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近現(xiàn)代中小學體育課程的發(fā)展演變及其歷史經(jīng)驗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衛(wèi),徐國利;胡適論西方在華教會教育[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2 劉志敏,孫曉春;近代我國學校體育的演進軌跡與發(fā)展[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3 李榮芝;虞重干;;中國競技體育“陰盛陽衰現(xiàn)象”探析[J];安徽體育科技;2005年06期
4 蒼翠,鮑淑云;論綜合課程的價值[J];北方論叢;2001年05期
5 張宏薇,陸作生;學校教育中各層次目標特點及關系的分析[J];北方論叢;2003年04期
6 呂韶鈞,彭芳;學校武術課程的改革與建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7年04期
7 孫葆麗;改革開放前的中國當代體育與奧林匹克運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8 蘇麗敏,張銳,邵華;略論奧林匹克思想及其對中國近現(xiàn)代學校體育思想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年02期
9 孫葆麗;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基創(chuàng)業(yè)時期的群眾體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10 劉海元,周登嵩;論體育教學指導思想及其提出的基本思路[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趙莉如;;日本對西方心理學傳入中國起的橋梁作用[A];心理學動態(tài)(專集)——中國現(xiàn)代心理學的起源和發(fā)展[C];199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顧衛(wèi)星;明清學校英語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2 岳龍;現(xiàn)代性境域中的傳統(tǒng)[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鄭家福;新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文化檢討[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陸遠權;重慶開埠與四川社會變遷(1891—1911年)[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劉海元;中國大學競技體育的發(fā)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3年
6 韓曉東;對我國高師體育院系綜合競爭力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3年
7 彭虹斌;課程組織研究——從內容到經(jīng)驗的轉化[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王文嵐;社會科課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李彥榮;中國中小學課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張雪蓉;以美國模式為趨向:中國大學變革研究(1915—1927)[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封喜桃;中美教育交流與合作[D];河北大學;2001年
2 孫正娟;近代女性自我解放思想的歷史軌跡[D];蘇州大學;2001年
3 鄭曉梅;我國基礎教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4 楊玉東;國家數(shù)學課程改革中教師培訓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5 陳興德;近代教育家吳汝綸教育思想及實踐活動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彭江;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歷程中的科學與人文之爭[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楊大勇;西方傳教士對貴州近代教育的影響[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8 杜覺民;西方教育理論在近代中國的移植應用和現(xiàn)實思考[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張雯芹;貴陽市產業(yè)結構調整與中等職業(yè)學校專業(yè)設置、課程目標定位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紀九利;中國普通高中物理教材的歷史演變及現(xiàn)實啟示[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凱,吳長青;體育課程探究式教學研究[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2 黎祖明;;對現(xiàn)階段體育課程改革的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2期
3 曹炳山;邢楠;;淺析體育課程同素質教育的關系[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8年01期
4 祝紅軍;;職業(yè)中學體育課引入拓展訓練的闡述[J];中學教學參考;2009年36期
5 韓京松;;關于體育課程本質的探究[J];才智;2011年24期
6 張燕;奧地利的學校體育動向和體育課程的狀況及分析[J];中國學校體育;1994年06期
7 徐明欣,高斌,李瑞年,鞠傳進;我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評估方案的研制與實踐[J];體育科學;2000年02期
8 王蔥,胡久成;定向運動體育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四川體育科學;2001年03期
9 陳眾觀,邵繼萍;對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社科縱橫;2001年06期
10 林朝暉;由一節(jié)體育公開課引發(fā)的思考[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邱遠;;體育課程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實驗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2 張繁;宋麗萍;;淺談在體育教育專業(yè)中開設特殊體育課程的必然性和可行性[A];殘疾人體育研究——首屆全國殘疾人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選編[C];2004年
3 王書彥;;關于體育新課程“科學”與“人文”的思考[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4 劉昕;;對體育課程目標建構的理論思考[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5 李樹怡;宗華敬;靳潤成;于小霞;;我國大、中、小學體育課程目標銜接問題的研究——兼評我國體育課程目標[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6 朱瑜;龐元寧;許,
本文編號:26073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260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