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縣中學藤球運動的開展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
本文選題:中學 切入點:藤球 出處:《貴州師范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藤球運動是一項獨特而古老的體育運動項目,流行于東南亞地區(qū)。早在公元6-8世紀的緬甸國開始出現(xiàn),當時藤球作為他們的消遣娛樂活動,F(xiàn)代藤球運動發(fā)展僅有40多年的歷史,在1982現(xiàn)代藤球運動以表演項目的形式進入亞運會,到1987年藤球運動開始在我國開展。藤球運動主要靠腳支配和控制球,它有很強技巧性、觀賞性、娛樂性、表演性、競技性,可簡單的把藤球運動概括為“利用羽毛球的場地、足球的打法、排球的規(guī)則”的一種運動項目。藤球運動在我國很多高校已開展,并取得不錯的反響,而在我國中小學開展較少;菟h屬于國家貧困縣,經(jīng)濟基礎薄弱,財政收入有限,對體育經(jīng)費投入也有限,學校體育經(jīng)費往往不能滿足體育運動的日常開銷。而藤球運動器材簡單,場地要求不高,且藤球運動是一項十分有益于身體健康的運動,所以在惠水開展藤球運動很符合惠水縣的經(jīng)濟特點,同時可以增加學校的體育課程資源,為體育課程注入新的血液,豐富校園文體活動。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diào)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對惠水縣中學藤球運動的開展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與分析。調(diào)查對象為惠水縣10所中學,其他中學也經(jīng)過走訪形式進行了基本了解。本文通過對各校學生對藤球運動的了解情況、藤球運動師資情況、藤球運動場地器材配備情況、藤球運動教學和訓練情況、藤球運動的競賽成果,以及制約惠水縣中學藤球開展的因素等進行調(diào)查。通過調(diào)查得出以下結論:(1)惠水縣10所中學中大部分的教師和學生對藤球運動是有所了解的,而且其中80%左右的學生對藤球運動是持喜歡的態(tài)度,但課外時間參與藤球運動的人數(shù)卻很少。其主要原因是:惠水縣藤球運動的開展力度不夠,沒有形成良好的運動氛圍。(2)惠水縣縣城中學體育教師基本上能滿足學校體育工作的需求,但城鄉(xiāng)結合部和鄉(xiāng)鎮(zhèn)中學體育教師相對缺乏,而藤球教師更加匱乏,應適當增加藤球教師的引進和培訓。雖然惠水縣中學體育教師年齡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但專業(yè)結構不合理。(3)惠水縣縣城中學可開展藤球運動的場地較多,而城鄉(xiāng)和鄉(xiāng)鎮(zhèn)中學學?砷_展藤球運動的場地較缺乏;同樣,藤球器材也呈現(xiàn)普遍缺乏的現(xiàn)象。(4)制約惠水縣中學藤球運動開展的因素除了宣傳力度不夠、藤球教師缺乏、場地器材不足外,還有學生學業(yè)繁重、校領導不重視、藤球的技術難度攻堅等因素阻礙著藤球運動開展。(5)惠水縣自2007年引進藤球運動以來,曾多次組隊參加國內(nèi)各項藤球比賽,并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但就目前而言惠水縣的藤球隊技術水平與國內(nèi)外一些高水平運動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6)藤球運動開展對學生的益處:增強身體素質(zhì)、增強心肺功能、掌握運動技術、增進友誼、培養(yǎng)意志力、陶冶情操、豐富學校課外活動等多方面益處。所以藤球運動的開展是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運動項目,是學校體育課程資源開發(fā)的新素材。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ambosphere movement in Huishui count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 interview , questionnaire ,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 ( 2 ) In Huishui county town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can basical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 but there is a shortage of teachers in the rural and rural areas .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633.9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玉;;泰國藤球賽事文化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年09期
2 康昕宇;申良坤;弭非奇;;足球訓練中運用藤球訓練方法的可行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年26期
3 王煥波;王浩;;德州學院藤球運動發(fā)展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J];德州學院學報;2016年04期
4 劉偉;;山西省普通高校毽球運動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貴州體育科技;2016年01期
5 趙玲華;劉世奇;陳苗淼;王凱;鐘元博;;高校高水平藤球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結構因子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年01期
6 王凱;郭洪光;楊放;何江川;;高水平藤球運動員專項運動機能主成分特征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年08期
7 任鋒;;我國藤球運動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3年11期
8 連遠斌;;我國藤球運動發(fā)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年04期
9 張兆龍;秦尉富;李乃瓊;;藤球運動與中國體育文化融合發(fā)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年03期
10 任鋒;劉源;;中國藤球裁判員從業(yè)素質(zhì)調(diào)查研究[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陳勝;肖蕊;;蹴鞠與藤球的對比研究——以菲律賓藤球(Sipa)為例[A];2016年第十二屆全國體育信息科技學術大會論文摘要匯編(體育信息研究1)[C];2016年
2 陳靖國;;淺析藤球競賽中專業(yè)體育詞匯的翻譯[A];“決策論壇——公共政策的創(chuàng)新與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鞠綿;;緬甸的藤球運動[N];中國文化報;2002年
2 ;藤球運動[N];中國體育報;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聶云波;京津冀地區(qū)普通高校毽球運動開展現(xiàn)狀與對比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年
2 呂兆峰;試論集體性隔網(wǎng)球類運動“流暢回合,,配合致趣”[D];沈陽體育學院;2014年
3 郭洪光;中國與泰國藤球運動現(xiàn)狀比較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3年
4 余光輝;對廣州地區(qū)普通高校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開展現(xiàn)狀的研究[D];廣州大學;2012年
5 董剛;我國女子藤球發(fā)展現(xiàn)狀及雙人項目訓練體系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2年
6 廖康利;江西省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開展現(xiàn)狀與分析[D];西北民族大學;2012年
7 郝大偉;我國女子藤球現(xiàn)狀及中外女子藤球隊技戰(zhàn)術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8 趙志鵬;中、馬、泰三國國家男子藤球隊比較分析與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孫凱;遼寧省普通高校開展藤球選項課的可行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納冬俠;寧夏地區(qū)高校開設毽球選項課的可行性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797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1679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