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L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7-09-20 02:19
本文關(guān)鍵詞:PD-L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PD-L1 急性白血病 免疫逃逸 耐藥
【摘要】:背景與目的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統(tǒng)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隨著多藥聯(lián)合化療方案的不斷改進、靶向治療藥物及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廣泛應用,患者的預后得到了較大改善,生存期明顯延長,但仍有部分白血病患者因原發(fā)耐藥或緩解后復發(fā)導致死亡。近年來,腫瘤的免疫逃逸機制成為了研究熱點。PD-L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作為B7家族的成員之一,研究發(fā)現(xiàn)其在多種實體腫瘤細胞表面存在表達,通過與受體PD-1(programmed death 1)結(jié)合傳遞抑制性信號,抑制機體的抗腫瘤免疫應答,從而參與腫瘤的免疫逃逸。本研究探討了PD-L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達情況,并分析其與患者的臨床特征和預后的相互關(guān)系。材料與方法收集2014年09月至2014年11月就診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血液內(nèi)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標本共75例,其中包括59例初治患者及16例復發(fā)難治患者;男39例,女36例;中位年齡38歲(14-77歲);AML 62例(包括M0 1例,M1 4例,M2 25例,M3 11例,M4或M4Eo 5例,M5 16例,ALL 13例(包括B-ALL 10例,T-ALL 3例)。應用流式細胞術(shù)檢測白血病細胞表面PD-L1的表達情況,并收集患者的臨床及實驗室資料,追蹤初治組患者半年的治療效果。結(jié)果1、PD-L1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表達(總體陽性率為32%);在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中的表達較其他白血病亞型高(56.3%vs 25.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9);復發(fā)難治組PD-L1的表達明顯高于初治組(56.3%vs 25.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9)。2、PD-L1的表達與患者的性別、年齡、髓外浸潤、骨髓中原始細胞比例、初診血象(白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量、血小板計數(shù))無顯著相關(guān)性;3、對59例初治患者進行療效分析,PD-L1陽性組一療程CR率低于PD-L1陰性組(66.7%vs 71.4%),PD-L1陽性組兩療程CR率低于PD-L1陰性組(70%vs 88.6%);PD-L1陽性組半年復發(fā)率高于PD-L1陰性組(20%vs 8.82%),難治患者比例高于PD-L1陰性組(30%vs 14.3%)。4、PD-L1與AML患者的分子生物學突變(包括FLT3-ITD、NPM1、WT1)及細胞遺傳學危險度分組無顯著相關(guān)性。結(jié)論PD-L1在急性白血病中存在表達,在復發(fā)難治組中的表達高于初治組;初治患者中PD-L1陽性組一療程及兩療程CR率低于PD-L1陰性組,半年復發(fā)率及難治患者比例高于PD-L1陰性組。PD-L1可能參與白血病細胞的免疫逃逸及原發(fā)耐藥機制,并可能成為評估患者預后及復發(fā)的指標。
【關(guān)鍵詞】:PD-L1 急性白血病 免疫逃逸 耐藥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3.7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中英文縮略詞表10-11
- 引言11-13
- 研究對象、材料及方法13-17
- 結(jié)果17-20
- 附圖20-22
- 討論22-26
- 結(jié)論26-27
- 參考文獻27-30
- 綜述 PD-1/PD-L1信號通路及其在血液系統(tǒng)疾病中的研究進展30-54
- 參考文獻46-54
- 個人簡歷及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54-55
- 致謝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關(guān)于難治性急性白血病診斷標準的建議(草案)[J];白血病;2000年01期
,本文編號:8853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8853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