紅斌;;氧自由基與缺血性卒中[J];西南軍醫(yī);2010年03期
2 吳士珍;賈振華;梁俊清;袁國強;李娟;魏聰;;中藥抗缺氧損傷作用的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0年01期
3 張翠英;王雅莉;魏志萍;丁少芳;;腦苷肌肽、復方丹參聯(lián)合應用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青海醫(yī)藥雜志;2007年12期
4 張春霞;胡利民;康立源;劉利萍;郭虹;;腦缺血氧化應激損傷及中藥拮抗作用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7年1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士珍;通心絡對動物缺氧耐受力及血管內(nèi)皮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惠金,周建德,周澤漢,周偉,吳圣楣;新生大鼠腦缺氧缺血損傷模型的制備[J];上海實驗動物科學;1999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靜,唐小卿,胡志蘋,潘淵明,馮鑒強,鐘女奇,余惠旻,陳培熹;姜黃素對MPP~+誘導PC12細胞凋亡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5年03期
2 季清洲,茹柄根;神經(jīng)生長抑制因子在體外可抑制嗜鉻細胞瘤株PC12[J];科學通報;2001年19期
3 魏東,萬琪,孫文萍,李珂,張瑞國;缺血再灌注損傷中PC12細胞胞質(zhì)Ca~(2+)濃度變化和NF-κB的表達[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12期
4 胡建國,富賽里,李瑩,徐曉明,陸佩華;GAP-43干擾RNA表達載體的構(gòu)建與鑒定[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5年06期
5 康靜瓊,阮旭中,王開顏,王偉,張?zhí)K明,朱遂強;c-fos反義寡核苷酸對谷氨酸誘導PC12及海馬神經(jīng)元凋亡的影響[J];卒中與神經(jīng)疾病;2001年04期
6 寧玉萍,李寶芹,謝安木,王玉凱,劉焯霖;parkin基因的表達與PC12細胞凋亡的關系[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04年04期
7 王澤劍,陳紅專,陸陽;人參炔醇對神經(jīng)細胞的營養(yǎng)和保護作用[J];中國藥學雜志;2005年14期
8 張磊;陳秋惠;常明;侯澍;李紅杰;樸燕潔;胡林森;;蛋白酶體抑制劑誘導PC12細胞凋亡作用的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年12期
9 李朝暉;王芬;劉水平;劉艷艷;競花蘭;;過氧化氫誘導PC12細胞損傷的模型的建立[J];法醫(yī)學雜志;2007年03期
10 周進;羅曉光;張朝東;;Transwell培養(yǎng)體系中受損PC12細胞促進骨髓間質(zhì)干細胞向神經(jīng)元樣細胞的轉(zhuǎn)分化(英文)[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年3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小平;劉曉丹;鄧常清;;黃芪總苷和三七總皂苷的有效成分配伍方對PC12細胞氧化損傷模型細胞凋亡和活性氧、線粒體膜電位的影響[A];中南地區(qū)第八屆生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2 張華;晏寧;代政偉;孟濤;晏勇;;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對PC12細胞β-淀粉樣前體蛋白裂解酶1的影響[A];2011全國老年癡呆與衰老相關疾病學術(shù)會議第三屆山東省神經(jīng)內(nèi)科醫(yī)師(學術(shù))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3 洪浩;劉國卿;;燈盞乙素對氧化應激誘導PC12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A];中國藥理學會制藥工業(yè)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4 王媛媛;張琦;彭洋;吳艷娜;宋君秋;劉艷霞;;卡托普利抗高糖誘導的H9c2細胞氧化損傷作用及其作用機制[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一次全國學術(shù)會議?痆C];2011年
5 陸茵;趙萬洲;常在;陳文星;;葡萄籽原花青素抑制致癌物所致細胞氧化和DNA損傷的保護作用[A];2003全國中青年藥理學英文學術(shù)報告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6 張衛(wèi)芳;胡長平;;Selaginellin保護高糖誘導的PC12細胞損傷和凋亡[A];傳承與發(fā)展,,創(chuàng)湖南省生理科學事業(yè)的新高——湖南省生理科學會2011年度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7 王洪彬;王瀟;王海龍;鄧玉林;;PC12細胞重離子輻射生物學效應的比較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A];全國生物醫(yī)藥色譜學術(shù)交流會(2010景德鎮(zhèn))論文集[C];2010年
8 ;自噬改變在錳誘導的PC12細胞毒性中的作用[A];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中青年學者科技論壇暨2011年全國前列腺藥理毒理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鄒莉波;王力華;紀雪飛;楊柏珍;遲天燕;汪毅;魏末;;文冠果殼苷對同型半胱氨酸誘導PC12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A];2011全國老年癡呆與衰老相關疾病學術(shù)會議第三屆山東省神經(jīng)內(nèi)科醫(yī)師(學術(shù))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10 陳雪梅;鄒飛;陳斯?jié)?羅炳德;萬為人;王斌;;Hsp90在細胞氧化應激耐受中的作用[A];中國生理學會第六屆應用生理學委員會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快樂時光;[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2 劉佚;[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3 柴巍中;[N];健康報;2007年
4 ;[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5 邱邱;[N];電腦報;2002年
6 本期專家:阿龍 Bill;[N];電腦報;2003年
7 古維康;[N];健康報;2006年
8 辛冰、孟繁修;[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9 楊簡;[N];北京科技報;2004年
10 劉暢;[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春燕;幾種中藥活性成分對H_2O_2誘導SH-SY5Y細胞氧化損傷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蔣紅;硫酸黏菌素誘導PC12細胞凋亡的機制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3 肖海兵;丙炔苯丙胺對MPP~+誘導的帕金森病PC12細胞模型的保護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肖海兵;丙炔苯丙胺對MPP~+誘導的帕金森病PC12細胞模型的保護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莫鎮(zhèn)濤;β-細辛醚對缺糖缺氧PC12細胞自噬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6 張付;甲基苯丙胺對PC12細胞的毒性損傷、蛋白質(zhì)硝基化、L-257抗損傷等作用的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7 劉炎;Grp75細胞保護效應的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8 郭麗萍;胰島素可抵抗MPP~+誘導的PC12細胞的凋亡及其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9 劉莉;幾種小分子對NGF誘導的PC12細胞軸突生長作用的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2年
10 陸嫻婷;典型有機磷和擬除蟲菊酯對PC12胞毒性的氧化應激機制及對映體選擇性[D];浙江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娟;白藜蘆醇對同型半胱氨酸誘導PC12細胞氧化應激保護作用的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文金隆;天麻酚性成分對H_2O_2誘導PC12細胞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D];云南中醫(yī)學院;2013年
3 朱婷鴿;尿酸減輕6-OHDA介導PC12細胞氧化損傷作用機制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4 劉曉丹;黃芪總苷有效成分和三七總皂苷有效成分配伍抗PC12細胞氧化損傷作用的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5 曹霞飛;白藜蘆醇對甲醛誘導PC12細胞氧化損傷的影響[D];南華大學;2010年
6 王艷;天麻素對脂多糖誘導PC12細胞氧化應激保護作用的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2年
7 張白帆;自噬在酒精致PC12細胞損傷中的保護作用[D];河南大學;2012年
8 周清;Exendin-4對甲基乙二醛誘導的PC12細胞氧化應激的影響[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徐玲;6-氟基丁基苯酞對H_2O_2誘導的PC12細胞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10 王媛媛;卡托普利抗高糖誘導的H9c2細胞氧化損傷作用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天麻酚性成分對H_2O_2誘導PC12細胞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56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12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