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視頻教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發(fā)布時間:2014-07-26 20:57
一、視頻案例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價值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心理視頻案例的內(nèi)容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與心理有關的典型事例,有些還可能是學生身邊發(fā)生的事情。雖然經(jīng)過編輯,但都源于生活,貼近實際,學生對這些案例自然希望得到較為權威的解釋與信任的心理分析,好奇心與內(nèi)驅力必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視頻案例本身是集聲音、形象、動畫、顏色和文字等于一身的結合體,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交叉運用,這比起傳統(tǒng)借助聽覺和感悟的文本案例獲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2.為學生提供真實生動的學習情景
教師呈現(xiàn)文本案例時形式單一,要么通過自己的講述(聲音),要么通過文字(案例文本)這兩種形式進行。而視頻案例提供的材料卻非常豐富,包含聲音、圖像、動畫、色彩等多種形式,具有空間的、動態(tài)的、情景化的、可視化的特點,給人以生動、真實、立體的感覺。此外,視頻案例本身的真實性和豐富性對心理健康教育也很重要。學生真實的心理問題通常是模糊、復雜、情緒化的,這些非言語信息很難用文字表現(xiàn),視頻案例則可以捕獲真實情境下的大量細節(jié),可以更好地揭示心理問題的模糊性、復雜性和情緒性,同時也彌補了文本案例可被節(jié)選和選擇性加工的不足,增加了案例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3.有利于學生獲得內(nèi)隱的知識
視頻案例有利于學生獲得內(nèi)隱知識。所謂內(nèi)隱知識是個人主觀的經(jīng)驗與策略,具有很強的情境特殊性,這種知識往往隱含于實際生活中,無法剝離出來,也很難通過文字、程序或圖形進行傳授,主要是通過接觸真實情境下的實際案例獲得。視頻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真實案例,并從多個角度進行表征,使學生能夠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情境,根據(jù)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概念框架去反復觀察、反思和分析同一個案例,挖掘其中的內(nèi)隱知識,建構自己對心理知識的理解,形成實踐經(jīng)驗。
4.為學生提供向專家學習的機會
心理健康教育是專業(yè)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并不是每個學生在學習時都可以隨時向專家請教,特別是高層次的專家。并且專家的知識在很大程度上是默會的、動態(tài)的,如果離開自己的實踐背景而去模仿專家的行為,其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5.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應對心理問題的能力
實施視頻案例教學,除教師要認真選取案例材料外,學生作為案例討論的主體,必須充分作好課前準備,以便在獲取案例信息之后能較為準確地對案例所反映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教師在視頻播放的過程中可以適時中斷,讓引導性的討論和分析在不同的時間點進行,而且視頻案例可以重復播放,有利于學生直接參與案例的討論和評價,這就為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設了條件。
在視頻案例中專家介入心理問題的處理方式有三種:作為心理專家給予當事人直接的診斷與幫助,為觀看案例的學生提供觀察和分析的參照;作為觀察者對案例進行點評,為學生提供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視角;在案例中作為討論者與學生進行實時或異時交流,筆耕論文新浪博客,拉近專家與學習者之間的距離。這就向學生提供了難得的向專家學習的機會,是學生習得專業(yè)性很強的心理知識與經(jīng)驗的有效手段。
二、心理視頻案例的選擇
為了有效實現(xiàn)視頻案例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價值,教師必須對之慎重選擇。
1.視頻案例的選擇原則
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所選取的視頻案例既要滿足播放的軟硬件支持、清晰度等要求,又要達到心理案例的常規(guī)標準:
(1)典型性
所選擇的視頻案例應具有突出的代表性,能反映心理事件與所適用的心理原理的對應關系。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目標是要教給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常識、自我調節(jié)的技巧和方法。通過視頻案例既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論知識,又要幫助學生將在案例學習中學會的技能廣泛遷移到其他情境中去。這樣學生才能通過這個案例學會在類似情境中如何應對沖突、解決問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2)真實性
真實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學生的共鳴。案例的人物背景、性格特點、事件的前因后果,都要完整如實地介紹,不能憑空想象。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特殊的領域,涉及到個體的隱私,因此在選擇和制作視頻案例時,教師應在保持真實性的前提下稍作改造,用面具遮擋或給當事人臉部打上馬賽克,并對當事人的姓名、年齡等內(nèi)容進行處理,以便更好地保護當事人的隱私。
(3)問題性
案例都帶有一定程度的矛盾和沖突,包含需要解決的問題。心理視頻案例必須與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見問題有關,以便學生從中獲得啟迪,培養(yǎng)其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時效性
這里的時效性也可稱為時代性,指選擇的視頻案例能夠反映時代特色。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面臨的問題也在悄悄發(fā)生變化,在選擇視頻案例時,要考慮學生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文化背景,選擇他們最關心的熱點問題,如交友心理、情感心理等。
2.心理視頻案例的選擇
(1)利用已有的視頻材料
教師可以從公開發(fā)行的電影電視網(wǎng)絡節(jié)目中挑選合適的案例材料,這些視頻幾乎都是基于真實的案例制成的,具有現(xiàn)實性、客觀性。例如,上海電視臺的《心靈花園》《幸福魔方》,山東衛(wèi)視的《打開你的心結》等節(jié)目素材,其中央電視臺的《心理訪談》是一檔現(xiàn)場個案訪談欄目,討論了許多關于親子關系、青春期困惑、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有當事人的自我陳述,有討論,有專家的分析和點評,是非常合適的視頻案例材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有選擇性地使用。
(2)用情景劇的方式自制案例
心理輔導的文本案例較多,教師可以利用這一資源優(yōu)勢,組織學生編寫腳本,以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心理小品或小話劇為主,通過情境重現(xiàn)和角色模擬將這一案例中的心理問題或者沖突場景呈現(xiàn)出來。情景劇式的案例隱去了當事人的真實姓名,能很好地保護當事人的隱私,還能夠表現(xiàn)人際交往和沖突中的種種細節(jié),加上數(shù)碼相機、數(shù)碼攝像機、電腦等設備在生活中日漸普及,視頻制作、編輯軟件越來越“傻瓜”,教師和學生們的多媒體制作技能也越來越高,這些軟硬條件的具備為師生自導、自演、自拍、自制心理視頻案例提供了方便。
三、視頻案例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實現(xiàn)
1.應用視頻案例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要注意安排學生課前預習
由于播放視頻占用了一定時間,播放結束后還要進行討論,如果還是按傳統(tǒng)的方式授課,課時就會顯得緊,因此,只有加強學生的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才能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
(2)保持教學與視頻的互動
視頻僅僅是一種教學工具,不能取代教師的作用。課堂上教師應該始終保持主導地位,通過視頻適當?shù)厝ヒ龑Ш蛦l(fā)學生,從而達到互動的教學效果。如果不加選擇地過度使用,將課堂變成視頻播放的展臺,就無法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導致教學質量降低。另外,運用視頻不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惟一途徑和手段,教學中不能為了視頻而使用視頻,不能以“人機對話”代替師生交流,應該從中設計師生課堂交流的環(huán)節(jié),使案例成為增進師生情感交流的強梁。
(3)視頻案例的應用是分析不是模仿
視頻案例不是模仿的范例,而是研究的范例,許多學習者對案例中心理專家的操作技術非常感興趣,如自我宣泄法、心理戲劇法等的具體操作與應用步驟等,但案例中專家給出的任何一種心理診斷結論與治療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定心理理論基礎上的分析。所以在課堂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案例研討,分析為什么要在不同的情境中采用不同的策略,而不是簡單地模仿專家的心理操作技術,從而將知識內(nèi)化于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中。
2.心理健康課堂教學中視頻案例的組織實施
視頻案例的運用分三個階段進行:課前準備,課堂操作,課后延伸。
(1)課前準備
分為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大綱、教學要求和教學內(nèi)容,結合學生實際,根據(jù)上述原則選好視頻案例。每個學生也要進行充分的課前準備:第一,對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作全面而重點的預習;第二,針對預習內(nèi)容思考學習的知識點是什么,這些心理知識能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哪些問題,本人如果在現(xiàn)實中遇到這些現(xiàn)實問題,應如何運用這些心理知識加以分析和解決。
(2)課堂操作
視頻案例可以用于導入或講授新課,甚至是課后拓展延伸,無論是哪種教學設計的運用,教師都要就本視頻案例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進行師生互動。互動的內(nèi)容主要是:第一,對案例有何看法;第二,視頻中的主持人或嘉賓或當事人是如何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第三,從視頻播放中能學到的最有用的東西是什么?互動的形式可多種多樣,從實踐來看,筆者主要采用如下形式:第一,“沙龍型”,圍繞視頻案例的主題展開討論,對視頻案例進行分析和綜合、歸納和演繹,弄清其前因后果和來龍去脈,最后總結應如何運用所學分析和解決案例難題的規(guī)律性知識;第二,“記者招待會”型,由學生當“記者”向教師發(fā)問,再由教師解答,通過一問一答使學生了解視頻案例的精神實質,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法庭辯論”型,把學生分為正、反兩方,由教師或者一部分學生當“專家”,通過雙方辯論,把雙方所持的觀點暴露無遺,教師作好記錄,最后由教師作總結性評判,并指出各自的優(yōu)缺點,使學生提高思維能力。第四,“演講”型,由學生登臺演講,闡述自己所持的觀點及其理由,其他同學加以評判,通過比較別人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從中提高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師應用幾分鐘時間作畫龍點睛式的總結?傊處煹目偨Y與評述主要是看學生討論的思路是否合理,分析方法是否科學,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否正確。
(3)課后延伸
有些學生對播放過的視頻案例饒有興趣或仍不甚明了,這就有必要進行深入交流。交流的形式可多種多樣,比如電子郵件、電話,或者約定地點進行面對面的交談。既可以師生交流,也可以是學生間的交流,只要學生有興趣交流下去,教師就要不厭其煩、創(chuàng)造條件,直至其弄明白并有收獲為止。面向全班學生,也可以通過作業(yè)、寫小論文等形式,對案例討論的意見進行系統(tǒng)歸納與總結。
四、結論
總之,視頻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再現(xiàn)了真實的情境,通過學生的觀察、體驗、討論、反思,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但是視頻案例對教學技術要求較高,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應用受到限制。隨著社會不斷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員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視頻的制作與教學研究工作中,推動視頻案例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應用,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教學水平。
本文編號:78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7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