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組織瓣在乳腺癌保乳術局部缺損修復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7-09-26 07:24
本文關鍵詞:周圍組織瓣在乳腺癌保乳術局部缺損修復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周圍組織瓣在乳腺癌保乳術局部缺損修復中的應用,通過術后乳房美容評分、術后主觀滿意度、術后并發(fā)癥、術后隨訪等,評估乳房周圍組織瓣轉瓣術的安全性和美容性及臨床應用價值。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4年7月期間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0例,采用隨機雙盲分組原則,將60例患者分為實驗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實驗組采用保乳術+組織瓣轉瓣術,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保乳術。經組織學確診為浸潤性癌。所有乳腺癌保乳手術均乳房和腋窩分別取切口。根據(jù)乳房腫塊大小及位置選取合適乳房手術切口,腋窩皺褶線弧形切口。行腫瘤局部擴大切除,取得陰性病理切緣。傳統(tǒng)保乳手術組采用直接縫合皮下組織和皮膚。保乳組織瓣轉瓣術組利用乳房腫瘤整形技術進行手術殘腔進行修復,主要方法有:1.乳腺腺體組織修復:帶蒂腺體瓣修復術,適合于直接縫合有困難,把腺體組織從皮下脂肪層和胸大肌筋膜層充分游離形成腺體瓣,將其旋轉、移位至手術殘腔進行縫合。2.非腺體瓣修復:主要是在術區(qū)周圍游離脂肪、筋膜、肌肉等組織,形成合適的三角瓣、推進瓣等填補缺損,例如側胸部帶蒂脂肪筋膜組織瓣修復法、腹直肌鞘脂肪筋膜等。術后進行皮膚色澤、切口疤痕、出血及血腫、切口感染、切口裂開等常見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術后根據(jù)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診療指南規(guī)范進行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等輔助治療。術后半年應用歐洲癌癥治療研究組SOMA-LNET評分進行乳房測量評分;應用衛(wèi)生部乳腺癌診療規(guī)范進行患者對乳房滿意度調查。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通過對周圍組織瓣轉瓣術和傳統(tǒng)保乳術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術后乳房對稱性、乳房表面平整程度、皮膚效果、乳頭縱移距離、乳頭橫移距離、綜合評分以及傷口積液相關并發(fā)癥等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比較,結果存在顯著性差異;在皮膚色澤、切口疤痕、出血及血腫、切口感染、切口裂開、患側上肢水腫等方面統(tǒng)計分析比較,結果無顯著差異。結論:組織瓣轉瓣術在保乳術中的應用,能明顯改善保乳手術的美容效果。將傷口周圍組織游離形成組織瓣,經過旋轉、卷曲等方式填補局部術后缺損并間斷固定,修復乳房外形缺失。該術式為自體組織轉移,不會產生排異,手術簡便易行,可很大程度提高乳腺癌保乳術后患者生活質量。是一種較好的改進型手術方式。
【關鍵詞】:乳腺癌 保乳術 組織瓣 修復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7.9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1
- 第2章 材料與方法11-19
- 2.1 臨床資料11-15
- 2.1.1 研究對象11-13
- 2.1.2 診斷標準13-15
- 2.1.3 病例的納入、排除及剔除標準15
- 2.2 研究方法15-19
- 2.2.1 術前準備15
- 2.2.2 粗針穿刺活檢15-16
- 2.2.3 手術切16
- 2.2.4 病理切緣16
- 2.2.5 手術方式16
- 2.2.6 腋窩淋巴結處理16-17
- 2.2.7 保乳術后乳房美容評分17-18
- 2.2.8 統(tǒng)計學方法18-19
- 第3章 研究結果19-25
- 3.1 修復方式選擇19
- 3.2 保乳切緣情況19
- 3.3 美容效果評價19-23
- 3.3.1 術后乳房外形美容評分(SOMA-LNET評分)19-23
- 3.3.2 實驗組和對照組術后滿意度比較23
- 3.4 術后并發(fā)癥:23-24
- 3.5 后續(xù)治療及治療結束后隨訪24-25
- 第4章 討論25-28
- 第5章 結論28-29
- 致謝29-30
- 參考文獻30-32
- 附圖32-33
- 綜述33-41
- 參考文獻39-41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鳳姣;劉玉獻;于偉偉;徐步存;陳軍偉;劉愛霞;;乳腺溢液乳段切除術聯(lián)合乳房內組織瓣形成術治療乳頭溢液臨床探討[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6年12期
,本文編號:9222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9222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