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懷特海對教育中“呆滯的思想”的批判
本文關鍵詞:論懷特海對教育中“呆滯的思想”的批判
【摘要】:“呆滯的思想”(inert ideas)是英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艾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用來指代當時英國教育中所存在的思想僵化、學科孤立、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等現(xiàn)象的專業(yè)術語。近百年之后,遠隔重洋的我國教育雖然比起懷特海年代的教育已有長足的進步,但填鴨式教學、盲目追求考試分數(shù)以及輕視學生智慧培養(yǎng)等教育現(xiàn)象較為普遍,我們所培養(yǎng)的學生在知識的運用上和創(chuàng)造力方面仍較匱乏?梢,“呆滯的思想”猶如一面堅不可摧的圍墻,雖過百年,但仍束縛著學生們的思想,阻隔了知識與知識之間、學生與生活之間、知識與實踐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正因如此,本文有必要對懷特海對“呆滯的思想”的批判進行全面、深入、細致的研究,以期對我國的中小學課程改革有些啟示。本研究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主要闡述了本論文的選題緣由、相關研究綜述、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以及創(chuàng)新之處。第二章主要針對于懷特海“呆滯的思想”的表述及內涵分析,內涵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僅僅被大腦所接收,但沒有經過實踐的知識;二是僅僅被大腦所接收,但沒有經過驗證的知識;三是僅僅被大腦所接收,但沒有與其他東西進行融會貫通的知識。第三章主要論述了懷特海對“呆滯的思想”的批判,該批判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呆滯的思想”腐蝕了人的“最美好的東西”;二是“呆滯的思想”扼殺了現(xiàn)代課程中的生動性;三是“呆滯的思想”有損人性,破壞生活。第四章主要闡釋了懷特海對“呆滯的思想”產生的原因分析,懷特海認為“呆滯的思想”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把人的大腦當“工具”使用;二是教育沒有踏準智力發(fā)展的節(jié)奏;三是重視知識傳授而輕視智慧的培養(yǎng)。第五章主要論述了懷特海關于避免“呆滯的思想”產生的教育建議,這個建議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學校不要同時開設太多科目;二是教師如果要教,一定要教的透徹;三是要保持知識的活力。第六章主要闡述了懷特海對“呆滯的思想”的批判對我國中小學課程改革的啟示,這個啟示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課程目標實施上扭轉功利化傾向,使學生既有知識又兼具智慧;二是在課程設置上避免課程孤立,注重課程間的彼此融合;三是在課程實施上避免精確階段過長,把握好教育的節(jié)奏。這部分內容是此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關鍵詞】:懷特海 呆滯的思想 批判 課程改革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32.3
【目錄】: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緒論11-21
- 一、選題緣由11-13
- (一)“呆滯的思想”在我國中小學教育中普遍存在11
- (二)懷特海對“呆滯的思想”有著極為深刻的批判11-12
- (三)“呆滯的思想”制約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12
- (四)我國鮮有學者對懷特!按魷乃枷搿钡难芯12
- (五)懷特海對“呆滯的思想”的批判給我國中小學課程改革帶來有益啟示12-13
- 二、研究目的13
- 三、研究意義13-14
- 四、研究綜述14-19
- (一)我國關于“呆滯的思想”研究的文獻綜述14-16
- (二)關于懷特!按魷乃枷搿毖芯康奈墨I綜述16-19
- 五、主要研究內容19-20
- 六、研究方法20
- 七、創(chuàng)新之處20-21
- (一)梳理和概括了懷特海關于“呆滯的思想”的批判20
- (二)提出了懷特海對“呆滯的思想”的批判對我國中小學課程改革的啟示20-21
- 第二章 懷特海所批判的“呆滯的思想”的表述及內涵分析21-27
- 一、懷特海關于“呆滯的思想”的表述21
- 二、“呆滯的思想”的內涵分析21-27
- (一)“呆滯的思想”即僅僅被大腦所接收,卻沒有經過實踐的知識21-23
- (二)“呆滯的思想”即僅僅被大腦所接收,卻沒有經過驗證的知識23-24
- (三)“呆滯的思想”即僅僅被大腦所接收,卻沒有與其他的東西融匯貫通的知識24-27
- 第三章 懷特海對教育中“呆滯的思想”的批判27-32
- 一、“呆滯的思想”腐蝕了人的“最美好的東西”27-28
- 二、“呆滯的思想”扼殺了現(xiàn)代課程中的生命力28-30
- 三、“呆滯的思想”有損人性,破壞生活30-32
- 第四章 懷特海所批判的“呆滯的思想”產生的原因分析32-37
- 一、把人腦當成“工具”使用32-33
- 二、重視知識傳授而輕視智慧培養(yǎng)33-35
- 三、教育沒有踏準智力發(fā)展的節(jié)奏35-37
- 第五章 懷特海關于避免“呆滯的思想”產生的教育建議37-42
- 一、學校不要同時開設太多科目37-38
- 二、教師如果要教,一定要教的透徹38-39
- 三、要保持知識的活力39-42
- 第六章 懷特海對“呆滯思想”批判對我國中小學課程改革的啟示42-46
- 一、在課程目標實施上扭轉功利化傾向,使學生既有知識又兼具智慧42-43
- 二、在課程設置上避免課程孤立,注重課程間的彼此融合43-44
- 三、在課程實施上避免精確階段過長,,把握好教育的節(jié)奏44-46
- 結語46-47
- 參考文獻47-51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51-53
- 致謝5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建強;;關于懷特海思辨哲學模式的幾點思考[J];運城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許鋒華;岳偉;;浪漫、精確與綜合——懷特海教育節(jié)奏思想探析[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9年05期
3 楊麗;溫恒福;;懷特海對17世紀實體哲學的批判[J];北方論叢;2011年05期
4 趙玲;鄭敏希;;懷特海對自然二分問題的思考與批判[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04期
5 楊芳;陽黔花;;懷特海機體哲學的基本思想[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6 韓震;冒險的價值——我讀懷特海[J];學術研究;2002年09期
7 小約翰·B·科布 ,張學廣;懷特海的價值理論[J];天津社會科學;2002年06期
8 Franz Riffert,周加林;學校的自我評價與標準化考試——懷特海關于標準化考試的觀點及其實施[J];開放時代;2004年05期
9 小約翰B .科布,曲躍厚;馬克思與懷特海[J];求是學刊;2004年06期
10 張愛芳;;論懷特海的大學理念[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張文喜;;從過程哲學看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批判——讀派莫萊的《馬克思和懷特海:過程、辯證法和資本主義批判》[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劉明;;懷特海與教育:實踐和思想[A];2002年全國自然辯證法學術發(fā)展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高峰強;陳英敏;;懷特海有機哲學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融通及啟示[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宇杰 曲躍厚;懷特海與中國[N];中國教育報;2002年
2 石為華;沉湎懷特海[N];中國教育報;2004年
3 黃志遠;懷特海歷史哲學芻議[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4 付洪泉;懷特海的過程思想及其意義[N];光明日報;2008年
5 燕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杜娟;懷特海:時代的異數(shù)[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6 本報記者 陶春;懷特海與中國[N];學習時報;2002年
7 (美)小約翰·B.科布 (美)大衛(wèi)·R.格里芬 (臺灣)俞懿嫻 寇東亮 鄭偉 宇杰 曲躍厚/編譯;懷特海 和諧回應東方[N];社會科學報;2002年
8 李健;重構為了人的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楚漁;改造傳統(tǒng)思維模式是我國教育的大事[N];社會科學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楊桂青;讓孩子“歡欣”地學習[N];中國教育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鄭敏希;懷特!笆录崩碚摰恼軐W觀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黃銘;懷特海的創(chuàng)造性哲學及其宗教文化意蘊[D];浙江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丹;論懷特海的教育節(jié)奏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2 白弘雅;論懷特海對教育中“呆滯的思想”的批判[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3 張建強;理性主義文化模式內涵的轉換與懷特海的有機論重構[D];山西大學;2004年
4 劉寶福;懷特海事件理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5 鄭敏希;懷特海“事件”理論溯源及闡釋[D];吉林大學;2008年
6 魏婕;從懷特海的思辨哲學看人與自然的關系[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7 紀升娟;論懷特海的和諧教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年
8 李建杰;論懷特海過程神學之上帝觀[D];浙江師范大學;2014年
9 盧琛琛;懷特海過程哲學思想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邱德明;論懷特海的“現(xiàn)實體”[D];黑龍江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257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1125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