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自我學說淺探
發(fā)布時間:2021-07-20 11:24
本文旨在以西方某些“自我”理論為參照,探討莊子的“自我”學說。首先須交待的是莊子與西學中探討自我問題的不同前提與背景,即二者對于實在的不同態(tài)度。在西方哲學史上,“自我”學說是伴隨著對實在和知識本身的研究而演變的。知識本身的確定性需要一個起點,這一起點在笛卡爾處被確立為“我思,故我在”,從而使“自我”最終成為“知識”和“實在”的判定者。而莊子的“自我”首先表現(xiàn)為一個生存論或存在論上的概念,即一個作為活動的、實踐的、自發(fā)展開的存在者,而不是一個以理智為核心的知性主體。莊子關于自我問題的核心表述是“吾喪我”。本文從意識分析入手,試圖揭示“吾喪我”的意識狀態(tài)。通過對一般心理學及哲學上以“彼我之分”為前提的自我意識的考察,結合莊子文本中的相關學說,探討莊子思想中“同彼我”的合理性,并由此出發(fā),將“吾喪我”的意識狀態(tài)刻畫為“一種非反思的自我意識”。莊子的“自我”有幾個核心的維度,本文針對其中的自然與社會兩個維度進行了考察。莊子的“道”的世界是一個有機整體的世界,“德”和“性”就是“道”對自我的先天賦予,這種先天賦予的經(jīng)驗展開就構成了經(jīng)驗自我之本質的內(nèi)在方面:而“道”的自然世界從外部規(guī)定著自我之主體...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導語:西方自我概念淺述
1.1.西方哲學史上的自我問題
1.2.心理學、社會學上的自我概念
2.莊子自我問題的致思方向
2.1.對莊子之自我的簡單界定
2.2.莊子在自我問題上的獨特的致思方向
3.莊子論自我的相對性
3.1.自我意識的前提:彼我之分
3.2."同彼我"的合理性
3.3."吾喪我"的意識狀態(tài)描述:一種非反思的自我意識
4.莊子論自我與自然
4.1.道:有機整體主義和內(nèi)在價值論的世界
4.2.自然界與自然而然:經(jīng)驗自我之本質規(guī)定的內(nèi)外兩面
4.3.德與性:道對自我的先天賦予
5.莊子論自我與社會
5.1.主體的客性原則
5.2.反對自我中心主義
結語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292732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導語:西方自我概念淺述
1.1.西方哲學史上的自我問題
1.2.心理學、社會學上的自我概念
2.莊子自我問題的致思方向
2.1.對莊子之自我的簡單界定
2.2.莊子在自我問題上的獨特的致思方向
3.莊子論自我的相對性
3.1.自我意識的前提:彼我之分
3.2."同彼我"的合理性
3.3."吾喪我"的意識狀態(tài)描述:一種非反思的自我意識
4.莊子論自我與自然
4.1.道:有機整體主義和內(nèi)在價值論的世界
4.2.自然界與自然而然:經(jīng)驗自我之本質規(guī)定的內(nèi)外兩面
4.3.德與性:道對自我的先天賦予
5.莊子論自我與社會
5.1.主體的客性原則
5.2.反對自我中心主義
結語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29273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29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