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達默爾實踐哲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4 11:33
本文關(guān)鍵詞:伽達默爾實踐哲學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伽達默爾 哲學解釋學 實踐哲學 馬克思實踐哲學
【摘要】:伽達默爾以1960年發(fā)表的著作《真理與方法》奠定了其哲學解釋學鼻祖的地位,他將一般解釋學發(fā)展成為一門具有哲學本體論的哲學解釋學;在伽達默爾晚年,他致力于將哲學解釋學和實踐哲學進行統(tǒng)一,在哲學解釋學的基礎(chǔ)上復興和發(fā)展實踐哲學。盡管在學界有著伽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和實踐哲學是否存在斷裂的分歧和爭論,但是筆者認為伽達默爾的實踐哲學是在其哲學解釋學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伽達默爾對實踐哲學的復興和發(fā)展,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哲學解釋學對人生存和發(fā)展的更高層面的探究,他認為,人的所有實踐活動的基礎(chǔ)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chǔ)之上的,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說,伽達默爾的實踐哲學可以稱之為解釋學的實踐哲學。通過研究伽達默爾的實踐哲學,有助于我們在新時代下更好的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哲學。 本文通過對伽達默爾從哲學解釋學向?qū)嵺`哲學的過渡進行了梳理,論述了伽達默爾的哲學思想從一般解釋學到哲學解釋學的第一次飛躍,再由哲學解釋學到實踐哲學的第二次飛躍,為哲學解釋學找到了最佳落腳點。并對伽達默爾實踐哲學進行了概念、實踐本體論、實踐認識論和實踐技術(shù)論方面的內(nèi)容分析,從在充足的理論基礎(chǔ)上分析了伽達默爾實踐哲學的不足之處,在文章的最后,筆者對伽達默爾實踐哲學對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的借鑒意義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guān)鍵詞】:伽達默爾 哲學解釋學 實踐哲學 馬克思實踐哲學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516.59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7
- 1 緒論7-11
-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7-9
- 1.1.1 選題背景7
- 1.1.2 研究意義7-8
- 1.1.3 理論意義8
- 1.1.4 實踐意義8-9
- 1.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9-10
- 1.3 國外研究綜述10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0
- 1.4.1 研究思路10
- 1.4.2 研究方法10
- 1.5 創(chuàng)新點10-11
- 2 從一般解釋學到哲學解釋學的飛躍11-16
- 2.1 一般解釋學的形成和發(fā)展11-12
- 2.1.1 一般解釋學的提出11
- 2.1.2 狄爾泰對于一般解釋學的發(fā)展11-12
- 2.2. 海德格爾——此在的解釋學12-13
- 2.2.1 理解是此在自身的存在方式12
- 2.2.2 為前見正名12-13
- 2.3. 伽達默爾創(chuàng)立哲學解釋學13-16
- 2.3.1 視域融合13-14
- 2.3.2 效果歷史14
- 2.3.3 哲學解釋學創(chuàng)立14-16
- 3 哲學解釋學到實踐哲學的飛躍16-27
- 3.1 實踐哲學是哲學解釋學的最好落腳點16-17
- 3.1.1 實踐與理解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16-17
- 3.1.2 理解應用的雙向度意義17
- 3.2 哲學解釋學向?qū)嵺`哲學轉(zhuǎn)向的理論基礎(chǔ)17-21
- 3.2.1 哲學解釋學具有實踐性17
- 3.2.2 視域融合為哲學解釋學提供了應用要素17-18
- 3.2.3 效果歷史的要求使哲學解釋學具有實踐哲學的含義18
- 3.2.4 伽達默爾實踐哲學的亞里士多德傳統(tǒng)18-21
- 3.3 與哈貝馬斯的論戰(zhàn)促進哲學解釋學向?qū)嵺`哲學轉(zhuǎn)型21-23
- 3.3.1 哈貝馬斯對伽達默爾的批判21-22
- 3.3.2 伽達默爾對于批判的回應22-23
- 3.4 哲學解釋學向?qū)嵺`哲學轉(zhuǎn)向的社會原因23-24
- 3.5 提出解釋學的實踐哲學24
- 3.6 伽達默爾實踐哲學的啟蒙意義24-27
- 3.6.1 為人類社會生活提出新的構(gòu)想24
- 3.6.2 有助于恢復人類的實踐意識24-25
- 3.6.3 有助于人們走出現(xiàn)代文明困境25-27
- 4 伽達默爾實踐哲學的主要內(nèi)容27-33
- 4.1 實踐概念27-28
- 4.1.1 實踐意義的哲學基礎(chǔ)27
- 4.1.2 實踐與技術(shù)對立27-28
- 4.2 實踐本體論28
- 4.2.1 在理解中體現(xiàn)實踐28
- 4.2.2 實踐范圍的適用28
- 4.3 實踐認識論28-30
- 4.3.1 理解必須先與實踐28-29
- 4.3.2 理解具有實踐性29-30
- 4.4 實踐技術(shù)論30
- 4.4.1 伽達默爾對科學理性的評價30
- 4.4.2 對亞里士多德實踐智慧的復興30
- 4.5 伽達默爾實踐哲學的缺陷30-33
- 4.5.1 缺少相應的方法論指導31
- 4.5.2 對國際爭端的處理缺乏可行性31
- 4.5.3 對生產(chǎn)勞動研究不透徹31-33
- 5 伽達默爾實踐哲學與馬克思實踐哲學的比較研究33-39
- 5.1 實踐理想不同33-34
- 5.2 認識論地位不同34
- 5.3 伽達默爾實踐哲學對于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借鑒意義34-39
- 5.3.1 有助于拓寬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的對象范圍35-36
- 5.3.2 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和改造有借鑒意義36-37
- 5.3.3 有助于我們以新的眼界認識實踐37-39
- 結(jié)語39-40
- 致謝40-41
- 參考文獻41-43
- 附錄4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汝倫;作為第一哲學的實踐哲學及其實踐概念[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2 賈英健;;馬克思實踐哲學的變革進路及價值特質(zhì)[J];廣東社會科學;2008年06期
3 劉孝廷;張秀華;;實踐哲學視域中的馬克思自由理論[J];河北學刊;2010年03期
4 田徑;李蔭榕;;論馬克思的實踐觀念對傳統(tǒng)哲學的超越[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5 雷龍乾;;馬克思實踐范疇的解釋向度[J];江淮論壇;2006年06期
6 謝永康;技術(shù)批判與馬克思——一種實踐哲學視野下的重新思考[J];江海學刊;2004年05期
7 林曉希;;伽達默爾實踐哲學意蘊于科學時代社會問題中的意義闡釋[J];理論觀察;2009年04期
8 楊懷中;楊立國;;解釋學的實踐轉(zhuǎn)向及其價值意蘊[J];理論月刊;2009年07期
9 王業(yè)偉;;論伽達默爾實踐哲學的概念[J];蘭州學刊;2008年02期
10 王南n\;;馬克思哲學在何種意義上是一種實踐哲學[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7年01期
本文編號:67245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672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