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教育的四重境界:穩(wěn)境·醇境·化境·至境
發(fā)布時間:2021-11-27 17:41
語文閱讀教育大體有四重境界:第一重——穩(wěn)境,正確擇定與建構語文學科知識,守住語文體性;第二重——醇境,辨識類性,注意適體與跨體的統一;第三重——化境,玩繹、揭秘篇性,實現生命的深度融合、言語智慧的穎悟;第四重——至境,強調語文學養(yǎng)與言語人格、言語信念、言語智慧的融為一體,并蔥郁地生長,滿蘊言語表現的勢能,念茲在茲地走向言語表現與創(chuàng)造,不斷確證自我精神生命,開辟言語人生的嶄新氣象。四重境界呈現一種不斷融合、累進、升華的詩意狀態(tài),可使語文核心素養(yǎng)積淀,言語生命的牧養(yǎng)得以創(chuàng)造性地落實,從而使語文閱讀教育走出致用困境,向更高的致美、致在之境邁進。
【文章來源】:教育與教學研究. 2020,34(08)
【文章頁數】:12 頁
【文章目錄】:
一、第一重境界———穩(wěn)境:守住語文的體性
二、第二重境界———醇境:辨識文本的類性
三、第三重境界———化境:揭秘文本的篇性
四、第四重境界———至境:實現言語性高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閱讀教學中語文知識提取、激活與內化[J]. 黃偉. 中學語文教學. 2018(04)
[2]文學的解讀與文化的解讀——以《詩經》學幾個個案為中心[J]. 常森.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5)
本文編號:3522759
【文章來源】:教育與教學研究. 2020,34(08)
【文章頁數】:12 頁
【文章目錄】:
一、第一重境界———穩(wěn)境:守住語文的體性
二、第二重境界———醇境:辨識文本的類性
三、第三重境界———化境:揭秘文本的篇性
四、第四重境界———至境:實現言語性高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閱讀教學中語文知識提取、激活與內化[J]. 黃偉. 中學語文教學. 2018(04)
[2]文學的解讀與文化的解讀——以《詩經》學幾個個案為中心[J]. 常森.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5)
本文編號:35227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352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